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7)
公路是保障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功能[1]。全國和全省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為適應新時期的新形勢與新要求,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和公眾出行需求,必須加快推進公路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可以有效改善公路行車安全條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現代公路建設人性化的體現[2]。通過全面排查治理現有公路的安全隱患,嚴格規(guī)范公路安全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公路安全綜合治理,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能夠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
G204起于海安鹽城交界,向南終于通沙汽渡,全長約101.7公里,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一般路段路基寬度為26m,雙向四車道。為減少交通安全事故,在該路段的交通安全設計中引入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理念,期望通過安全設施的建設來全面提升道路的安全運營狀況。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堅持“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貫徹“暢通主導、安全至上、創(chuàng)新引領、以人為本”的方針,針對整治路段中影響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整治,以避免只側重被動防護而盲目設防或過度設防,而造成對環(huán)境及景觀的破壞[3]。
根據工程的總體設計原則,通過對項目建設條件的研究理解,并借鑒國內外交通工程項目和安防工程項目設計經驗及研究成果開展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計[4]。針對項目特點,對總體方案和設計思路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結合、項目特點提高我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生命防護工程設計水平。
為更好地完成G204 的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計,對2012~2016年G204交通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G204南通段全線歷年交通量統(tǒng)計
由表1的統(tǒng)計結果可知,G204 交通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客車交通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11.1%,貨車交通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年均增長率為-5.3%。南通境內高速公路承擔的客、貨車交通量呈較大的增長趨勢,其年均增長在8%左右,流量處于快速增長期;普通干線公路中,其它一級公路對出行路徑產生較大影響,其分擔的比重越來越高??傮w來說,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204國道承擔的交通量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結合下文不同路段的觀測流量可知,九華鎮(zhèn)、平五線交叉口段的流量仍將維持在較大流量水平。
G204為南通西部主要南北向通道,跨海安、如皋、通州三個縣(區(qū)),大部分路段位于郊區(qū),周邊的路域環(huán)境較好;但在海安的胡集街段和通州的九華鎮(zhèn)段穿集鎮(zhèn)而過,且沿線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各種企業(yè)、花木市場、生態(tài)園區(qū)及居民集中住宅等相繼設置在道路沿線,人流量及車流量大,機動車隨意占用硬路肩現象突出,機非混行及逆向行駛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存在安全需求。
通過深層次挖掘交通事故的成因,為從管理體制機制、基礎設施、交通管理、客貨運輸組織、應急保障等方面制定交通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技術標準等提供數據支撐。為此,對204國道全線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時間、事故類型、事故地點等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總體來看,事故集中在早上6時至9時、下午集中在17時至19時,也就是上班和下班高峰期;秋冬季節(jié)交通事故略多于春夏季節(jié),但不是非常明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最多,點比達62.75%;在主線機動車與橫向非機動車之間的交通沖突;交通事故多發(fā)生于晴天。區(qū)域內的交通安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統(tǒng)計數據分析來看,如皋段事故數量比其他兩個區(qū)域多。平交口交通事故是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地點,事故原因表現在主線交通與橫向交通之間的沖突。
G204 南通段,在K770+150、K772+000,和K830+000位置有三處下穿,分別下穿S28啟揚高速,G328和G40滬陜高速。下穿高等級公路時,需對車輛定位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在車輛通過途中,光線、壓迫感導致司機對高速行駛的車輛失控或撞上設置于中分帶或外側位置的橋墩,發(fā)生不必要的事故。結合道路實際情況,在距橋梁兩側100m范圍內將路面車行道分界線設置為實線,在橋墩上設置黃黑立面標識,如圖1所示。
圖1 下穿路段交通安全設施布置
經調查部分路側臨河段缺少防護或護欄設置長度不夠,根據《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指南》“陡崖、深溝、填方邊坡高度或路肩擋墻高度h≥4的或距路肩邊緣不足3m有湖泊、溝渠、高速公路、鐵路等路側險要的路段,需設置路側防護”,防止車輛沖入發(fā)生二次事故[5]。為此,在安全設計中考慮在路側高路堤路段增設波形梁護欄進行防護。
小型平面交叉通視三角區(qū)內綠化樹木遮擋行駛車輛的視距,使駕駛員觀察不到橫穿道路的行人等,容易引發(fā)主線與被交道路車輛之間或車輛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其后果相當嚴重。因此,按照規(guī)范要求移植平面交叉通視三角區(qū)范圍內的樹木,修剪樹木,保證行車視距。
G204與S334在K789+400處十字相交(如圖2),該交叉口為A類交叉口,設有完善的交通標志、標線,車輛行駛受信號燈控制。但該交叉口交通量較大,S334由東往西方向僅有一條直行車道,直行車道數不平衡,不僅擁堵情況頻發(fā),無法滿足東西方向直行需求,也容易造成事故。
G204與華山路在K820+150處相交,華山路位于九華鎮(zhèn)區(qū)段,中分帶采用混凝土護欄硬質隔離,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車道采用一柱雙掛波形梁護欄隔離,機動車道現狀為左轉車道+直右車道,被交道育賢路為九華鎮(zhèn)區(qū)主干路,交叉口采用信號燈控制。G204交通量大,貨車比例高,與華山路交叉口路段主線直行和右轉公用車道,降低了交叉口通行能力。主線中分帶混凝土護欄過于靠前,導致掉頭及左轉彎半徑偏小,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而且被交道未漆畫標線,車輛無序行駛。
圖2 G204與S334交叉口現狀
圖3 G204在K827+100處的異形交叉口
結合G204與S334交叉口實際情況和交通安全設計要求,將壓縮東側中分帶,壓縮出一個車道,保證2個直行,1個左轉,并設單柱雙面護欄進行物理隔離。根據交叉口的數據條件,交叉口不宜設置實體島,用標線對交叉口的空間重新優(yōu)化進行有效分割。將東南角標線島后移,緩解直行曲線化的問題。設置非機動車道,強化非機動車路權。
針對G204與華山路交叉口的實際情況,通過壓縮中分帶及非機動車道的方式新增一個機動車道,改造后的車道劃分;一個直右車道+一個直行車道+一個左轉車道,并設非機動車車道,保障非機動車路權。
G204九華鎮(zhèn)區(qū)~通州界集鎮(zhèn)段全長2.748km,集鎮(zhèn)段道路斷面與一般路段斷面一致,雙向四車道,限速70km/h,在車行道邊緣處,采取單柱雙面護欄進行機非隔離措施。建筑物離公路較近,約5~10m,路側名民居和商鋪與路面非機動車直接連接。根據近3年G204線交通事故數據調查情況表樁號數據進行分析,在820km+140m~820km+980m之間840米的區(qū)間內發(fā)生了9起交通事故,此路段為事故黑點集中段。經分析,發(fā)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四點:集鎮(zhèn)段店鋪、民宅距離公路較近,多數直接與道路搭接,造成橫向干擾較大;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隨意停車,導致非機動車和行人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侵入機動車道;車輛在路側、非機動車道和中分帶標線內??壳闆r嚴重,導致非機動車會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造成對機動車道的干擾;中分帶及側分帶開口過多,嚴重干擾主線機動車。因此,提出封閉部分中分帶開口及側分帶、在側分帶護欄端頭設警示樁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加大對集鎮(zhèn)段車輛隨意停車行為、路側堆物和店外現象的管理,增加“禁止停車”標志。
G204在K827+100處為異形交叉口(如圖3),交通流交織嚴重,主線限速為100km/h。與主線交叉及匯流被交道較多,中分帶設置開口2處,非機動車及行人不按信號燈情況時,駕駛員制動時間不足。針對此問題,提出在G204方向通過回填中分帶及縮減車行道的方式開辟一個左轉彎專用車道,徐河橋西橋頭約91m中分帶,東橋頭72m中分帶,結構層與現狀路面保持一致。
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計應把使用者安全出行需求作為公路發(fā)展之本,以控制公路使用者交通安全風險和履行公路行業(yè)公路安全保障責任為核心,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和控制事故嚴重程度為重點。G204南通段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計施工已完成,示范路建設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達到預期目標。高風險路段的處治措施適合本地交通實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適用性,有一定的技術推廣價值,為江蘇省國省干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