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琴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F(xiàn)在的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任務式的閱讀,并沒有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致學生的閱讀毫無聲韻美,也得不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重視閱讀的教學方法。
1.學生——自主朗讀,品味其中
李伯棠在《小學閱讀教學簡論》中說:“在課堂上要少齊讀?!毙W低年級階段的朗讀應以自主朗讀為主。學生單獨站起來讀,往往不是扭扭捏捏聲音比蚊子還輕,就是多字、少字,錯誤百出。讀書能力稍強的學生也只能勉強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無法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在平時的朗讀訓練中,教師要讓學生能夠使用普通話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段,并且聲音響亮;還要讓每個學生都能讀完課文,讀好課文;最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試讀,練讀,從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2.教師——示范朗讀,以聲傳情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講解,然后找?guī)讉€學生讀一讀,現(xiàn)實卻是“慘兮兮”。其實,只要老師稍微示范一下,孩子們學得可快了。教學課文《春筍》時,有一句話是“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如果教師能富有感情地把這句話讀給孩子們聽一聽,或者播放有感染力的錄音給學生聽一聽,孩子們就能很容易感受到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的心情了。其實,孩子們并不是不會朗讀,而是沒有朗讀模仿的對象。教師的示范朗讀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要朗讀的心情,還能達到以聲傳情,以聲啟智的目標。
3.方法——花樣朗讀,激情引趣
如果朗讀方式單調(diào)、單一,往往會讓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覺得乏味無趣,必須變著法子朗讀,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讀、樂讀、搶讀。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個別讀、小老師領讀、小組讀、配樂讀、分角色讀、接龍讀、比賽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有不同的適用范圍,比如在對話多、故事情節(jié)豐富時,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而在需要渲染氛圍時,可以使用比賽讀,讓學生置身其中。雖然朗讀方式多種多樣,但只有調(diào)動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才能讓學生投入到朗讀中。
低年級課文的插圖都很精美,而且很重視創(chuàng)設課文內(nèi)容展示的情境,具有兒童情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幫助孩子理解內(nèi)容。比如在教學《螞蟻和蟈蟈》中“一群螞蟻在搬運糧食”時,可以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書中的插圖,再告訴老師螞蟻是怎么搬運糧食的?!氨场焙汀袄笔菍W生一定能回答出的,因為課文中寫到了。但仍可以借助插圖,讓學生觀察一下螞蟻是怎樣背、拉的,動作是怎樣的。在回答“背”和“拉”的基礎上再觀察,還有其他搬運糧食的方法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找到“扛”和“推”,再通過看圖理解動作,理解字義。在教到蟈蟈的動作時也可以同樣如此。
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面、多層次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要抓住課文中能夠深剖的點訓練學生的思維。在教學課文《騎牛比賽》時,可以采用以讀代講、以讀促思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從而懂得高超的技術的獲得是長期艱苦努力的結(jié)果,想要學到真本領,就要不怕吃苦。
此外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把抽象的文字轉(zhuǎn)化成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這樣既能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文《南極的主人》中,企鵝“昂首挺胸,眺望遠方”的樣子讓學生來演一演,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體會企鵝的心理,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演一演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活躍課堂氛圍。
閱讀教學要重視讀與說的結(jié)合。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可以讓學生口述《烏鴉喝水》的故事,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如在教學《中國紅》時,課文中的句式都是哪里的什么是紅的,或怎樣的什么是紅的,此時就可以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說一說類似的句子,以此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能力。
同時,在會說的基礎上還可以適當?shù)刈寣W生寫一寫。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學會寫一句話或一段話,并能寫得生動形象,養(yǎng)成讀寫結(jié)合的良好習慣,將為中高年級的習作奠定基礎。
總之,朗讀指導在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它用有聲的語言準確傳達文本的思想情感,并內(nèi)化課本的語言。在朗讀訓練時,教師要目的明確,計劃周密,方法合適,唯此才能使閱讀教學充滿魅力!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胥口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