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
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屬于語言類學科。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閱讀,閱讀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缺乏互動,使得課堂閱讀失去活力。互動指的就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泳哂卸喾N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必備環(huán)節(jié)。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引發(fā)學生更為深入的思考,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和影響,難以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人們常說“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興趣是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才能夠促使學生進行主動閱讀和探究,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藝術的應用要求教師注重對閱讀氛圍的營造,而非單一講述和傳授知識,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閱讀氛圍中進行閱讀和學習,并從閱讀中了解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中《但愿人長久》一課時,我就會提前下載好《水調歌頭》這首歌曲,并在學生閱讀和學習之前,將歌曲進行播放,讓學生在悠揚婉轉的歌曲中進行閱讀,營造出愉悅輕松的閱讀氛圍,促使所有學生都沉浸到閱讀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記憶和理解。隨后我就組織學生學習這首歌曲,并規(guī)定完成時間最短的學生勝出,能夠獲取獎勵。這樣就營造出了互動的氛圍,學生對學唱歌曲表現(xiàn)出極高的興趣和積極性。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在這樣的競爭互動氛圍之下,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夠快速集中,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閱讀中,加強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互動,進而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
課文是學生閱讀的范文。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只能對字面意思進行理解和分析,缺乏鑒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組織和監(jiān)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小學生具有好玩的天性,互動能夠滿足學生對學習和玩耍的雙重需求。如何正確互動,如何讓學生在互動閱讀中進行思考等,成為語文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文本閱讀不應單純停留在閱讀層面,而是要深入理解層面,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情境課堂中開展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脈絡,掌握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爺爺和小樹》一課時,我就會先帶領學生分別閱讀和朗讀一遍課文,在朗讀時做到聲情并茂,創(chuàng)設出情感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這篇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我就讓學生在閱讀后總結課文的內在含義,之后我再將課外閱讀繪本引入到課堂閱讀中。這樣既能夠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的文本,了解更多的知識,還能夠通過繪本閱讀加劇學生的情感碰撞,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繪本所表達的主題與課文一致,都是“愛”。雖然不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但是涉及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學生閱讀課文和課外材料,能夠加深對親情的理解,將本節(jié)閱讀課的意義升華。學生在互動閱讀的過程中,還會思考自己在生活當中所經(jīng)歷的溫暖小事,從而加深對父愛、母愛以及親情的理解,體驗不一樣的情感,從而學會感恩。
質疑、設問是構建高效互動課堂的關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設置疑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進而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產(chǎn)生疑惑,就會激發(fā)出探索知識的欲望,進而積極地投入課堂閱讀中,主動與同學和教師互動。從本質上來說,提問留白屬于互動形式的一種,學生補充問題留白的過程就是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過程,能夠促進互動交流,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中《跳水》一課時,我就會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讓學生對作者和寫作背景有簡單了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生在獨立閱讀時就能夠掌握這篇文本的大致內容和思想,并對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品質進行簡單概括。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語或讀不懂的句子,我就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并嘗試解決。學生在閱讀、思考和討論之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爬上桅桿頂端是相當危險的,這個孩子為什么會去冒險呢?如果這個孩子沒有跳水,父親還會開槍嗎?我先不作回答,而是順著學生思路與他們一起分析問題,并提出問題:“文中的‘四十秒鐘之后……大家已經(jīng)覺得時間太長了這句話有沒有自相矛盾?應當如何理解?”有了這一系列的質疑,我就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最后再組織學生闡述自己的理解,并做出評價。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不應當局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應當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閱讀互動中來,自由地交流和探討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樣,學生能夠了解到他人的觀點,并結合自身的想法,對閱讀知識進行總結和概括,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學生在互動中還能夠鍛煉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開拓思維,拓展知識面,了解更多的知識,并在與他人的溝通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通過學習他人的長處來完善自身,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中《丑小鴨》一課時,我就會在課前對所有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和評估,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分組。隨后布置下節(jié)課需要展示的小組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角色扮演,表演《丑小鴨》的故事情節(jié),并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交流,闡述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懷揣著小組任務進行思考,并在閱讀之后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將最完善的答案總結出來。最后,我再讓每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本組所整理的資料和意見進行闡述。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到他人的思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學生在思維角度和方式等方面的互補,從而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提升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互動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互動藝術,要求教師牢牢把握互動藝術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探索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作者簡介: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中心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