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燕
【寫作角度二】
書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感受和樂趣。
讀書,猶如一滴水,讓人在干旱的沙漠里得到生命的滋潤;讀書,猶如一把火,讓人在寒冷的冬夜得到久違的溫暖;讀書,猶如一盞燈,讓人在漆黑的夜晚得到一絲光明。
自小,爸爸媽媽便教我讀唐詩、吟宋詞,聽他們講四大名著……漸漸地,我也愛上了讀書。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我將時光沉浸于燈海中,于千本萬冊里,與書中的主人公相會。窗邊月朦朧,屋中燈明滅,我輕輕翻閱一頁頁書,追尋著古人的蹤跡。書中的文字時而柔美綿長,時而鋒芒畢露,時而跌宕起伏,時而激昂吶喊。和著隱約的寒夜肅氣,將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悄無聲息地印在我腦海里,隨著時光的沖洗,愈發(fā)深沉。
讀書是穿越迢迢銀漢的邂逅,在書中攜蘇軾對酒當歌,邀曹操煮酒論英雄,同范仲淹一起心憂天下,陪林黛玉一道葬花落淚,看諸葛亮運籌帷幄……遨游書海,在書中浸潤靈魂,在書中結交摯友。
翻開唐詩宋詞,遇見李易安,用“風住塵香花已盡”,告訴我她對情感的失落;遇見李白,用“欲上青天攬明月”,讓我知曉他心懷豪情壯志;遇見晏小山,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告訴我他生平輾轉的際遇。翻開經典名著,《西游記》里,我認識了勇敢正直的孫悟空;《水滸傳》里,我遇見了仗義敢言的魯智深;《三國演義》中,我結交了勇猛善戰(zhàn)的劉關張。一本本書籍讓我了解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書中的字字句句鐫刻在我心間,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記;點點滴滴淌在我心坎,仿佛是涓涓細流滋潤我的靈魂,讓我從日日月月的積累中成長,汲取著知識和經驗。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只有吸收了這些營養(yǎng)品,我們才會變得聰明。這些營養(yǎng)品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變得更充實……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正是讀書時,而我們恰逢少年!
(湖北宜昌市十九中學)
點評
習作開篇語言優(yōu)美,直入主題,書寫自己的閱讀感受,字里行間透露出小作者是一個酷愛讀書,知識儲備豐富的孩子。
小作者與書是良師益友,不同的書籍給了小作者不同的閱讀感受,也給予他不同的意義。由此表明小作者的觀點:少年的成長離不開閱讀,只有讀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充盈。
【延伸訓練】
請以“那聲音,常在心田”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精準審題,明確“聲音”代指什么,如讀書聲、歌聲、掌聲、批評聲等。同時還要寫出那“聲音”的不同之處,寫出那聲音“常在心田”的原因,寫出“那聲音”發(fā)出或回想時“我”內心的獨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