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丹
按照二十四節(jié)氣算,大雪后小寒前有個重要節(jié)氣叫冬至,福州一向有冬節(jié)大如年的說法,要隆重地過。首先是搓丸,冬節(jié)吃的丸子在方言中讀xì,寫成“”,也是閩人造出來的別字,其實就是搓糯米丸子。
但是此丸子不同于平日的湯圓。
第一有講究。
前數(shù)日先將糯米與粳米按照比例配好、磨漿曬之成粉團(tuán)。搓丸之日,再加水揉。如果家中有新媳婦,則必須由新婦擔(dān)任此要務(wù),圖吉利之意。是夜,家中所有人必定要歸家搓丸,圖團(tuán)圓之意。
第二有儀式。
在祖宗圣龕之前,要瓶插金橘一只,新購?fù)林坪盒蜗灎T臺(孩兒手持元寶,也稱回進(jìn)寶燭臺),上燃巨燭,陳于神龕兩邊。
神龕前放置一個大竹籮,籮上置米粉一大團(tuán),并朱箸一副,福橘10 枚。此外須有金菊或四季花。然后,一家人圍著大圓桌搓丸。福州土話將大圓桌稱為月桌,非常優(yōu)雅貼切。圓圓的月亮可不是團(tuán)圓之意義?
福州冬至祀天,此湯圓是必需的。有“冬至湯丸夏至面”之說。一說湯圓像天圓,閩人受天佑,因此祭天最誠。
第三,有娛樂。
福州民俗,搓丸是要唱歌的。一家人邊搓圓,邊唱歌。歌詞各異:
冬至搓 陳友榮 作
朗朗上口,詼諧娛樂,節(jié)日氣氛濃郁。小童最開心的是,后面的詞可以改唱。
一望而知是舊日大家庭的生活,一去不返。但是兒歌今天小朋友還都會唱。
在搓丸時可以隨心所欲搓一些元寶啊,如意啊出來。帶身孕的女人還可以將丸子煨在爐子里,待其爆開,以占男女。
丸子先供祖宗和神前,然后再煮給家人吃。一旦細(xì)細(xì)磨出的黃豆和花生粉附著在熱騰軟和的糯米湯圓的表面,糯米湯圓慣有的甜膩立即被沖淡了,味蕾頃刻多元立體起來。吃過后唇齒留香,從此害起相思病的不少。相比之下,普通的湯圓只是路邊的野花而已。
冬至搓丸在福州是盛大節(jié)慶。因此留有很多詩歌。描述冬至之夜的家庭。如:
搓湯圓,搓湯圓,舉家老稚開歡顏,丹菊插瓶橘堆盤。高燒紅燭燃沉檀,新娘四季花滿攢。調(diào)羹素手和粉團(tuán),栲栳珍珠顆顆攤。善頌善禱舌翻瀾,公公致富郎服官。子子孫孫冠華冠,翁婿大笑百憂寬。白頭同夢游邯鄲,湯圓未熟宵已闌。
冬節(jié)掀起盛大慶典的大幕,接踵而來的是祭灶、小年、除夕、春節(jié),一直到元宵落幕,另一種別致的丸子登場,稱元宵。那是有肉餡的湯圓,表面上看跟一般湯圓無異,其實內(nèi)里是瘦豬肉,精致醬汁調(diào)制過的肉芯用香糯的糯米包裹起來,讓純純米湯只起襯托作用,就像舞臺背景,雖是不可缺的配角,但謙遜溫婉不搶鏡。
品嘗元宵要調(diào)動人的全體感官:視野要寬,舌齒要配合。因為一不留神您就可能錯過肉餡里淡淡的五香味、若有若無的桂花余韻或糯米皮的軟和??上ш懳姆蚶蠋煕]有嘗過福州的元宵,否則,他一定要寫《美食家》續(xù)篇的。
福州肉丸年糕
因此,許多人介紹福州美食的特點是甜到微酸。我以為不妥,應(yīng)是咸中有甜,微妙搭配。
福州人特好甜咸混搭,如美味的肉丸年糕,居然將醬油和紅糖加入薯粉、芋頭絲和肥肉塊中。據(jù)說很久以前,一只小貓打翻醬油瓶,醬油滲入原本甜的年糕料,師傅將錯就錯,結(jié)果,這新型的甜咸交加的年糕大受歡迎。經(jīng)典名品就此誕生。
福州宴席傳統(tǒng)菜最少有三道甜點:花生湯、檳榔芋泥和粉包湯。往往還另加八寶飯、千葉糕。按照12 道菜算,甜點就占到四分之一,高居各省傳統(tǒng)菜譜之首。
哄孩童吃飯,福州父母的拿手好戲就是用水果蘸醬油。桂圓荔枝蘋果杧果陽桃李子桃子,逮到啥就是啥。小人兒吃飯,面前總有一小碟醬油,那就是用來蘸水果的。外婆家有一棵大杧果樹,因此,我吃了不少蘸醬油的杧果,從此愛上了那種微咸微甜微香的口感。那不是人類的廚師可以搭配出來的,而顯然是大自然對于我們福州人最特別的饋贈。
閩人的味蕾大概就是這樣養(yǎng)出來的。無獨有偶,某次與美國人共餐,他們將細(xì)鹽涂抹在蘋果上,一桌人笑,我卻很舒心。哎呀,我的福州人的舌尖完全理解。
飲食習(xí)慣是文化的反映。閩文化的魅力處處透著剛?cè)峤Y(jié)合的智慧。
仿佛是一個哲學(xué)命題,就此我曾請教過一位中國通的法國學(xué)者。他說你們不是有一句話說: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嗎?這就是了。
巴黎評最性感女人,結(jié)果將“矛盾”作為一個必備條件。女人只有美是不夠的,她要有不尋常的多樣化的個性,像貓一樣。
世界充滿著矛盾,對立的共生造就多姿多彩的世界,如:生和死,美和丑,春夏與秋冬。閩菜中的咸與甜的交匯恰恰是魅力所在。
糖是拿來愛的,世間萬物凡是美好的,常用甜來形容。
然而,鹽是活命用的。生物學(xué)和醫(yī)學(xué)均已證明。
在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中,奧荻麗雅對父親說:“我愛你,就像愛鹽一樣。”她為此獻(xiàn)出了青春生命。這是人類愛鹽的宣言。
一點咸一點甜,平衡和節(jié)制,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