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珍貴,臧蕾蕾,程玉生
(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弋磯山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安徽 蕪湖 241001)
胸腔積液是肺癌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種酸性糖蛋白,在多種腫瘤中水平顯著增高,如腸道腫瘤、乳腺癌及肺癌中,CEA可作為相對特異性腫瘤標志物。胸腔積液中CEA水平較血清CEA水平對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被認為是診斷惡性胸腔積液重要的生物標志物[2-3]。胸腔積液中找到腫瘤細胞是確診惡性積液的重要條件之一,然而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胸腔積液細胞學陰性的患者其胸腔積液CEA水平多顯著增高[4]。此外血清CEA水平可作為判斷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5-6]。本研究探索胸腔積液CEA水平與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預后的相關(guān)性。
1.1 研究對象 連續(xù)性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弋磯山醫(yī)院呼吸科確診為肺癌伴胸腔積液患者。
1.2 研究方法 納入標準:胸腔積液性質(zhì)為滲出液;同時接受胸腔積液及血清CEA檢測;胸腔積液送病理找腫瘤細胞至少送檢3次。惡性胸腔積液診斷標準:胸水細胞沉淀中找到惡性腫瘤細胞,或在胸膜活檢組織中觀察到惡性腫瘤細胞。對于多次胸腔積液脫落細胞陰性或胸膜活檢陰性的胸腔積液,則需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胸腔積液性質(zhì)、胸膜活檢、胸腔積液病理及胸腔鏡等檢查結(jié)果來綜合判斷[7]。排除標準:胸腔積液為漏出液,且胸腔積液病理及胸膜活檢均為陰性;首次住院期間死亡患者。所有入選的肺癌伴胸腔積液患者,收集初次就診時的基線胸腔積液和血清CEA水平,患者的性別、年齡、組織病理類型、初次收集胸腔積液至患者死亡的總生存時間(overall survival,OS)。CEA檢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正常參考值為<5 μg/L。
2.1 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臨床特征 本研究共納入55例確診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其中腺癌41例,鱗癌10例,小細胞癌4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65.06±9.96)歲。胸腔積液脫落細胞陽性病例數(shù)占61.8%(34/55)。胸腔積液CEA、血清CEA及兩者比值中位數(shù)分別為45.65(19.71~829.67)μg/L、6.19(2.23~34.51)μg/L和4.08(1.42~20.75),入選患者OS中位數(shù)為18(3~22)個月。
2.2 胸腔積液脫落細胞與CEA水平、OS之間的關(guān)系 胸腔積液細胞學陽性的患者34例,陰性21例。細胞學陽性患者胸腔積液CEA水平較陰性患者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患者較男性患者胸腔積液細胞學陽性率高(P<0.05)。細胞學陽性患者與陰性患者年齡、血清CEA水平、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及OS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胸腔積液脫落細胞與CEA水平、OS之間的關(guān)系
2.3 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積液CEA水平、血清CEA水平、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秩相關(guān)分析 在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中,胸腔積液CEA及血清CEA水平與患者OS呈正相關(guā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相關(guān)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積液CEA水平、血清CEA水平、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秩相關(guān)分析
2.4 肺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積液CEA水平、血清CEA水平、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秩相關(guān)分析 在肺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中,胸腔積液CEA與患者OS呈正相關(guā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血清CEA及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相關(guān)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肺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積液CEA水平、血清CEA水平、胸腔積液與血清CEA比值與OS秩相關(guān)分析
肺癌是癌癥相關(guān)死亡的首要病因,大部分肺癌患者確診已處于疾病晚期,5年生存率約18%[8-9]。伴有胸腔積液的肺癌患者較無胸腔積液的肺癌患者預后差[10]。本研究中,肺癌伴胸腔積液病理類型以腺癌多見,其次為鱗癌,平均年齡(65.06±9.96)歲,男性出現(xiàn)惡性胸腔積液比例高于女性,胸腔積液細胞學陽性率為61.8%。Asciak等報道惡性胸腔積液中細胞學陽性率約60%[11]。Saha等報道通過胸腔積液細胞學檢測方法可診斷近85%的病例,病理類型以腺癌多見[12]。
CEA是最常見的腫瘤標志物之一,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在腫瘤患者中血清水平常升高,此外CEA異常增高常提示腫瘤發(fā)生可能性大[13]。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CEA和胸腔積液中CEA水平對診斷惡性胸腔積液具有重要輔助作用,且胸腔積液CEA水平對診斷惡性胸腔積液價值要高于血清CEA水平[2-3]。CEA聯(lián)合其他腫瘤標志物,如CA153、CA199可提高診斷惡性胸腔積液的特異度,但靈敏度則較低[14]。惡性胸腔積液確診依賴于胸腔積液細胞學陽性或胸膜活檢病理學陽性,且大部分胸腔積液性質(zhì)為滲出液[15]。Tamura等以胸腔積液CEA 水平5 μg/L為截點發(fā)現(xiàn)68%的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出現(xiàn)胸腔積液CEA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3例惡性胸腔積液細胞學陰性的肺癌患者中有9例胸腔積液CEA水平增高[4]。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CEA診斷肺腺癌相關(guān)惡性胸腔積液靈敏度為75%,特異度高達96%[1]。因此CEA對診斷惡性胸腔積液的靈敏度及特異度較高。本研究發(fā)現(xiàn)胸腔積液脫落細胞學陽性組較陰性組的胸腔積液CEA水平增高,提示胸腔積液CEA水平升高越高,胸腔積液中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概率越大。
CEA水平被認為與肺癌患者預后有關(guān)。Cedrés等研究發(fā)現(xiàn)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確診時血清中CEA基礎(chǔ)水平越高,患者的預后越差,與血清CEA水平正常組比較,CEA水平增高組OS降低,同時CEA水平與疾病分期密切相關(guān)[6]。對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shù)前血清CEA升高患者5年生存率為76.3%,低于CEA正常的肺癌患者(88.3%)[16]。術(shù)前胸腔積液中CEA水平對肺癌術(shù)后患者預后預測價值要高于血清CEA[17]。然而,對于CEA在預測肺癌患者預后方面的價值仍有爭論。Tsoukalas等研究發(fā)現(xiàn)CEA似乎并不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18]。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高血清CEA 伴低血清CYFR21-1具有更長的OS,且與臨床分期無關(guān)[19]。韓寶惠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中國人群中,血清CEA基線水平高及治療后顯著降低的患者OS顯著延長[20]。另有一項針對中國肺癌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后CEA水平降低25%,預測化療反應良好,且OS顯著延長[21]。Jung等報道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越高,對靶向藥物治療效果越好,且總生存期顯著延長[5]。Bielsa等報道胸腔積液中CA125和CYFRA21水平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有關(guān),而胸腔積液中CEA水平與患者預后并不相關(guān)[22]。本研究中所有接受治療的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的中位生存時間18個月,胸腔積液CEA及血清CEA水平與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預后密切相關(guān),CEA水平越高,患者預后越好,考慮可能與CEA基線水平高及預測治療反應良好有關(guān)。
胸腔積液CEA水平在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中增高,與患者生存預后相關(guān)。其可能是預測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預后的生物標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