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娜 謝宏奎 朱志勇
色彩作為可引起人視覺神經(jīng)刺激的、具有高辨識度的信息符號,是設(shè)計中最具沖擊力的元素。其有色相、明度、純度3個屬性,不同的色相能激發(fā)人不同的心理情感,明度和純度綜合表現(xiàn)能形成相應(yīng)的色調(diào),影響環(huán)境氛圍。而植物是環(huán)境景觀營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色彩具有豐富的季相變化和組合搭配,是景觀中極為活躍的因子[1]。因此,不同的色彩從心理上給人不同的感受,運用植物材料造景時應(yīng)注意植物材料的顏色選擇與配置[2]。
漳浦香山灣展示中心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香山灣,屬于濱海旅游度假景區(qū),綠化面積22 385 m2,包括前場、中場、后場3個空間分區(qū)(圖1)。對其景觀設(shè)計而言,不僅需要營造輕松自然的度假氛圍,更加需要打造熱烈的濱海風情及保持觀賞可持續(xù)性。因此,植物色彩營造及濱海植物種類選擇是尤其關(guān)鍵的因素。筆者認為,濱海風情植物色彩營造的關(guān)鍵在如何根據(jù)場地環(huán)境、空間尺度、使用功能、景觀氛圍等因素,科學(xué)合理選擇色彩搭配手法及模式。
香山灣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天空、海水及沙灘構(gòu)成了以藍白色為主的自然環(huán)境色,屬冷色系。展示中心建筑以游輪為原型,擁有流暢的線條及整潔的弧線,建筑色為銀白色,屬中間色系;周邊樹木稀少,缺乏綠量。彩色植物對于豐富園林色彩景觀有重要作用,在以生態(tài)園林建設(shè)為指導(dǎo)的前提下,應(yīng)更加靈活多變地運用彩色植物,營造優(yōu)美靈動的景觀[3]。因此在植物色彩總體構(gòu)思時,首先考慮全園色系的整體統(tǒng)一感,以綠色系為基調(diào)色彩,全局上保證景觀氛圍的一致性;其次考慮展示中心需要營造熱烈的迎賓氛圍,在綠色系的基礎(chǔ)上選用紅色、黃色系,并結(jié)合不同的場所空間有所側(cè)重;另外,為調(diào)和冷暖色的差異,選用中間色紫色作為過渡色,柔和及豐富整體色彩體系。
1.2.1 前場空間
前場空間作為展示中心的“門面”,肩負著吸引游人、迎接賓客的功能。其空間尺度大氣開放,需要營造熱烈的環(huán)境氛圍,要讓游客眼前一亮。因此,在色相選擇方面,以暖色調(diào)的紅色為主要色彩,烘托熱烈迎賓的氛圍;在配色手法方面,選用類似色配色手法,用相鄰色黃色突出主導(dǎo)色,并提高色彩豐富度;同時,考慮到前場空間需要強調(diào)整體感和景觀標識性,色彩采用高集中度、低季相變化豐度,以保持前廣場的高識別度及景觀恒定性。在植物選擇上,喬木骨架選用樹形挺拔、氣勢雄偉的常綠樹種,灌木和地被突出紅色開花植物,選用如樸樹Celtis sinensis、銀海棗Phoenix sylvestris、紅雞蛋花Plumeria rubra、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西洋杜鵑Rhododendron hybridum為主要種類。
1.2.2 中場空間
中場空間是前場空間與后場空間的過渡空間,其作用是將游客的情緒從前場空間的熱烈過渡到后場空間的自然、舒適,故其景觀氛圍應(yīng)是寧靜的。因此,在色相選擇方面,以中間色系的綠色為主要色彩,打造寧靜的氛圍;在配色手法方面,選用同色系配色手法,體現(xiàn)整體統(tǒng)一的綠色調(diào);同時為突出建筑,植物色彩采用低豐富度及低季相變化豐度,與建筑形成有機整體。在植物選擇上,骨架植物選擇樹形輕盈的黃綠色系的種類,如小葉欖仁Terminalia neotaliala、米仔蘭Aglaia odorata、金葉假連翹Duranta erecta‘Golden Leaves’等。
1.2.3 后場空間
后場空間位于展示中心建筑后的內(nèi)部空間,靠近海灘,其環(huán)境為游客提供溫馨舒適、濱海風情濃厚的景觀氛圍,且其空間尺度大,被分隔成多個不同功能的空間。因此,選用多色彩調(diào)和配色手法,以綠色為基調(diào)色彩,加入紫色、黃色、紅色等,結(jié)合不同小空間氛圍選擇色彩組合。因后場空間人與植物的親近感較強,體驗點分布較多,所以色彩配置時以低集中度、高豐富度、高季相變化豐度為原則,保證后場空間的溫馨感及景觀變化。在植物選擇上,以鳳凰木Delonix regia、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欖仁樹(大葉欖仁)Terminalia catappa、光葉子花(簕杜鵑)Bougainvillea glabra、銀邊山菅Dianella ensifolia‘Marginata’等為主要種類(表1)。
1.3.1 塑造整體統(tǒng)一的色彩效果
統(tǒng)一的色彩可以構(gòu)筑整體景觀效果。在整體維度方面,考慮前中后場空間的整體感,色彩均以綠、紅、黃有機組合。前中場空間以小葉欖仁、樸樹、銀海棗構(gòu)成綠色系上層骨架,片植的紅雞蛋花作為中層骨架,綠色的米仔蘭Aglaia odorata、黃色的金葉假連翹、紅花的西洋杜鵑及朱槿作為下層地被。后場空間則以綠色系的狐尾椰、黃槿Hibiscus tiliaceus,開紅色花的鳳凰木、黃色的花葉高山 榕Ficus altissima‘Variegata’為 上層骨架,以紫紅色花的簕杜鵑、紅色葉的亮葉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Aichiaka’、紅花的西洋杜鵑及朱槿、黃色的金葉假連翹作為下層空間。在縱向維度方面,考慮了高、中、低三層空間的彩色統(tǒng)一感,如采用開紅色花的“鳳凰木+紅雞蛋花+朱槿”組合,色彩面積從下到上遞增。同時也考慮花期的變化,豐富綠化的觀賞效果(圖2~4)。
表1 綠化空間配色分析表
1.3.2打造四季可持續(xù)變化色彩效果
色葉植物搭配開花植物打造可持續(xù)性植物色彩景觀。開花植物具有季節(jié)變化,選擇各種開花植物如鳳凰木、紅雞蛋花、紅花簕杜鵑、粉花簕杜鵑、雙莢決明Senna bicapsularis、藍花草(翠蘆莉)Ruellia brittoniana、朱槿、龍船花Ixora chinensis、西洋杜鵑等保證四季色彩變化;色葉植物具有恒久穩(wěn)定的色彩效果,選擇花葉高山榕、黃金榕Ficus microcarpa‘Golden Leaves’、彩霞變?nèi)~木Codiaeum variegatum‘Indian Blanket’、金 葉 假連翹、亮葉朱蕉、銀邊山菅、花葉艷山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等打造一年穩(wěn)定的色彩景觀(表2)。依照植物的色彩變化特性選擇合適種類進行搭配,通過植物的花色、葉色變化形成節(jié)奏韻律感,營造可持續(xù)性色彩景觀[4]。
1.3.3 營造不同空間氛圍效果
對于色彩搭配,能令人愉悅、恰到好處地處理色彩變化與統(tǒng)一,被普遍認為是形成調(diào)和配色的要點。色彩對空間氛圍的營造不僅與色彩三要素、色彩面積相關(guān),更與審美心理與使用目的相關(guān)[5~6]。香山灣展示中心通過科學(xué)的植物色彩搭配,主要考究主導(dǎo)色彩、色彩集中度、面積大小等因素,營造出多個不同氛圍的空間。前場空間以紅色為主導(dǎo)色,集中大面積種植紅色開花樹種如紅雞蛋花、西洋杜鵑等,營造了熱烈迎賓的氛圍;中場空間以綠色為主導(dǎo)色,選用小葉欖仁、米仔蘭等,營造了自然、舒適的氛圍;后場空間以黃色、紫紅色為主導(dǎo)色,選用鳳凰木、花葉高山榕、紫紅簕杜鵑等,以分散式小面積的色彩分布方式,打造溫馨的濱海風情(圖5~7)。
表2 可持續(xù)色彩變化的植物種類數(shù)量(單位:種)
土壤鹽漬化、臺風等環(huán)境因素給海濱綠化和防護林帶來挑戰(zhàn)。利用鄉(xiāng)土樹種,構(gòu)建適地適樹的地帶性景觀,能夠打造成本低、適應(yīng)性強、觀賞性好的植被景觀[7]。筆者認為,對濱海項目來說,首先需保證植物存活率,還得結(jié)合需塑造的景觀風情、觀賞效果持久性及成本,運用合理的評價和篩選標準,優(yōu)選出景觀效果最佳和生態(tài)價值兼得的植物。
香山灣地處華南地區(qū),植物種類豐富,在種類的選擇上必須優(yōu)先考慮成活率。香山灣展示中心的前場及中場空間因有建筑阻擋海風,且離海灘較遠,對植物抗風能力、耐鹽堿度的要求稍低;而后場空間緊鄰海灘,需考慮臺風、鹽漬化土壤等因素,對植物的抗風及耐鹽堿度要求更高,因此對后場空間的植物要求更高(表3)。
在確定需選用耐鹽堿植物為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如何在眾多耐鹽堿植物中選擇適合的種類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骨架喬木是營造空間及塑造風情的最重要因素。棕櫚類植物飄逸、自然,具有濃郁的熱帶風情,是塑造濱海風情最適合的樹種之一。在具體選擇時根據(jù)場所空間氛圍選用適合的樹種,如前場空間選擇挺拔粗獷的銀海棗,后場空間選擇柔美飄逸的狐尾椰。此外,考慮到遮蔭功能及營造熱烈的氛圍,選擇開花及色葉喬木如鳳凰木、花葉高山榕、紅雞蛋花、黃槿等,與棕櫚類喬木一起塑造濃烈的濱海風情。
地被作為游客觀賞及感知的最重要植物層次,在喬木確定的基礎(chǔ)上,以色葉及開花類灌木為主。通過多年生開花植物替換以往設(shè)計中的時花,既保證展示時期效果,又能降低后期時花更換、養(yǎng)護的成本。選擇多年生植物如簕杜鵑、朱槿、金葉假連翹等,其開花性狀、種類繁育都較為穩(wěn)定,養(yǎng)護上無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只需較為粗放的管理即可有效實施。同時植物種類具有多樣性,對于不同項目在花期、花色、形態(tài)等需求方面具有較大的選擇余地,可有效降低養(yǎng)護管理成本[8]。適合濱海生長植物的運用,提高了該項目植物的成活率,減少了后期因苗木更換所導(dǎo)致的材料采購、拔苗、運輸、清理、損耗等費用。
總而言之,漳浦香山灣在色彩營造和濱海植物的篩選方面獨具特色,塑造了熱烈的濱海風情。在色彩營造方面,主要考究色彩的分布、構(gòu)成及搭配手法,構(gòu)建了植物色彩搭配及可持續(xù)性應(yīng)用體系。在濱海植物篩選方面,主要考究植物的耐鹽堿度、喬木選擇對風情營造的影響及地被選擇原則。本文對上述內(nèi)容進行分析及梳理,希望與同行交流探討,為往后同類型的項目提供一定的參考。
表3 選用耐鹽堿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