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019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出版,各個學校逐漸放棄使用2007老版教材教學。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對比2007與2019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研究尚少,所以本文以必修一第四單元為例對比新舊教材的異同,希望以此幫助各校教師盡快認識新教材。本文發(fā)現(xiàn),新教材更加突出聽說方面的訓練,而弱化了詞匯詞組的練習。此外新教材在活動銜接和話題一致性上表現(xiàn)的比舊版教材更加出色。本文通過對比研究,希望對高中教師更好地過渡到新教材有一定價值。
關鍵詞:人教版教材;高中英語;新舊教材對比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10-0110-02
0引言
2003年,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有效推動了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促進了教育觀念的更新,推進了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基本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為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面對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對提高全體國民素質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新要求,面對經濟、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還有一些不相適應之處。
2013年,教育部啟動了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這次修訂深入總結21世紀以來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寶貴經驗,充分借鑒國際課程改革的優(yōu)秀成果,并成功制定出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2017版)》)。
隨著《課標(2017版)》的推行,學校、教師和學生對根據(jù)《課標(2017版)》理念修訂的教材需求越來越強烈。2019年,為響應新課標的出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版的高中英語教材。因此,有必要對新舊兩版教材在編排結構和內容上進行對比研究,以幫助教師盡快認識新教材。
1研究問題
由于2007版舊教材已經使用了10余年,教師對舊教材的認識、使用已經逐漸深入、成熟,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對兩版教材進行對比,既對舊教材的經典板塊和內容懷有不舍,又對新教材的變化和改進感到新奇。所以,對新舊兩版教材的對比對教師更快適應新教材有一定幫助。本文將研究兩個問題:(1)2007版與2019版教材在主題板塊方面有何不同?(2)2007版與2019版教材在單元內容方面有何不同?
2研究對象及內容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編寫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英語》(以下簡稱舊教材),和根據(jù)《課標(2017版)》編寫的《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新教材)。為方便對比,筆者分別選取了兩版教材的必修一第四單元Earthquakes(舊教材)和NATURAL DISASTERS(新教材),因為其單元話題非常相似。
新舊兩版教材內容均以話題為主線,知識與技能交叉組合,以板塊形式設計活動。新教材在保持教材體系和整體結構不變的前提下,調整了教材板塊、精選了學習內容豐富了學習資源、改進了版面設計。下文將就新教材投入使用以來教師較關注的幾個方面,對新舊教材進行對比分析。
2.1主體板塊結構對比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教材在單元活動之前就再起一頁詳細描述了該單元的教學目標,方便教師更好地設計課程,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這是舊教材所沒有的環(huán)節(jié)。
其次,在教學活動的正文部分新舊教材的結構也有很大不同。舊教材第四單元Earthquakes共分為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六個部分。其中,Learning about Language又分為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和?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Using Language又分為Read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和Reading and
writing。新教材第四單元NATURAL DISASTERS共有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Think-ing,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Listening and Talking, Reading for Writing,Assessing Your Progress,Project,Video Time八個部分,其中Project和Video Time為可選教學內容。
可以看出,相比舊教材,新教材增加了學生自己反思學習效果的板塊,但在實際的教學效果中可能沒有太大作用,因為如今中學階段的教輔書已經能夠較為完善地幫助學生反思和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此外,新教材相比舊教材更加突出了聽說這兩部分,改變了之前以讀寫為主的教學模式。然后,新教材增加了可選模塊,這就使得實際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靈活。雖然舊教材也有可選內容,但只是以單個的教學活動體現(xiàn),而不是像新教材那樣以整個板塊體現(xiàn),所以其教學靈活性有待提高。最后,Video Time這個新板塊的出現(xiàn)也響應了《課標(2017版)》中“重視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豐富英語課程學習資源”這一基本理念。
2.2單元內容對比
首先,新教材中的教學活動相比舊教材有了明顯的增加。即使不把可選教學內容考慮在內,新教材第四單元相比于舊教材仍然多了一頁Assessing Your Progress。
在閱讀方面,新舊教材都有一篇相同的閱讀材料,只是新教材把標題“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改成了“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體現(xiàn)了新教材語法的嚴謹性。兩版教材都設計了讀前的教學活動。舊教材在讀前設計了兩個問題:一是讓學生選擇在地震來臨時最要緊的東西并陳述理由,二是讓學生思考在地震來臨之前會發(fā)生什么,并給了一些圖片來提示學生。而新教材則先讓學生討論地震來臨時會發(fā)生什么以及根據(jù)標題和圖片猜測閱讀內容。顯然,新教材的讀前活動更加貼近文章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此外,新教材的文章中標出的生詞有11個,相比舊版31個有大量減少,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新教材為了響應國家對中學生減負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新時代的學生綜合素質和知識積累相較于10余年前的學生有了比較大的進步,致使相同的文章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而言生詞更少了。而且,新教材在舊教材的文章最后加了一段描述唐山復興的文字,其中透露著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贊揚,使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讀中和讀后的教學活動方面,新教材的7個活動相較于舊教材5個顯得更加豐富,并且要求學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
在語法詞匯方面,新教材相較于舊教材刪掉了詞匯和詞組練習,但語法點都是定語從句連接詞的使用。在語法教學中,新舊教材都設有三個教學活動。前兩個活動上新教材基本上延續(xù)了舊教材的機械性練習,即從之前文章中找出定語從句以及用連接詞填空。但第三個活動與舊教材完全不一樣。舊教材的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分組輪流使用定語從句完善句子,這雖然是小組活動,但并沒有實際的交際意義。而新教材的第三個活動則讓學生根據(jù)圖片輪流設計問題并用定語從句連接詞回答問題,這就體現(xiàn)了一定的交際意義。
在聽說方面,舊教材的口語訓練是讓學生在讀完一封演講邀請函后進行演講,但之后的聽力練習則又聽了一段舊金山大地震幸存者的采訪,與口語練習沒有任何聯(lián)系。相比之下,新教材的聽說活動是圍繞一個話題“為災難做準備”來開展的,這就使得教學活動連接緊密,并且這個話題也教會了學生如何應對災難,貼近了現(xiàn)實生活。
在寫作上,新舊教材都是用以讀代寫的形式展開寫作教學的,但新教材閱讀的篇幅相較于舊教材長了許多。此外,兩版教材都建議學生先提取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細節(jié)再組織自己的寫作,但舊教材的寫作任務與本單元地震的話題聯(lián)系不緊密,只是要求學生寫一件發(fā)生在自己家鄉(xiāng)特殊的事,而新教材的寫作任務則是總結此前關于海嘯的文章,這與該單元自然災害的話題相一致。
最后,舊教材在單元末尾會有一個趣味閱讀的小環(huán)節(jié),但對實際教學并無幫助,所以在新教材中刪除了這部分。而學習提示兩版教材都有,只是舊教材會寫在單元末尾,而新教材則會寫在相應的教學活動附近。
3結語
2019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是在2007版教材基礎上修訂過來的,相較于舊教材,新教材增加了單元目標,體現(xiàn)了《課標(2017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一原則,并更加突出了聽力與口語訓練,在活動的銜接以及和單元話題的一致性上也更加出色,但卻減少了詞匯詞組的訓練。此外,活動設計也更加貼近生活,具有交際意義。
(責編:楊梅)
作者簡介:程其鶴,男,江西撫州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指導老師:徐笑梅(1967—),女,吉林長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