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牧童詩》
他是個詩人,《牧童詩》是他7歲時寫的。詩題雖然平常,然而對世道的洞察卻令人驚嘆,完全不像一個孩童的口吻。
他,就是黃庭堅。
早慧的黃庭堅,了不起!
他“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對我們而言,接觸最多的是他的詩詞。“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薄叭粲腥酥喝ヌ帲瑔救w來同住?!边@些耳熟能詳?shù)穆钤娫~,皆出自他的手筆。
他的詩風奇崛,對宋代詩詞的發(fā)展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詩詞才子黃庭堅,太了不起了!
蘇東坡第一次看到黃庭堅的詩文,驚其超逸絕塵,“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黃庭堅更是久仰蘇東坡的大名,拜其為師。
從此,師徒二人朝夕相伴,切磋詩文,鑒賞書畫。黃庭堅傾耳聆聽老師教誨。時長日久,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以至于有了“蘇黃”并稱之說。
詩如其人,詩品即人品。黃庭堅認為:“詩,乃至一切藝事,不能落于俗格?!彼f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屢受恩師蘇東坡的牽連,但是從未因為害怕被貶謫而與老師劃清界限,更沒有為了升官發(fā)財而暗施冷箭。正是這樣高尚的品格,讓他的詩詞讀來蕩氣回腸。
人品高貴的黃庭堅,實在了不起!
黃庭堅的才華、人品,使他在活著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他去世近千年后的今天,人們對他的敬重仰慕有增無減。前幾年,他的書法長卷《砥柱銘》拍出了四億多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他受今人追捧的程度可見一斑。
黃庭堅,出身優(yōu)越卻能苦學不殆,天資超群卻能勤學不輟,才華橫溢卻能虛心受教,生于俗世卻不隨波逐流。炎黃驕子黃庭堅,我要為你點贊!
(江西上高中學,指導老師:羅群英)
師生互動
董老師:看到“停駐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這個話題,很多同學都會拘泥于材料中所提示的幾個文人墨客,其實材料中所列舉的只是文學歷史長河中的冰山一角。我們應該選擇自己最為熟悉和最喜歡的文人墨客。寫的時候,最忌諱單純的事件羅列,而是要通過文人的事跡,探求他們的精神世界,表明自己從中學到了什么。此外,還應該注意思路的條理化,注意語言的生動化。這樣才能讓讀者獲得美的享受。文人墨客用生花的妙筆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也應該妙筆生花,寫寫停駐在我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請同學們打開思維大門,說說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文人墨客都有誰,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給你帶來怎樣的啟迪呢?
劉家輝:陶淵明不是一開始就以“農(nóng)民知識分子”的角色進入歷史舞臺的,他其實是官宦家庭出身,曾祖父陶侃、外祖父孟嘉都是當時的名士,祖父陶茂也當過太守。只是到他這一輩,家道中落。所以陶淵明二十多歲就開始了游宦生涯,以謀生路。他的雄心壯志在世俗的黑暗中屢屢碰壁,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不會屈服,最后一次出任彭澤令,八十一天后便拂袖而去。尋覓中,他
發(fā)現(xiàn),混沌的官場,爾虞我詐的人際讓自己的心無處棲息,于是,毅然決然歸隱,尋找內(nèi)心的桃花源。也許沒有雕梁畫棟,也許沒有美味珍饈,但是,他不后悔,平靜淡雅的生活是人生的本真。我敬佩陶淵明,他讓我學會選擇和取舍,他告訴我要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要執(zhí)著于自己的追求。
孫蘊方:認識席慕蓉是偶然的。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查閱了好幾本書,一目十行間,我的目光停駐在其中一段上:“你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那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弊x完,內(nèi)心猶如猛虎細嗅薔薇般震顫。于是,我鄭重其事地抄錄下這幾句話,像是完成了一次思想的碰撞,內(nèi)心留下千絲萬縷的情愫。后來搜集席慕蓉的有關資料,發(fā)現(xiàn)她多才多藝,十四歲開始熱衷于繪畫,還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過。她用畫家的眼光觀察著世界,愛落日下的寬廣無極,感性與理性并存。我深深被她感染了。
王梓璇:我從未如此喜愛過一位古人,他的詩詞、文章、書法,他的人生經(jīng)歷,都是悠悠千載、滾滾紅塵中不朽的傳奇。我被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間”的絕世風姿所傾倒,為他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古豪情而拍案。他是“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是“把酒問青天”的飲者,是“十年生死兩茫?!钡陌V漢——他就是蘇東坡。
呂彥德: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南宋朝廷正因有這么一位出色的將領,才能保持暫時的和平,金人才不會過分囂張。但是,南宋內(nèi)部矛盾重重,辛棄疾竟成了政治傾軋的犧牲品,一生備受排擠,壯志難酬。面對狼煙四起、山河破碎的南宋,他扼腕嘆息,仰天發(fā)問:“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希望君主開張圣聽,希望人民安居樂業(yè),希望沒有戰(zhàn)爭、沒有殺戮,但是,這只是南柯一夢。他永遠都看不透南宋朝廷不思恢復國土,只求偏安一隅,不管國破,只求月圓的心思。他只能感慨時光如流水,壯志被時間沖刷……
樊欣易:與李白同行,沒有時代的隔閡,沒有年齡的代溝;與李白同行,讓他的詩心溢滿我的生活。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情,又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淖孕?,還有“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的凜然。他在江水之濱捧起酒杯,飲下空靈月光,與山水自然冥合的瀟灑風范,被后代文人所傾倒。
孟響:柳永參與進士科考落第后,寫了一首《鶴沖天》,其中有頗為狂傲的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本來是放蕩不羈的不平之語,沒想到遭來橫禍,觸怒龍顏,仁宗皇帝御批:“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生生將柳永拒絕在仕途的大門之外。他只能自嘲是“奉旨填詞柳三變”,游走于教坊樂工之間,游走于歌兒舞女之間。不登仕途畢竟是一時氣話,他也擺脫不了一般讀書人那樣的桎梏,一生都在為入仕積極努力。奈何天子厭棄,命運太不公平,他三次落榜。在如此漫長的日日夜夜掙扎中,他鬢已星星,年華老盡!
教師小結
同學們從文人墨客的杰出才華、高尚人品、人生遭際、性格走向等方面,為我們勾勒出停駐在自己生命中的文人墨客都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對他們的生平經(jīng)歷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學們的文學積累很豐厚,語言也非常優(yōu)美,讓我們獲得了一種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