對于漁舟來說,沒有順流逆流,只有港灣和渡口,隨著潮汐變化,不停穿梭。
把“嘟嘟嘟”的馬達聲揉進漁人生活,并把鮮美送上百姓餐桌。
我站在岸邊,聽風的溫和,看黝黑的皮膚,享受蔚藍的心情,這讓我想起舢板船,想起父親搖著櫓,慢悠悠,“咯吱咯吱”唱著漁歌。
那時童年,秋肥的喜悅和現(xiàn)在一樣,就像浪花一朵朵。
網(wǎng)魚蝦,撿蛤蜊,吹海螺……
那時的夢就掛在桅桿上,海鷗偶爾貼近,而后銜去遠方,任憑它迎著晨光或披著星火。
漂泊者說
秋天,有許多懷想。
從楓紅悄悄到落葉聲聲,再到雁鳴云天外悲涼,包括殘荷滿池塘。
這情愫由來總是不詳。
而在故鄉(xiāng),此時,漁舟穿梭忙,渡口上擺滿魚肥蟹黃,討價還價聲激起一朵朵浪花。
漂泊者說:海濱小鎮(zhèn)有種幸福的模樣。
情結(jié),對于我來說,就像稻谷曬著太陽,收倉后就是歲月靜好。
或許平凡,但月色固守了千年,丹桂飄香了千年,一座石橋屹立了千年,故事和人,也流傳了千年。
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紙短情長。
海草和我
滿潮時,海水淹沒頭頸。
海草屏息靜氣,任憑魚蝦穿梭著捉迷藏。
干潮時,鷗鷺開始棲息其間,喊聲高遠,大概垂涎于忘了回家而擱淺的魚蝦,各種嬉戲。
植根在這一片灘涂的海草,我童年時凝視過,青年時凝視過,現(xiàn)在還在凝視著,想必我更應該植根在這里,為充實日志而捕捉這一片海域上的一潮一汐。
我總是相信美遇。
正如海草和我的關(guān)系,不邀約不疏離,同聽漁歌,共賞明月,但各自題詞。
作者簡介:岑林,原名林澤金,1974年1月生,福建省福清市人,畢業(yè)于廈門集美大學,系福清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