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自為牢籠:江南降清貳臣的突圍與淪陷

        2020-11-10 07:19:08彭志
        關(guān)東學(xué)刊 2020年3期

        [摘 要]明清易代之際,江南地區(qū)的眾多士人淪為了貳臣。圍繞著士人品性,降清貳臣勉力消解毀名失節(jié)帶來的重重輿論壓力,卻遭到了故明遺民的有力反制。入清后的貳臣,宦途上多有浮沉,而清廷當(dāng)政者則利用編纂《貳臣傳》的契機,將其永遠(yuǎn)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細(xì)讀貳臣詩詞,表現(xiàn)出了人生起伏中向往田居生活的歸隱之志,佇立回望易鼎時錯誤選擇的深深懺悔,貶謫荒涼邊塞后割舍不去對故鄉(xiāng)的無盡思念,呈現(xiàn)出了頗為復(fù)雜的心境。通過輿論角力、宦海浮沉、心境剖解的多重解讀,對江南降清貳臣突圍與淪陷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全面。

        [關(guān)鍵詞]降清貳臣;輿論角力;宦海浮沉;心境剖解;突圍與淪陷

        [基金項目]2020年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項目“為道·為學(xué)·為藝: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關(guān)懷與人生實踐”(2020-2-32)。

        [作者簡介]彭志(1990-),男,文學(xué)博士,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100029)。

        在甲申(1644)這風(fēng)云突變、山河板蕩的一年,江南士人不論主觀意愿的喜惡,最終都被推到了不得不在故明和清廷兩者間作出艱難抉擇的境況。生活在京師的江南士人的出處心理最為掙扎,概因京師是殘存故明、崛起清廷及李自成部農(nóng)民軍等多重勢力的交匯之處。在明清易鼎之前所生活的土地,倏忽之間就成了記憶中的故國,而剛剛攻入京師不久且尚未站穩(wěn)腳跟的李自成部農(nóng)民軍很快便被勢力更為強勁的清廷趕跑。城頭不斷變幻的大王旗,使得不少身處京師的江南士人成為了貳臣,甚至不乏有在故明、李自成政權(quán)及清廷都曾謀過職的善于變色者。明清易代之際被粘貼上的貳臣標(biāo)簽,將會成為江南士人生命中永遠(yuǎn)也涂抹不掉的底色,并且在其生前身后都會形成日益強大的輿論壓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難以逃脫。對降清貳臣的指摘漸漸演變成了影響宦途浮沉的重要因素,背負(fù)沉重的貳臣身份,日益逼仄的政治境遇,都會切實影響到貳臣的詩歌書寫,而這也是亟待進一步觀照、剖解的面相。

        一、角力:貳臣消解輿論與明遺民的反制

        入清之后的貳臣面臨著極為強烈的輿論壓力,心戀故明舊君的前朝遺民不斷指斥著貳臣在易代之際的變節(jié)叛國,更為可怖的是,隨著清廷逐漸蕩平各處的抗清勢力,曾經(jīng)被重用的貳臣也日益面臨著來自于清廷當(dāng)政者的士人品性評騭。己方陣營與對立群體的雙重擠壓,讓貳臣苦不堪言,更加激發(fā)了他們不斷回想起儒家文化對士人出處的嚴(yán)格要求。明清易代之際做出的政治選擇已既成事實,為紓解沉沉籠罩下的輿論壓力,作為貳臣的當(dāng)事人,嘗試著從各個層面去消解這一身份強加而來的巨大道德規(guī)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降清貳臣巧妙運用其在朝野的權(quán)勢,主動給故明遺民提供生活援助及政治保護,以此方式來緩和不同政治身份間的對抗程度,如官至兵部尚書的洪承疇勉力救助明末高僧函可,累官禮部尚書的龔鼎孳為積極反清的傅山開脫罪責(zé)等。其二,降清貳臣在新朝政壇掌握話語權(quán)之后,不斷地舉薦遁跡山野的故明遺民,以此方式模糊不同政治身份之間的分野,如累官秘書院大學(xué)士的陳名夏多次推薦“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抱持反清復(fù)明心志的閻爾梅接受清廷的招用等。其三,以詩詞不斷地書寫身為貳臣的無可奈何,為易鼎之際的選擇尋找各種不得不為的理由,在深深懺悔和不斷自贖中冀望于得到世人的諒解,如吳偉業(yè)《銀泉山》“玉椀珠襦散草間,云是先朝鄭妃墓”

        [清]吳偉業(yè)著,李學(xué)穎集評標(biāo)校:《吳梅村全集》卷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03頁。],在吟詠鄭貴妃陵寢荒蕪之狀中發(fā)抒黍離之思,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其十七》“桃葉春流亡國恨,槐花秋踏故宮煙”[嚴(yán)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295頁。],在天寶之亂與明末板蕩的對舉中慨嘆亡國之悲。通過不同的路徑嘗試,降清貳臣勉力消解社會輿論對其易代之際失節(jié)的斥責(zé)。

        圍繞著貳臣這一異常敏感的政治身份,作為當(dāng)事人的貳臣雖然嘗試著消解政治身份屬性,但往往在根深蒂固的節(jié)義品行觀面前難有大的突圍,故明遺民奮起反抗,以便緊握對士人品性評騭的主動權(quán)。在輿情視域下,降清貳臣與故明遺民針鋒相對,在社會輿論的戰(zhàn)場上彼此角力,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故明遺民雖然表面上并不拒絕和降清貳臣的日常交往,但頗為吊詭的是,故明遺民的詩文集里會刻意地將和降清貳臣唱和的詩詞刪削掉,而在貳臣的詩文集里,這些唱和之作卻大多得以保留。顧炎武與曹溶的交游便是反映上揭情況的典型案例,在貳臣曹溶的《靜惕堂詩集》里,可以找到多首和顧炎武曾有過交集的詩作,如《答顧寧人》《送顧寧人游五臺》《懷顧寧人游秦二首》等,但在顧炎武的別集中卻較難尋覓到其曾與曹溶交往過的痕跡?;诖?,故明遺民和降清貳臣的交往,存在著較為不平衡的特征。其二,降清貳臣所書寫的序言之類,在故明遺民槧版的圖書中往往會被有意涂抹,以盡力掩蓋、消除和貳臣有過往來的痕跡。錢謙益作為清初詩壇、文壇巨擘,在世時曾為很多士人的別集都做過序,但當(dāng)錢謙益被乾隆帝劃歸為“居心行事,尤不可問”[[清]慶桂等編纂,左步青校點:《國朝宮史續(xù)編》卷88,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59頁。]的大節(jié)有虧且不足齒于人類者后,其在清初所撰寫的眾多序言便遭遇了上述被刻意涂抹的命運。其三,故明遺民與降清貳臣的絕交之潮盛行,帶有較為強烈的恥與為伍的意味。清順治四年(1647),宋徵輿考中進士后的返家途中,便遭遇到了抗清義士夏完淳的肆意譏諷,《毗陵遇轅文》載“宋生裘馬客,慷慨故人心。有憾留天地,為君問古今。風(fēng)塵非昔友,湖海變知音。灑盡窮途淚,關(guān)河雨雪深。”[明]夏完淳:《夏完淳集》卷4,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95頁。]道不同難相為謀的表達已非常清晰。錢謙益在南京迎降之后,便有江南士人托名無名氏作七律題壁詩《嘲錢謙益詩》:“入洛紛紜意太濃,莼鱸此日又相逢。黑頭蚤已羞江總,青史何曾借蔡邕。昔去尚寬沉白馬,今來應(yīng)悔賣盧龍??蓱z折盡章臺柳,日暮東風(fēng)怨阿儂?!卞X仲聯(lián)主編:《清詩紀(jì)事·明遺民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45頁。]對錢謙益易代之際的出處行為極盡挖苦之語,傳聞錢謙益在游覽虎丘時見到這首詩后“不懌者久之”[徐珂編撰:《清稗類鈔》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539頁。]。藉此可見,面對降清貳臣消解輿論的努力,故明遺民頗為自覺地進行著策略上的反制。

        以上所述種種角力,還僅僅就降清貳臣尚在人世時所不得不面臨的巨大輿論壓力而論,即使他們死后,游蕩的靈魂仍然得不到片刻安寧,這種易鼎之際的品行污點如影隨形地?fù)]之不去,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后,都將會時時刻刻地鞭打著貳臣。后代的修史者更會使用他們手中書寫歷史的權(quán)力,將降清貳臣在易代之際的種種失節(jié)言行詳細(xì)地在史書中記錄、呈現(xiàn),成為獻上祭壇供眾人唾棄、批判的標(biāo)靶。而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由弘歷親自發(fā)動的針對降清貳臣的品德評騭運動在敕編《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的映襯下更是登峰造極。一方面是對那些為明朝“仗節(jié)死義者”的褒揚立傳,另一方面是刪削、禁毀身仕二朝且不能死節(jié)者的著述流播,兩相對照,將這些在清初立下赫赫文治武功的貳臣永遠(yuǎn)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在明已登仕版,又復(fù)身仕本朝,其人既不足齒,其言不當(dāng)復(fù)存,自應(yīng)概從刪削。蓋崇獎忠貞,即所以風(fēng)勵臣節(jié)也?!薄敖袷潞笃角槎摚舳苏?,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復(fù)畏死倖生,靦顏降附,豈得復(fù)謂之完人?”[《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789,清嘉慶十八年(1813)內(nèi)府刊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由人品高低判斷文品優(yōu)劣是一直以來秉持的標(biāo)準(zhǔn),為了推崇臣僚對君主的絕對忠誠,抹殺貳臣在清初統(tǒng)一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頗有一些過河拆橋、秋后算賬的強烈意味。

        二、浮沉:《貳臣傳》的編纂與宦途遭際

        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二月,弘歷帝詔告國史館修纂《貳臣傳》,“今為準(zhǔn)情酌理,自應(yīng)于國史內(nèi)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跡,據(jù)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即所謂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者……為萬世臣子植綱常,即以是示彰癉。昨歲已加謚勝國死事諸臣,其幽光既為闡發(fā),而斧鉞之誅不宜偏廢。此《貳臣傳》之不可不核定于此時,以補前世史傳所未及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第356“諭內(nèi)閣著國史館總裁于國史內(nèi)另立《貳臣傳》一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59頁。]降清貳臣生前最為忌諱的評騭易鼎之際士人品性,卻被乾隆帝特意命令史官寫進史書,這種蓋棺論定實乃是對降清貳臣在甲申之際投誠行為的莫大諷刺。

        國史館繕本《貳臣傳》十二卷,分甲、乙兩編,[國史館繕本:《貳臣傳》,都城琉璃廠半松居士排字本,國家圖書館藏。]在降清貳臣群體中再根據(jù)品行優(yōu)劣、貢獻高低分門別類。如果不把附傳統(tǒng)計在內(nèi),則《貳臣傳》共著錄了120位貳臣,其中蘇州、無錫、常州、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及太倉州為代表的江南地區(qū)共有7位,分別是卷六“曹溶”、卷八“金之俊”、卷九“吳偉業(yè)”和“陳之遴”、卷十“錢謙益”、卷十一“陳名夏”、卷十二“方大猷”。這7位皆是明清易鼎之際降清貳臣群體中的重量級人物,其入清之后,多有宦途浮沉,可視作是貳臣在新朝遭際的縮影。

        曹溶(1613-1685),字潔躬,號秋岳,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明崇禎十年(1637)進士,官御史。明亡,事李自成政權(quán)。清順治元年(1644)五月,投誠降清,官仍原職。六月,授順天學(xué)政。二年(1645)冬,回御史任。三年(1646)二月,充會試監(jiān)試官。三月,遷太仆寺少卿?!叭苋螌W(xué)政時所舉充貢監(jiān),有曾于明季襲世職及中武舉者。至是,事覺,坐失察,降二級調(diào)用。尋復(fù)以選拔貢生逾額,革職回籍?!盵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8,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6492頁。]十年(1653),復(fù)原官。十一年(1654),授太常寺少卿,尋遷左通政。十二年(1655),擢戶部右侍郎。九月,授廣東布政使。十三年(1656),京察其舉動輕浮,以浮躁例降一級,任山西陽和道??滴跞辏?664),裁缺歸里。康熙十七年(1678),以丁憂未赴博學(xué)鴻儒。十九年(1680),因服尚未滿,未赴明史館。著有《靜惕堂詩詞集》等。

        金之?。?594-1670),字彥章,號豈凡,江南吳江(今江蘇蘇州)人。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清順治元年(1644),降清,仍原官。二年(1645)七月,調(diào)吏部右侍郎。五年(1648),擢工部尚書。六年(1649),加太子太保。八年(1651),遷兵部尚書,晉少保,兼太子太保。十年(1653)正月,調(diào)都察院左都御史?!皶c大學(xué)士陳名夏等議革職總兵任珍罪,之俊坐黨附,論死。奉旨,從寬削加銜,罰俸一年?!盵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9,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6530頁。]尋遷吏部尚書。十一月,授國史院大學(xué)士,十二月,充會試主考官。十五年(1658)九月,任中和殿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十六年(1659)二月,加太保兼太子太師。十七年(1660),加太傅。十八年(1661),授秘書院大學(xué)士??滴踉辏?662),多次以衰老乞休,終得償所愿回籍致仕。著有《金文通公集》《息齋集》等。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江南太倉(今江蘇昆山)人。明崇禎四年(1631)榜眼,授編修。八年(1635),充東宮講讀官,又遷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轉(zhuǎn)左庶子。南明福王時,授少詹事。入清后,兩江總督馬國柱、吏部侍郎孫承澤、大學(xué)士馮銓都曾薦舉過吳偉業(yè)。順治十一年(1654),詔授秘書、侍講。十二年(1655),充纂修官。十三年(1656),遷國子監(jiān)祭酒。尋丁母憂,歸里不出。著有《梅村家藏稿》等。

        陳之遴(1605-1666),字彥升,號素庵,浙江海寧人。明崇禎四年(1637)進士,授編修,遷中允。清順治二年(1645),降清,授秘書院侍讀學(xué)士。五年(1648),遷禮部右侍郎。六年(1649),恩詔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八年(1651),擢禮部尚書,尋加太子太保。九年(1652),授弘文院大學(xué)士。十年(1653),因“李應(yīng)試案”牽連,調(diào)任戶部尚書?!皶c名夏等集議革職總兵任珍罪狀,與同官兩議,得旨責(zé)問,復(fù)以支飾欺朦,論死,詔從寬削官銜二級、罰俸一年,仍供原職?!盵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9,第6570-6571頁。]十二年(1655)二月,復(fù)授弘文院大學(xué)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十三年(1656),因左都御史魏裔介、給事中王禎劾奏,以原官發(fā)遼陽居住,是年冬,令回京入旗。十五年(1658),因賄賂內(nèi)監(jiān)吳良輔,革職流徙盛京,家產(chǎn)籍沒。著有《浮云集》等。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尚湖,又號牧齋,江南常熟(今江蘇常熟)人。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天啟元年(1621),充浙江鄉(xiāng)試正考官。五年(1625),因列名《東林黨人同志錄》,被御史陳以瑞疏劾,罷歸。崇禎元年(1628),起官,尋擢詹事、禮部侍郎,后奪俸褫職,坐杖論贖。十年(1637),削籍歸。南明福王立,為禮部尚書。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在南京迎降。三年(1646)正月,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五年(1648),因“黃毓祺案”牽連,被逮訊,后得釋。著有《初學(xué)集》《有學(xué)集》《投筆集》等。

        陳名夏(1610-1654),字百史,號芝山,江南溧陽(今江蘇溧陽)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官翰林修撰,兼戶、兵二科都給事中。曾降附李自成政權(quán)。清順治二年(1645)七月,投誠,復(fù)原官,旋擢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五年(1648),任吏部尚書,尋加太子太保。八年(1651),授弘文院大學(xué)士,晉少保兼太子太保。九年(1652),以黨附罪,“解院任,給俸如故,發(fā)正黃旗下,與閑散人隨朝”[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9,第6614頁。]。十年(1653),復(fù)補秘書院大學(xué)士,署吏部尚書。后因“任珍案”牽連,削官銜二級,罰俸一年,仍供原職。十一年(1654),因大學(xué)士寧完我劾奏,被處絞。著有《石云居集》等。

        方大猷(1597-?),字歐虞,號崦藍,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崇禎十年(1637)進士,官直隸井陘道。曾降附李自成政權(quán)。清順治元年(1644)五月,投誠,授鹽運道。七月,擢山東巡撫。二年(1645)二月,因給事中韓源劾奏,從寬降調(diào)。六月,授密云兵備道。九月,調(diào)河南管河道。八年(1651)二月,以按察使銜,仍管河務(wù),后削銜留任。十三年(1656),因科斂婪取之罪,被革職論絞,坐獄死。著有《涂鴉詞》等。

        從以上江南地區(qū)的七位貳臣入清后的宦途履歷來看,無論是主動投誠者,還是被迫出仕者,大多都逃脫不了遭逢宦海浮沉的命運。輕者,被罰俸降級;重者,被流放處絞。作為兩截人、三截人,遭受著來自于新朝君主不信任及故國遺民不認(rèn)同的雙重困局,而這一切都可歸結(jié)到易鼎之際成為貳臣的選擇。七人中,宦途順利者為金之俊,因牽涉“任珍案”,僅被削加銜和罰俸一年,為官時,多次向順治帝引疾乞休,也得到了順治帝的多次挽留,留下了君臣情感雙向互動的生動圖景,其詩文結(jié)集在自序之前更是有錢謙益、陳名夏、王鐸、胡世安、呂宮、程芳朝、岳暎斗共七人的序言,[[清]金之?。骸督鹞耐ü?,《清代詩文集匯編》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1-269頁。]可見其作為貳臣在清廷的為官生涯基本上得到了善終?;峦颈瘧K者如方大猷,在為官時,先后被從寬降調(diào)、削銜留任,直至革職論絞,在獄中死去。幡然悔悟者如吳偉業(yè),居家時,因聲望卓著,不斷地被當(dāng)朝的官員舉薦,不得不出仕清廷,成為了令人不恥的貳臣,在清廷短暫為官三年之后,便借著丁母憂的契機,歸里不出,以圖洗刷這段難堪的經(jīng)歷。尷尬無比者如錢謙益,晚年冀望于通過暗中從事反清活動來彌補易代之際出城迎降的污點,但事與愿違,被乾隆帝單獨拎出來作為批判的典型,其在明朝、南明、清初各種不光彩的事跡更是被非常詳盡地在史書中予以記錄、呈現(xiàn)。

        三、剖解:貳臣詩詞中對復(fù)雜心境的呈現(xiàn)

        在易鼎之際倒向了新朝的貳臣,曾為清廷的統(tǒng)一大業(yè)貢獻良多,但仍然掙脫不了多次遭逢宦海浮沉的命運,此般際遇,在降清貳臣的詩詞中多有所反映。擇選方大猷、陳之遴、陳名夏三人為觀察的切入點,剖析降清貳臣的宦途心境。先看方大猷的《賣花聲》二首。

        賣花聲

        桑落釀初成。一曲新聲。年來觴詠頓忘情。若到盡頭無歇處,萬念都清。何者是功名。寵辱如枰。殷勤佛子巧傳燈。去住臨難方解脫,直證無生。

        矮屋蓋新茅。墻短臺高。莊家四五便相招。籬下黃花霜后葉,秋色堪描。堤外吼聲驕。萬里風(fēng)濤。千鈞苦擔(dān)有人挑。且讀南華經(jīng)一卷,真?zhèn)€逍遙。[《全清詞·順康卷》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37頁。]

        方大猷共存詞六首,分別是《南歌子》二首、《賣花聲》二首、《滿江紅》二首,其中以《賣花聲》二首抒發(fā)宦海浮沉之后的退隱之意最為真摯可感。方大猷曾先后供職于明朝、李自成政權(quán)、清廷,是被士林認(rèn)為比貳臣更讓人不齒的“三截人”。入清后,方大猷的為官之路并沒有青云直上,而是多次遭受處罰,直至最后在獄中凄慘死去。在上引兩首雙調(diào)詞中,都可輕易地感知到方大猷對宦海浮沉和功名寵辱的心灰意冷,在人生百轉(zhuǎn)千回之后,他更向往的是歸隱田園、悠游自適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首詞中,方大猷為了紓解現(xiàn)實重重困境和內(nèi)心煎熬掙扎,先后把希望投注到以皈依解脫為旨的佛門和以無為逍遙為意的道家。方大猷的遭際是此間清初貳臣的共同命運,出世退隱之志也常常見諸于筆端。

        籠罩在降清貳臣心頭始終揮之不去的另一層密布愁云,即是對易代之際毀名失節(jié)行為的深深懺悔。在陳之遴《浮云集》中便經(jīng)??梢缘靡姶祟愔黝}的詩詞,如《冬夜》《冬日感興》《冬日書懷同漢槎作》等,舉《冬日書懷同漢槎作》為例。

        冬日書懷同漢槎作

        長空橫斷雁,故國杳雙魚。誰道顛連久,今方患難初。

        名污輕性命,身廢怨詩書。他日重攜手,應(yīng)連萬死馀。[[清]陳之遴:《浮云集》卷5,《浮云集·拙政園詩馀·拙政園詩集》,哈爾濱: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第98頁。]

        詩題《冬日書懷同漢槎作》中的“漢槎”是指吳兆騫,因清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場案的牽累,遭遣戍寧古塔二十余年。而陳之遴則在順治十五年(1658),因賄賂內(nèi)監(jiān)吳良輔的罪名,被革職流徙盛京,兩人可謂同病相憐,此詩便是年冬在獄中所作。斷雁,失群的孤雁,雙魚,指書信,首聯(lián)寫擔(dān)憂冬日里落單的大雁如何找尋南去的路,故國山水迢迢,渺無蹤影,感喟寄回去的書信如何才能送達親人的手中。頷聯(lián)寫一生在宦途中顛簸輾轉(zhuǎn),遭受過無窮無盡的苦難。頸聯(lián)追問此般命運的形成原因,歸結(jié)為易代之際的失節(jié)為貳臣,以及被科舉誤了終身。尾聯(lián)表達一己如果能夠萬難不死的話,便可和吳兆騫重逢攜手。聯(lián)想到陳之遴入清后在宦海中的跌宕起伏,以及時刻介懷的貳臣身份,在人生谷底時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讀來情真意切,將降清貳臣共通性懺悔失節(jié)的心緒直觀地呈現(xiàn)了出來。

        因為流放東北苦寒之地的遭遇,讓陳之遴對故鄉(xiāng)海寧更加日夜思念,此類詩詞有《秋日偶成》《秋日聞鶴》《秋日感懷》《一剪梅·偶成》等,擇選其中的兩首為例。

        秋日感懷 其一

        漫空木葉下龍沙,蕭瑟孤城日易斜。三載樵漁長混跡,九秋霜露獨思家。

        平原忽過追風(fēng)騎,古戍誰吹向月笳。醉眼不驚鄉(xiāng)土異,依然籬菊放黃華。[[清]陳之遴:《浮云集》卷8,《浮云集·拙政園詩馀·拙政園詩集》,第169頁。]

        一剪梅 偶成

        寒螀啼送一天愁。人自東流。水自西流。古人誰似我淹留。白老江州。蘇老黃州。

        半生沉夢醒浮漚。春興妝樓。秋興書樓。何時黃菊映歸舟。揚子江頭。西子湖頭。[[清]陳之遴:《浮云集》卷12,《浮云集·拙政園詩馀·拙政園詩集》,第251-252頁。]

        《秋日感懷》共八首,這里的第一首主要是寫陳之遴對故鄉(xiāng)的無盡思念。流放在東北邊塞的詩人,在樹木紛紛葉落之時,被貶謫到邊塞荒漠之地,觸目所見的是狂風(fēng)裹挾著沙塵,樹葉漫空襲來,這與故鄉(xiāng)江南所見景色迥然有別,不禁遙想起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踏入的故土了。詩中被冷色調(diào)的意象所籠罩,渲染了獨在邊關(guān)的罪臣對家鄉(xiāng)的深深思戀。鄧之誠曾評價陳之遴的詩:“其人不足道,而詩詞則意捷語新,稍嫌才累。詩格頗似吳偉業(yè)。”[錢仲聯(lián)主編:《清詩紀(jì)事·順治朝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59頁。]獨獨拈出作詩時的用語、旨意、格調(diào),可謂一語中的?!兑患裘贰づ汲伞穭t繼續(xù)書寫被貶謫東北的愁苦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上闋以寒蟬啼鳴發(fā)抒愁緒,訴說被流放東北的遭際,白居易貶官江州,四年后終得召回;蘇軾貶官黃州,十年后也得召回,而聯(lián)想到一己,何時才能復(fù)歸。下闋強化這種交融的情緒,感慨世事無常,心中所念惟有伴著扁舟,回到故鄉(xiāng)。頗為遺憾的是,故鄉(xiāng)成了陳之遴再也回不去的所在,最后死在了遼東尚陽堡。

        另一位入清之后同樣身居高位,卻命運非常悲慘的是陳名夏,其在順治朝曾官居吏部尚書、弘文院大學(xué)士、太子太保,最后卻因黨爭,落得了個被處絞的結(jié)局。在陳名夏的《石云居詩集》里,可以讀到更為豐富的主題表達,以及時時不忘自贖的情感世界。陳名夏曾兩度失節(jié),阿附過李自成政權(quán),并主動投降了清廷,對此,他常常為一己的失節(jié)行為進行辯解,在《答盧紫房侍御》中自述了心跡:

        都城既破,仆百計求死,而方密之密托以大事,中貴人則持泣會極門囑以委曲存孤,仆遂收淚抑氣,實不敢死。此同朝同官所共知見者,乃事既不果,碎心痛哭,無可如何……若仇不戴天,義不顧身,冒萬死求一生,惟仆與項水心師、方密之實有同心,以故跳身而南。[[清]陳名夏:《石云居文集》卷15,《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2頁。]

        陳名夏將一己于明清易代之際沒有選擇殺身殉國歸因于方以智密托要事及家人存孤的請求,并認(rèn)為在亡國之時的表現(xiàn)和項煜、方以智實有同心。項煜在甲申巨變時,曾降附李自成,這一點與陳名夏相同,但方以智雖經(jīng)百般拷打,卻仍拒絕出仕大順,兩人選擇判然有別,在陳之遴的視域中卻是抱持同心,其出發(fā)點應(yīng)是項煜、方以智雖然在易代之際的選擇不同,但他們的心都?xì)w屬于故明,兩人都曾南歸投奔弘光政權(quán)。而當(dāng)陳名夏企圖同樣奔向弘光朝時,卻在路途上聽聞弘光帝正在整治曾投降過李自成政權(quán)的故明臣子,即所謂順案,迫不得已只得再次北上降附清廷。雖然陳名夏和方以智在國變時選擇的路不同,卻因兩人之間的姻親關(guān)系,而有大量的詩文往來,如陳名夏《我昔行寄方密之》《桐山方密之》《懷方密之》《夢中讀方密之書有詩覺而紀(jì)之》《聞密之南還適符夜夢喜而賦詩》等,舉《傳密之太史書兼讀其寄我詩次韻·其一》為例解析。

        傳密之太史書兼讀其寄我詩次韻 其一

        天未傳書雨雪深,淚痕重下短衣襟。首山仍是箕山節(jié),東海終憐北海心。

        稚子遠(yuǎn)行探虎穴,孤僧不死有人琴。當(dāng)年太姥輕揮手,讓爾流離蚤入林。[[清]陳名夏:《石云居詩集》卷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第673頁。]

        上引七律開篇即寫因冬日雨雪的阻隔,翹首期盼很久之后才收到了方以智寄來的書信,而展卷細(xì)細(xì)讀來,不禁淚水涌出,染濕衣襟。頷聯(lián)用典,伯夷、叔齊在商亡后拒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唐堯時隱士許由、巢父退居箕山,在亂世中保全節(jié)操;東海,指代蹈海而不帝秦的魯仲連;北海,指孫嵩,曾藏匿逃難避仇的趙岐,并全力舉薦趙岐出仕。連綴使用的四個典故都涉及到了士人如何在亂世中自處的品行問題。頸聯(lián)指的是順治三年(1646)方以智的兒子方中履遠(yuǎn)赴粵地探望為了躲避征召而遁入佛門的父親。尾聯(lián)追述詩人和方以智在太姥山一別后,竟相隔南北兩地,再難相見。此首詩寫出了詩人和方以智的深刻友誼,相比于方以智在明清易代之際的抉擇,詩人對自己的失節(jié)行為抱持著深深的懺悔之意,在字里行間中,也可讀到詩人期望得到故明遺民方以智的理解和寬宥。

        在《石云居詩集》中,還可讀到陳名夏對清初南北黨爭、滿漢官員之爭的描述。從民族成分上來看,構(gòu)成順治朝官僚系統(tǒng)的主要是滿官和漢官,前者的地位高于后者。而在漢官內(nèi)部又有兩個主要的派系,即以故明東林黨、復(fù)社成員為主要班底的南黨,該派領(lǐng)袖是陳名夏;以原魏忠賢親信為主的北黨,該派多聽命于馮銓。在明朝時,東林黨與閹黨便勢同水火,入清后,這種黨派爭斗仍在延續(xù)。陳名夏在官場折戟便是因為黨錮之禍,以及不合時宜地提出“留發(fā)、復(fù)衣冠,天下即太平”的建言。此類詩歌有《廿四夜不敢赴牛器六親家席賦此為謝》《龔年伯》等,舉《寄問楚中諸友》《刑部質(zhì)問坐神前》為例讀解。

        寄問楚中諸友

        十年曾上武昌樓,望接江花萬里流。不畏交游成黨錮,幾從離亂寄書郵。

        高飛黃鵠仙人侶,遠(yuǎn)駕青虬漁父游。笑我自傷同作賦,近來眠食減悲秋。[[清]陳名夏:《石云居詩集》卷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1冊,第653頁。]

        刑部質(zhì)問坐神前

        蓬首傷心拜鬼神,不能成泣怨余生。魯連東海難成友,賈傅長沙又有人。

        作使家奴欺坐臥,貴強令使費踆巡。夜深寒徹重門月,倚柱無聊是老臣。[[清]陳名夏:《石云居詩集》卷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1冊,第657頁。]

        《寄問楚中諸友》提及了清廷嚴(yán)防官員之間的結(jié)黨營私,政策之嚴(yán)苛使得彼此間的詩詞唱和都有可能成為將來被問責(zé)、指控的罪證。首聯(lián)回憶十年前與楚中諸位友人同登武昌樓,壯闊江景一覽無遺的場景,頷聯(lián)向友人訴說清廷殘酷的黨爭政策,頸聯(lián)繼續(xù)寫江景,也為尾聯(lián)的抒懷埋下伏筆。在此詩中,陳名夏所憂心的黨錮,不曾想?yún)s一語成讖,之后,他的為官生涯也是終結(jié)于此。《刑部質(zhì)問坐神前》便是寫陳名夏因黨爭而被刑部質(zhì)詢時的所思所感,整首七律都浸潤在悲傷氛圍之中,回憶起在宦海里折騰至皓首,卻落得個階下囚的遭際,夜深人靜時回望往昔,盡是被無可奈何充斥著?;潞8〕涟俎D(zhuǎn)之后,更激發(fā)了陳名夏對歸隱的向往,此類詩有《贈山中主人范華陽》《詩示大兒掖臣時讀書德軒兄署》《鳳溪寺贈靜主上人》等,以其人生晚期所作《答二林兄》的感慨最深。

        答二林兄

        墟里衡茅不忍看,尚留人效雨中冠。暮年白發(fā)言愁少,薄宦青壇招隱寬。

        笑我江湖徒汗漫,遭時鼎革總饑寒。齋廚寂寞深山似,伯仲吟詩坐臥安。[[清]陳名夏:《石云居詩集》卷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1冊,第646頁。]

        官場相對于士人來說,是圍城般的存在,在未踏入之前,對其中的風(fēng)光充滿憧憬,而置身其內(nèi)的人卻又無時無刻不想著逃脫出去。這種矛盾心態(tài)在貳臣的人生及詩詞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特別是此種身份使得他們里外不是人,只能借助于文字去發(fā)抒這類永遠(yuǎn)無解的愁緒。

        遭逢易代之際的操行表現(xiàn)一直以來是對士人品性評判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士人日夜吟誦的四書五經(jīng),以及切身感受到的文化傳統(tǒng),對此都建立了不勝枚舉的正面、反面案例。江南地區(qū)歷來以文化繁榮而著稱,生于斯、長于斯的士人自然也對持守品性的規(guī)訓(xùn)有所耳濡目染,基于此,明清易代之際江南出現(xiàn)的諸多貳臣便是值得深思的一樁文化現(xiàn)象。追索上揭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約略有三個層面,即歷史底色、政治處境與現(xiàn)實考量。歷史底色上,雖然典籍中不仕二朝的典范不斷涌現(xiàn),且被不斷地形塑著,嘗試著以此正面案例引導(dǎo)士人,但歷史從來不是如此簡單,而是由眾多色彩渾融而成的充滿了錯綜復(fù)雜的面相,士人選擇成為貳臣自然也可以找尋到一些不被正統(tǒng)所認(rèn)可的參照。政治處境上,士人在易代之際需要在故國與新朝間做一抉擇,一端是降附后躋身清廷新貴,另一端是殺身成仁或遁跡山野,天平傾向于哪端,便可表明士人在多重利弊權(quán)衡后的選擇,清廷威壓與懷柔兼具的漢族士人政策讓部分江南士人倒向了持守品性的背面?,F(xiàn)實考量上,江南的眾多士人歷經(jīng)多年寒窗苦讀,終得踏入仕途,雖然遭逢了改朝換代,但依然有一定比例者冀望于救民于山河板蕩間,此外,一些貳臣還有侍親之責(zé),抑或肩負(fù)著整個家族延續(xù)的重任,自然無法做到拋卻一切世俗后走向舍身取義。以今視昔,對貳臣的選擇多為苛責(zé)之聲,而重回具體的歷史情境之中,每個選擇背后其實都蘊含著頗為復(fù)雜的因素,對其展開條分縷析,則更能見出貳臣真實的心理世界。

        要言之,對于投靠清廷的故明高官,其政治生涯波瀾頻生,清廷君王對待他們始終抱持著一種矛盾心態(tài),既積極利用他們?nèi)ソy(tǒng)治前朝領(lǐng)地,去籠絡(luò)有抵抗之心的前朝士人,又對他們在國族危亡之際臨陣變節(jié)的行為嗤之以鼻,擔(dān)憂風(fēng)向轉(zhuǎn)變之后,這群逐利的騎墻派會將槍矛對準(zhǔn)他們,事實上,這樣的反復(fù)無常也時有發(fā)生。在此氛圍之下,清廷當(dāng)政者對貳臣的政治篩查愈演愈烈,直至發(fā)展成以編纂《貳臣傳》的方式對易鼎之際的降清行為進行評判。作為降清貳臣的參照面,故明遺民對貳臣嘗試消解輿論壓力的行為進行著一定程度的反制。而與此同時,降清江南士人的行為也頗為復(fù)雜,有一直為清廷效犬馬之勞之人,有在變節(jié)懺悔中轉(zhuǎn)而暗地支持反清復(fù)明運動之人,有在一番宦海浮沉之后看淡世事變幻而掛印退隱之人。在殘酷現(xiàn)實的捶打下,降清貳臣的心態(tài)進一步分化,而投射到詩詞創(chuàng)作上,則會觸生出更為復(fù)雜的情感表達,包括歷經(jīng)宦海浮沉后冀望退隱田居生活者,走不出易鼎之際毀名失節(jié)行為而深深懺悔者,流放邊塞困頓失意中拂拭不去對遙遠(yuǎn)故鄉(xiāng)的無盡思念者。通過輿論角力、宦途浮沉、心境剖解等多個維度的觀照,對清初江南地區(qū)降清貳臣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全面。

        久久综合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不卡亚洲视频| 白色橄榄树在线阅读免费| 99久久免费看精品国产一|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资源在线观看|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av|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男人的天堂av一二三区| 成熟妇女毛茸茸性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 啪啪无码人妻丰满熟妇| 国产精品 精品国内自产拍| 中文字幕人妻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4455永久免费视频|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成人2007| 91国视频| 大又黄又粗又爽少妇毛片|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丰满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性裸交a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v在线国模| 国产成av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 色窝窝手在线视频| 国产自拍偷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91九色视频在线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