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光澤1 付愛麗2 吳斯嫻2
(1.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2.廣東茂名健康職業(yè)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每況愈下的現(xiàn)狀讓人擔憂。為響應國家“足球進校園”的號召,落實校園足球政策的要求,針對大學生體質持續(xù)下降、粵西高校校園足球發(fā)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等現(xiàn)狀,本文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足球作為試驗點,以大學生體質變化為論證點,分析開展校園足球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的影響,希望以此推動校園足球的推廣與落實,實現(xiàn)“健康中國”戰(zhàn)略目標。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2018級足球選項初級班1-3班共100名男生。
表1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n=100)
1.2.1 文獻資料法以校園足球、體質健康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參考文獻,為本論文提供理論參考。
1.2.2 教學實驗法
實驗目的:通過足球選修課的教學實驗,探究開展校園足球對學生體質的影響。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分為足球技術動作教學和教學比賽兩部分,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心率為120-150次/分鐘。)
測試項目:①身體形態(tài):身高、體重、體脂指數(shù);②身體機能:肺活量、心率;③身體素質: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50米跑、1000米跑。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SPSS21.0等軟件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表2 受試者實驗前后身體形態(tài)指標(n=100)
身體形態(tài)是人體的外部的形態(tài)和特征。直觀反映身體形態(tài)的指標有身高、體重與體質指數(shù)(BMI)。這三個指標的變化與日常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體育鍛煉有關[1]。由表2可知,經過18周的足球選修課干預后,受試者的身高變化不明顯,這說明開展校園足球對大學生的身高影響不大,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學階段學生的身高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受試者的體重與體質指數(shù)下降幅度較大,呈顯著性差異。這說明開展校園足球對控制體重、降低體脂率效果顯著。
表3 受試者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n=100)
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氣后的最大呼氣氣量,它是衡量人體呼吸系統(tǒng)獲取氧氣能力的重要指標,其受人體年齡、性別、體重、身高、胸圍等因素影響[2],常作為評價人體素質的指標。安靜心率是最直觀反映人體心血管機能的指標。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18周的足球選修課干預后,受試者的肺活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且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同時,安靜心率下降幅度較大,呈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足球運動對大學生的機體產生良好的適應性,增強心臟的供血功能以及對呼吸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有效加強呼吸的深度與效率,提高肺活量。有氧氧化能力增強,促使受試者的需氧量增加,心肺呼吸肌工作能力增強與它們密切相關。
表4 受試者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n=100)
足球運動是一項要求身體綜合素質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項目。身體素質是人在體育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機能能力[3]。速度素質是運動員搶占有利位置、運用各項足球技術的先決條件,如接球、運球過人、射門等都需要運動員具有快速奔跑和緊急制動的能力。耐力素質是足球參與者保持技術高水平發(fā)揮和長時間比賽的保障。在測試項目中,50米跑是一項體現(xiàn)反應能力、快速跑和加速能力的項目;1000米跑是一項體現(xiàn)肌肉抗疲勞能力和心血管功能強弱,以發(fā)展耐久力為主的項目。在18周的足球選修課干預后,受試者的50米跑、1000米跑成績有明顯變化,尤其是1000米跑成績提高幅度大,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立定跳遠、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分別反映受試者下肢力量、上肢力量、腰腹部柔韌性[4]。立定跳遠能發(fā)展人體下肢爆發(fā)力和彈跳力。受試者立定跳遠成績變化明顯,提高幅度大,且呈顯著性差異(P<0.05)。足球運動對腿部肌群進行高頻率的刺激,促使受試者的下肢力量增強,這在快速跑、連續(xù)變向跑和急停急起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坐位體前屈是衡量人體柔韌性的重要指標,它反映各個關節(jié)及關節(jié)周圍組織的活動幅度、彈性和伸展性[5]。柔韌性對于正確掌握足球技術、防止在足球運動受傷、保持肌肉彈性、塑造良好身體形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6]。從表4可以看出,受試者的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成績雖有上升,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O5)。受試者坐位體前屈和引體向上成績的提高與其在足球場上的持續(xù)跑動,且肢體動作不斷變化,促進肌肉充分拉伸密切相關;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是足球運動干預時間較短,對柔韌性、軀干力量的增強效果不明顯。綜上所述,本實驗結果表明校園足球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提高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1)足球運動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身高、體重)有一定的影響和促進,對降低體脂率、塑造體型作用明顯。
(2)足球運動對促進大學生肺活量、降低心率作用顯著,能提高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3)足球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是有效且明顯的,能不同程度改善和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等素質,尤其對提高1000米跑和50米跑成績效果顯著。
(1)足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質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建議高校應加強對足球運動的宣傳,進一步推廣普及校園足球。
(2)加強對校園足球的管理與組織,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通過優(yōu)化足球課程設置、組織足球課外活動、組建足球俱樂部、加強足球訓練與競賽等,多層面、多渠道地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真正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3)體育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大學生生長發(fā)育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足球運動特點,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使足球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實用,教學內容更加精化豐富。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形成快樂體育氛圍,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從而形成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