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將成語“出其不意”誤寫為“出奇不意”的例子相當多。如“人民網(wǎng)·傳媒”《編輯人才如何為新出版賦能》:“編輯要‘進一步拓展延伸,使各方面的信息交織在你這一個中轉(zhuǎn)點上,從而出奇不意地、輕松挖掘出新的選題?!蔽闹谐霈F(xiàn)的“出其不意”卻誤寫為“出奇不意”。
“出其不意”,語出《孫子兵法·始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意思是趁對方?jīng)]有防備時進攻。“其”,指敵方,代詞?!捌妗保厥?、稀罕,形容詞?!捌洹焙汀捌妗?,風馬牛不相及。將“出其不意”誤寫為“出奇不意”,可能是受到詞語“出奇”以及“出奇制勝”的影響。在使用成語“出其不意”時,我們千萬不要出“奇”。
《北京青年報》中有一文《給學生減負不能畏葸不前》:“校內(nèi)減負好不容易做出了一點成績,結(jié)果被校外培訓機構(gòu)鉆了空子,而學生負擔既是‘變本加厲也是‘變本加利,學生和家長付出了大量時間成本和經(jīng)濟成本?!边@里的“變本加利”是成語“變本加厲”的誤寫。
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焙髞頋饪s為“踵事增華”和“變本加厲”兩條成語?!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對成語“變本加厲”這樣解釋:“情況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含貶義)“本”,本來的,原來的。“加”,更加?!皡枴?,猛烈、嚴重、厲害。但是,由于“本”還可以表示成本、本錢等義,所以也就常跟它對立意義的相關(guān)詞“利”連在一起用,例如“一本萬利”“將本求利”“本小利微”“連本帶利”等。將“變本加厲”誤寫為“變本加利”,可能就是因為把“本”錯誤地理解為“本錢”吧,把“加”又錯誤地理解為“加減”的“加”,于是這個“l(fā)#”被誤解為“利錢”了。其實“厲”(厲)是個會意字,“廠”是原始民族居住的山洞,“萬”是巨大的毒蝎子,故“厲”字有嚴重、厲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