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斌
20世紀20年代,“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很走紅,《世界晚報》副刊《夜光》上連載的一部小說《春明外史》,尤其讓其聲名遠揚,家喻戶曉。然而,也正是這部小說引發(fā)了他與“民國四公子”之一——張學良之間的一段過節(jié)。
《春明外史》雖為小說,但紀實性很強。頗有意思的是,小說里張學良也占了“角色”(小說里有個以他為原型的官家紈绔公子哥)。張學良身邊的朋友看到作者如此“不敬”,憤憤不平。張學良卻說:“人家沒亂寫,說的大體差不多,是我有些放縱了,不怪他?!?/p>
1924 年,張學良到北平時,輕車簡從,找到張恨水家登門拜訪。張恨水家人見到一身戎裝的張學良十分惶惑,思忖:“少帥是不是來問罪了?”直到見其一臉笑容,連連稱贊張恨水的才華,根本不提當年的事,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臨走,張學良表示:“你我都姓張,500 年前是一家呢,日后有啥難處盡管找我?!焙髞恚瑥垖W良三次邀請張恨水入職,都被無意仕途的張恨水婉拒了。
此后,張恨水與張學良又多次見面,逐漸建立了友誼。西安事變后,聽說張學良被軟禁,張恨水極為感傷。
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學生荊梅丞在《我?guī)煆埡匏隆分姓f:張學良真乃有胸懷,有雅量。何謂“胸懷”?受益唯謙,有容乃大;何謂“雅量”?雅量是既能承受別人的指責、批評,還能包容別人的嘲諷和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