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凝
我酷愛收藏,也收藏了一些跟國慶節(jié)有關的老物件,每逢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我都會把它們拿出來觀賞把玩一番。這些藏品雖普通,但都鐫刻著時代的印記,是社會發(fā)展的見證。觀賞它們能讓我靜下心來,緬懷過去,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國慶10周年火花
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圖案。小時候,火柴是家家必備之物。人們燒火做飯、點煤油燈都要用到它?!八姆揭粡埓?,住著白木郎,頭戴烏紗帽,碰墻就發(fā)光?!边@個謎語,說的就是火柴。那時候火柴很便宜,2分錢一盒。火柴盒上的火花大都是印著文字的安全火柴,偶爾會遇到圖案漂亮的火花,我就把它小心翼翼地撕下來,夾在筆記本里。
我一共收藏了十幾枚火花。這些火花中,我最喜歡的是由武漢火柴廠印制的國慶10周年火花。這套火花一共二枚,一張是天安門上放飛彩色氣球、紅旗獵獵飄揚、白鴿飛翔的和諧畫面,另一張是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和紅旗招展、白鴿凌空翱翔的圖案。兩枚火花右上方都印有“國慶十周年”的紅字,下方是“1949-1959”的數(shù)字,火花上還鈐有“武漢火柴”的印章。這兩枚火花讓小小的我對遠方充滿向往和憧憬,也是我最珍貴的藏品。
國慶10周年紀念搪瓷臉盆
這個搪瓷臉盆是祖父送給我的。祖父是名鋼鐵工人,1959年國慶節(jié),祖父的單位給每名職工發(fā)了一個搪瓷臉盆作紀念。祖父拿回家后,舍不得用,放在柜子里收藏著,這一放就是30年。
直到我考上了大學,成為家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孫輩,祖父很高興,特地把臉盆從柜子里拿出來送給我。這個臉盆直徑約35厘米,粉紅色,盆的側壁印有“國慶十周年紀念”7個紅色的字和“為鋼糧而戰(zhàn)”5個黑色的字,盆底印有手握鋼釬的工人和肩扛稻穗的農村女青年畫像。畫面中的工人,身體強壯,面容剛毅,頭戴藍色工人帽,脖子上搭一條黃色毛巾,敞著藍色工作服,他右手握鋼釬,左手向上揮舞,似乎在吶喊:“為鋼糧而戰(zhàn)!”工人旁邊的女青年,雙手緊緊抱著一捆稻穗,稻穗雖沉重,但女青年仍腰桿挺直,目光炯炯,對未來充滿希望。
印有開國大典圖案筆筒
大三那年,一個周末,我跟同學姚潔在外面閑逛,遇到一擺地攤賣陶器的。大大小小的陶器擺了一地,我一眼就看中了這個筆筒。筆筒的筒口呈花瓣狀,蛋青色的筒身,端莊大氣、古樸厚重,可當時,我囊中羞澀,拿起問價之后便默默放下。姚潔卻掏錢將筆筒買了下來,遞給我:“咱馬上就要畢業(yè)了,筆筒送給你?!?/p>
筆筒高19厘米,底徑9厘米,其采用江西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裂紋釉開片制作工藝,筒體上印有1949年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朗讀公告文件、毛澤東詩詞等畫面,筒底印有“一九六八年制”字樣。這個筆筒特色鮮明、色澤淡雅,我視若珍寶。
大學畢業(yè)時,許多東西我都丟掉了,唯有這個筆筒我舍不得丟,一直帶在身邊,至今還在端放在我的書桌上。
國慶節(jié)又至,撫摩著這幾個藏品,回憶走過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千。這些老物件,不但記錄了歷史片刻,也承載著濃厚的情誼,值得我永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