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劉瑜:我想,應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讓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讓父母的虛空有所寄托,讓父母體驗到生命層層開放的神秘與欣喜。最重要的是,讓父母體驗到盡情地愛——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嗎?能夠放下所有戒備去信馬由韁地愛,那簡直是最大的自由。作為母親,我感謝你給我這種自由。
白落梅:須知道,風景年年依舊,而流光一去不會回頭。無論是歸入滄海,還是歸于山林,簡單地做自己,就好。
饒雪漫: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兩件事:一件是放棄,而另一件是原諒。
林語堂: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zhí)著。去吹吹風吧,能清醒的話,感冒也沒關系。
梭羅:仿佛天意,初夏時咬開一個草莓,就真的像吃下一顆紅彤彤的心,勇氣豪情頓時油然而生,一年余下漫長的日子里就能面對一切,擔當一切。
毛姆:一個人如果想體會到生活中的浪漫情調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演員;而要想跳出自身之外,則必須能夠對自己的行動抱著一種既超然物外又沉浸于其中的興趣。
《蘇菲的世界》: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問候,并結伴同游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后我們就失去了對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
徐崢:我從那個時候開始懂得,我必須接受全部的自己,才能真正面對我的問題。
泰戈爾: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它欺騙我們。
蔡瀾:我們一有機會,便盡量去笑吧。我們一遇到喜歡的人,便盡量和他們接近吧。遠走幾步路,去吃一間比較有水準的餐廳,別對自己不起。種花、養(yǎng)鳥、逛書局、去樂器店等等,都是讓我們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的學校。
池莉:我希望我的女兒,首先能夠從真實不虛的生活中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間最大的物事,懂得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其實就包括在敬重生命之中,它其實與享受生命并行不悖。如果她慢慢懂得衣食是一種大事,勤儉是一種美德,心靜是一種大氣,寬容是一種真愛,那么天下還有什么功課她拿不到A呢?
嚴歌苓:一個人怎樣對待動物,多少體現(xiàn)了他(她)是怎樣一個人。一個社會怎樣對待動物,體現(xiàn)了這是個怎樣的社會。
伏爾泰:所謂信心,就是在于沒理由相信的時候仍然堅信。
尼采:在我的心中有一個湖,一個幽靜而自足的湖,然而我的愛之流水卻牽引它奔向大海。
赫爾曼·黑塞:如若人能毫無希求,質樸而天真無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雋美!月亮和星辰美,小溪與河岸美,森林、巖石、山羊和金龜子,花朵和蝴蝶都很美!
大仲馬:憂郁是因為自己無能,煩惱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滿足,暴躁是一種虛怯的表現(xiàn)。
喬伊斯:天空和太陽一直都在,只有云來了又去。別再執(zhí)著于自己,看看你周圍的世界。
楊絳: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能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海明威:確認某些人是否可以信任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信任他們。
劉墉:中國有句俗話:“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藝術也是如此,柔比剛、隱比顯、含蓄比暴露更耐人尋味。所以禪學中有禪語,繪畫講究空靈,詩文講求蘊藉。西方人也說:“藝術的最大秘訣,就是隱藏藝術。”
錢穆:從前人說:“詩窮而后工。”窮便是窮在這個人,他不真是前面沒有路,而是他前面有路不肯走,硬要走那窮的路,這條路看似崎嶇,卻實在是大道,如此般的窮,才始有價值。像屈原,前面并非沒有路,但屈原不肯走,寧愿走絕路。故屈原《離騷》,可謂是窮而后工的最高榜樣。
蒙臺梭利:建立在規(guī)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契訶夫:受到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淚水來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憤慨;看見骯臟,我就憎惡。依我看來,說實在的,只有這才叫生活。
畢淑敏:生活中就像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樣,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幸運。對于女人,無端的幸運更像一場陰謀、一個陷阱的開始。
夏目漱石:嘲笑單純和直率的世人是無可救藥的。
比爾·蓋茨:對你最持有意見的人,就是你最需要學習的對象。
杜威:在馬市上看到一匹馬,不同的人看到的內容是不同的。動物學家、骨骼學家和馬販子分別看到的是:它的進化程度、成熟程度和金錢價值。
卡爾維諾:一旦你放棄某種你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就會發(fā)現(xiàn)你還可以放棄其他東西,以后又有許多其他東西可以放棄。
今山事《一杯茶垢》: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普魯斯特:任何一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它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
亦舒:一個人在家看電視并不算寂寞,蒼白地坐在話不投機的人群之中,才真正凄清。
東野圭吾:所謂活著并不是單純的呼吸、心臟跳動,也不是有腦電波,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要能看見自己一路走過來的腳印,并確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記,這才叫活著。
阿城:好文章不必好句子連著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來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費力氣就好得不得了。人生亦如此,無時無刻不聰明會叫人厭煩。
韓寒: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如果沒有大量的積累和感悟,是無法把事情做好的。只有不停地進取,才能夠不丟人。
伍綺詩《無聲告白》:請記住,與你交談的人,更關心他們自己、他們的期望和問題,而不是你和你的問題。
《達·芬奇密碼》:真相有時之所以難以被接受,是因為謊言聽起來美好多了。
王小波: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上一些壞事。好事承擔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就這樣坦坦蕩蕩做個尋常人也不壞。
教育學者尹建莉: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
黃碧云:如果有一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去活得豐盛。
松浦彌太郎:你愈想逃避,孤獨的影子愈是會緊緊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