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恒
以炫耀高端物質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所謂“凡爾賽文學”近日在網(wǎng)絡上引起關注。生活中一些人喜歡在網(wǎng)絡上以間接、轉彎抹角的方式炫富,這樣一種現(xiàn)象被稱為“凡爾賽現(xiàn)象”,這些人也被調侃為“凡爾賽人”或者“凡爾賽貴族”。
通過炫耀展示優(yōu)越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與文化現(xiàn)象。改革開放初期剛富起來的一批人曾偏愛以加長版豪車、別墅、奢侈品、金項鏈等方式直接向外界展現(xiàn)自己的物質財富。不同于上一代“土豪”,今天的“凡爾賽人”要把炫富包裝上一層“凡爾賽精神”,從而炫得有“高級感”,首先,借助新媒體這種方
式讓炫富具有一種社會擴大效應。通過展示、點贊、表情包、評論、跟帖等方式,讓炫的行為在具備社會示范與跟風的效應同時,也獲得自我心理上的滿足。這樣,炫就多少有了成癮依賴的特點,越炫越有勁,相互模仿。這同上一代人那種小范圍、直接、自娛自樂式的炫相比有了更高的“層次”。其次,“凡爾賽人”的炫富顯得更含蓄,更富有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特點,例如展現(xiàn)一個豪華商店背景,朋友圈曬大餐,抱怨對自己的一個名牌包不滿意,買了一輛高檔轎車故意說顏色不好看……總之,通過展現(xiàn)一種現(xiàn)代生活態(tài)度,間接的、不那么赤裸裸的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感。另外,“凡爾賽人”普遍文化程度較高,不少人有出國留學的經(jīng)歷,他們懂得“表演”,在展示自己生活時,喜歡用略帶謙卑,甚至自我貶低的語言,轉彎抹角地來包裝自己優(yōu)越的心情。
實際上,“凡爾賽人”與“土豪”在炫富時的心理需求本質上并無不同:第一,向往一種高貴的生活。炫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一種表達,這種向往使“凡爾賽人”顯得有“追求”,今天的境況不能令人滿意,但明天的生活會更美好,這可以使他們生活在希望中。第二,通過炫,巧妙地展現(xiàn)自己的一種身份、地位和心理上的優(yōu)越感,從而“進入”“上流社會”。這既是一種虛榮,也是一種包裝,但這種炫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他們在生活不如意時的心理健康,在面對人生困境時,也算是一種比較積極的應對方式。第三,成不成為“凡爾賽人”,喜不喜歡炫,這大概同一個人的人格特點有關。那種以自我中心,有自戀人格傾向,很在乎別人評論的人大都比較喜歡炫,這種炫所帶來的社會關注效應能夠導致自身心理的內(nèi)在滿足。相反,那些有人生使命,關注問題與自我成長,每天工作都很忙、很充實的人,大概不會成為“凡爾賽人”。
希望自己的人生更美好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但是炫就能達到這樣的生活目標嗎?巧妙地炫、藝術地炫、有文化地炫……
這種現(xiàn)代炫法真能使自己顯得高貴嗎?其實,有幾種人大概不會通過炫來成為“凡爾賽人”:第一,成就導向的人群。這種人受成功動機的激勵,要干一番事業(yè),他們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追求,當然也會包裝、宣傳自己,但一般不會情緒化、夸張、無病呻吟式的通過網(wǎng)絡朋友圈炫自己。第二,內(nèi)心世界豐富的人。這些人喜歡閱讀,注重自身專業(yè)成長,對新事物敏感,有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這種充實的精神生活能夠給他們帶來自我滿足感,使他們不會沉溺于社交網(wǎng)絡之中。第三,人格成熟的人。這類人思考理性,善于自我情緒管理,他們用自己的實力來“自我確認”,不需要通過炫的方式來獲得別人的認同,因為那樣做會被同行看成是“孩子氣”、不成熟的行為,他們甚至把這種現(xiàn)代版的炫與酷看成是一種低級趣味。
今天各種網(wǎng)絡媒體越來越發(fā)達,這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炫文化表達空間。炫能夠帶來點贊與羨慕,滿足個人的心理需要,也渲染著一種顯擺、攀比和浮躁的情緒。通過炫來顯示“高貴”當然是一條捷徑,但真正的高貴是靠學識、修養(yǎng)和個人能力來構建的,是炫不出來的?!?/p>
(作者是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