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少廣
從物物交換到有形貨幣(如現(xiàn)金)支付,從票據(jù)、信用卡再到移動(無形貨幣)支付,人類支付總是朝著減少現(xiàn)金流通的方向演變,貨幣的進步又推動了交往交易的發(fā)展。就像硬幣的兩面性一樣,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過分依賴于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金融犯罪也更高科技化和隱蔽化,沒有了實物貨幣,很多人也逐步失去了對于“錢”的概念。
金屬鑄幣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人類發(fā)展過程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直到近代,紙幣的出現(xiàn)是貨幣史上的一個巨大跨越。紙幣除具有貨幣的職能之外,還肩負著展示獨立主權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重任,被世界各國譽為“國家名片”,尤其是一些設計獨特、制作精湛的錢幣,被許多收藏者視為高貴的藝術品。
無現(xiàn)金社會的到來,一門獨特的錢幣藝術也許從此只能在博物館留給后人觀光了。
無現(xiàn)金社會也會奪走個人隱私,你所有金錢收支信息都有電子痕跡,鼠標一點,賬戶就可能被凍結。在法律上“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似乎也顯得多余,因為除了饋贈實物之外,任何以貨幣形式流動的財富,都可以追查其來源。
當然,無現(xiàn)金社會,盜賊將無法銷售贓物,販毒者也無法隱藏交易,對乞丐行乞也是一大挑戰(zhàn),你都買得起手機、交得起話費了還怎么伸得出手呀?一個逃犯越獄后可能根本無法逃遠:除非他不斷搶劫實物,因為不再使用現(xiàn)金無法購買到自己所需的東西。
恕我戲言,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今天,有時人們?nèi)ス珟赡軙鼛А笆旨垺保峙虏粫鼛А笆謾C”,正像早先人們出門不忘帶鈔票一樣。當然,手機沒電了也是非常尷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