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燕 謝芳 李靜靜 王亮剛 王向瑩
摘?要:寧夏理工學院90%的貧困大學生使用網絡主要查找資料及學習、瀏覽新聞資訊、交友聊天、網上購物、支付、轉賬等,10%的學生會利用網絡收發(fā)郵件等,且他們上網通常關注的信息類型是娛樂、時政、社會、生活、體育、校園、就業(yè)、考試的方面的信息。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網絡實現交流?網絡信息行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7.72億,超過全球的平均水平;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7.53億,占總數的97.5%,使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分別有53%和35.8%。大學生作為學生網民隊伍中重要的一支隊伍,對互聯網的使用不僅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反映著社會的發(fā)展。
一、大學生使用網絡的目的與用途
美國的學者Ireneus Luambano等人調查發(fā)現使用網絡進行學術研究的大學生不多。Milam Aiken研究發(fā)現學生通過校園信息系統(tǒng)平臺,進行電子郵件的收發(fā)、電影和音樂的下載、網絡學習、在線教學管理平臺的應用等。
二、寧夏理工學院貧困大學生網絡使用現狀調查分析
貧困大學生處于弱勢地位,貧困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影響他們關注互聯網的角度。為此,筆者針對寧夏理工學院貧困大學生發(fā)起調查問卷,了解寧夏理工學院貧困大學生網絡使用現狀。調查問卷共發(fā)出300份,收回240份,涉及安全工程、英語、計算機、工程造價、會計專業(yè)、汽車檢測與維修、市場營銷、數字媒體技術、機械工程、應用化學、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男生139人,女生101人。
(一)貧困大學生使用網絡的設備和時間分析
據調查,寧夏理工學院貧困大學生中56%的學生經常上網,每天上網達5小時以上的學生占7%,每天上網3~5小時的學生占26%,每天上網1~3小時的學生占41%,23%的學生每天上網1小時以內。據統(tǒng)計,90%的學生使用手機作為上網工具,只有10%的學生使用電腦。
(二)貧困大學生使用網絡的目的及關注網絡信息的類型分析
據調查,寧夏理工學院貧困大學生使用網絡主要利用網絡的免費、信息多、實時交互、平等、自由、開放、高效、便捷、資源共享、互動體驗性強的特點;90%的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及學習、瀏覽新聞資訊、交友聊天、網上購物、支付、轉賬等,10%的學生會利用網絡收發(fā)郵件等,且他們上網通常關注的信息類型是娛樂、時政、社會、生活、體育、校園、就業(yè)、考試的方面的信息。據統(tǒng)計,66%的學生經常會主動利用互聯網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8%的學生較少主動利用互聯網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貧困大學生通過網絡實現交流的分析
通過調查發(fā)現,貧困大學生中55%的學生愿意通過互聯網發(fā)表自己的觀點,22%的學生不愿意通過互聯網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通過使用QQ、微信等通信軟件后,49%的學生認為促進了現實交流,使面談更加活躍,25%的學生認為阻礙現實交流,面談顯尷尬,26%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三、大學生網絡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研究表明,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大學生存在以下主要問題。1.大多數學生在使用網絡過程中重視自我表達、網絡溝通、休閑、娛樂等,這些使網絡的多方面信息傳播功能還未得到充分發(fā)揮;2.大多數學生因缺乏自控能力而過度使用網絡,造成對身體的傷害;3.疏于對網絡新技術的認知和運用;4.大學生在使用網絡中缺乏誠信,網絡倫理的現狀令人憂慮等問題。
根據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提高大學生網絡利用能力的對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通過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元素加強對大學生思想的引導,提高校園網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將網絡教育的手段(如慕課、雨課堂、嘉課堂等)正確使用到教學體系和方法中,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媒介使用能力; 3.通過大學生道德自律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加強大學生自律教育; 4.通過國家立法、制度、規(guī)定等約束網絡行為。
四、結語
通過調查分析,貧困大學生在使用網絡過程之中確實還存在問題。因此,作為學生管理者及高校輔導員應該肩負起自身應有的職責,加強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做好大學生學業(yè)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能力,加強對大學生網絡信息行為的教育、監(jiān)督與管理。
參考文獻
[1]第41次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http://www.sohu.com/a/220117000_465976,2018.
[2]余會芹.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及其防范策略研究——以西安市高校學生為例[D].長安大學,2010.
[3]孫琳琳.大學生網絡利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1(11):100—102.
[4]尹立新,殷永橋,韓培花.大學生網絡使用問題及德育教育對策[J].職業(yè)時空,200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