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金山 ,李光業(yè)
電廠鍋爐機組大多采用石灰石法脫硫,需要的石灰石粉細度一般要求比較細,45μm篩90%通過或60μm篩95%通過。石灰石法脫硫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高、占地面積大、系統(tǒng)操作復雜、堵塞腐蝕現(xiàn)象較為嚴重,副產物——石灰石、廢水處理比較困難[1]。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脫硫工藝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脫硫技術,其通過向爐內添加石灰石等脫硫劑,在鍋爐燃燒的同時實現(xiàn)脫硫。循環(huán)流化床(CFB)鍋爐脫硫的主要原理是,將CaCO3噴入高溫爐膛,CaCO3在高溫爐膛分解產生CaO,CaO與煙氣中的SO2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aSO4,達到鍋爐脫硫的目的[2]。
現(xiàn)有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普遍采用爐內噴鈣脫硫工藝,該工藝設計有石灰石粉制備、輸送、給料、計量等系統(tǒng)。石灰石粉制備系統(tǒng)作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重要的輔助系統(tǒng),具有工藝系統(tǒng)簡單、工程造價低、運行電耗低等優(yōu)點[1-2]。
LM型立式輥磨集細碎、烘干、磨粉、選粉為一體,可翻輥檢修,輥磨套也可以翻面使用,不僅提升了易用性,而且有效控制了成本[3],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石灰石粉制備系統(tǒng)得到了廣泛應用。
LM立式輥磨主要由驅動裝置、研磨機構、分級裝置、機體、限位器、加壓系統(tǒng)(包括液壓站、油缸和蓄能器等)、稀油潤滑系統(tǒng)等組成(見圖1)。
LM型立式輥磨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磨盤在傳動裝置帶動下旋轉,磨輥在磨盤的摩擦作用下圍繞磨輥軸自轉。物料從輥磨進料口落入磨盤中央,由于磨盤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而向磨盤邊緣移動,在磨盤和磨輥之間形成碾磨料層,被碾壓粉碎。粉磨后的物料繼續(xù)向盤邊運動,直至溢出盤外。磨盤周邊設有噴口環(huán),其中大顆粒最先降落到磨盤上,較小的顆粒在上升氣流的作用下被帶入選粉裝置進行粗細分級;粗粉重新返回到磨盤再粉磨,符合細度要求的細粉,作為成品被氣流帶向機殼上部出口,進入收塵器被收集?;烊胛锪系蔫F塊等雜物隨物料運動到磨盤邊緣時,由于自身重量大而不能被風吹起,落至磨機下腔被安裝在磨盤底部的刮料板刮入排渣口,排出機外。
立式輥磨LM170K主機及配套設備性能參數(shù)見表1。
表1 立式輥磨LM170K主機及配套設備性能參數(shù)表
圖1 LM型立式輥磨結構
圖2 LM型立式輥磨工作原理示意圖
石灰石粉磨工藝系統(tǒng)流程如圖3所示。
石灰石由鏟車送入儲料倉,經過棒條閥、定量給料機及除鐵器除鐵后,經斗式提升機提升到鎖風喂料閥,然后被均勻、穩(wěn)定地送入輥磨內。石灰石在磨機內被粉磨,經動態(tài)選粉機分級后,合格的符合粒度要求的石灰石粉,由風機產生的風力輸送到收粉器收集為成品;不合格的大顆粒重新落回磨盤上被粉磨。
該工藝系統(tǒng)配備的動態(tài)選粉機采用變頻控制,通過調節(jié)選粉機轉速,可以控制成品的細度分布。該系統(tǒng)為負壓運行,結構緊湊,噪聲低,粉塵排放少,生產效率高。
對于CFB鍋爐,石灰石粒度對脫硫效率的影響較大。石灰石粒度較大,爐內脫硫效率較低;石灰石粒度較小容易被風力抽走,無法再返回爐膛進行脫硫反應[5]。因此,流化床內石灰石的最佳粒徑并不是一個固定值,它與流化床內的流化速度、料層壓差、循環(huán)倍率、分離器特性等工況參數(shù)密切相關。從國外資料看,幾家大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制造商提供的最佳顆粒直徑各不相同,法國通用電氣阿爾斯通工業(yè)公司(GASI)認為D50應是120~150μm,美國福斯特惠勒(Foster Wheeler)公司認為D50應是300μm,美國ABB-CE公司認為D50應是500μm。
大連某公司給定的設計原則如下:中位徑D50為0.35mm±0.1mm,粒徑d≤0.1mm的石灰石粉<20%,粒徑d≥1mm的石灰石粉<5%,最大粒徑dmax≯1.5mm。
表2是根據(jù)CFB鍋爐要求,立式輥磨初步調試生產時的石灰石粉的檢驗分析報告。粒度分析表明,初步調試結果不理想,粒徑d<0.1mm的石灰石粉>20%,說明細粉偏多,且有部分大顆粒,選粉切點也不好。
根據(jù)初期調試運行的情況,結合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磨機結構進行了優(yōu)化,并重新調整了運行參數(shù)。
圖3 石灰石粉磨工藝系統(tǒng)流程
表2 初步調試生產時石灰石粉檢驗分析報告
表3 改進后的石灰石粉檢驗分析報告
為使輥磨更好地磨制石灰石粗粉,針對較寬的粒度分布,對磨機進行了關鍵技術優(yōu)化改進。
(1)重新設計輥套和襯板的曲面,獲得特殊的研磨曲線,更有利于形成粗粉。
(2)選擇合理的磨盤轉速,使磨機更容易出粗粉,同時兼顧磨機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等因素。
(3)在磨腔內設置一個特殊的擾流罩裝置,干涉和修正磨機內的筒體風速,使粗粉能夠獲得足夠的提升力,利于粗粉的空氣動力輸送。
(4)配置特殊的選粉機葉輪,調整葉輪轉速、通風面積、葉片間隔和葉片角度等參數(shù),使選粉機更適合粗粉類型的分級。
通過以上改進后,對輥磨調試生產后取樣,石灰石粉粒度分析如表3。從表3的運行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D50≈0.3mm,產品的合格率(0.1~1.4mm)達73.17%,較表2有明顯的改善,粗粉含量提高,粒徑d≤0.1mm和d≥1mm的石灰石粉含量明顯下降。粒度分布如圖4所示。
實際運行情況表明,立式輥磨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脫硫制粉中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輥磨也可以加工符合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脫硫特性及對石灰石粒級分布要求的粗粉。立式輥磨產量高、能耗低、揚塵少、噪聲小,一套易損件可加工50萬噸石灰石,能很好地滿足各類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脫硫的需要。
圖4 石灰石粉粒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