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常碰到的難題之一就是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感覺新鮮有趣,成績普遍較好,但時隔不久陸續(xù)有一些學生就落后掉隊,使初中英語教學陷入被動。究其原因有許多,我認為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情感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學習好的學生,學習上有成就感,經(jīng)常受到教師的鼓勵及表揚和同學的羨慕,對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隊的學生,從教師、同學那里獲得的消極情感反饋多,對學習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抑制反過來又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影響,以至惡性循環(huán),于是兩極分化日趨明顯。
一、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有哪些呢?
(1)焦慮。我認為這可能是最妨礙學習過程的情感因素。學生的競爭天性能產(chǎn)生焦慮,因為學生喜歡拿自己和同學作比較,一旦發(fā)現(xiàn)他人比自己強,表現(xiàn)比自己好時會產(chǎn)生焦慮,一些同學一走進課堂就產(chǎn)生焦慮心理,生怕不能回答老師的問題,生怕不能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生怕被老師和同學評價太低。過分的焦慮會使學生感到不安、失意、自我懷疑、緊張和憂慮,從而使學生畏縮不前,課堂表現(xiàn)差,學習效果差。
(2)抑制。抑制是個性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采取防范手段保護自我而表現(xiàn)出的焦慮。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犯錯誤一般不會感到難為情,敢于開口,踴躍發(fā)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情感氣質(zhì)的形成,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自我保護,避免犯錯的抑制心理,尤其是害怕犯錯誤的心理,以至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課舉手、主動發(fā)言的同學越來越少,少開口、少出錯的心理占據(jù)了很大部分。
(3)動機。動機通常指學生為了滿足某學習愿望所作出的努力。動機是一組激發(fā)行為,指明方向的因素,在英語習得中至關重要。學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時內(nèi)在動機便得到了激發(fā)。希望得到獎賞,避免懲罰的愿望形成外在動機,是一種外在的力量。如果學生有內(nèi)在動機,那么學習經(jīng)歷本身就是獎賞。兩者對學習均有利,但部分同學學習動機不明確,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上進心及競爭意識,這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一種傾向,教師一般視傳授知識、解決疑難為天職,而對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
二、教師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確利用情感因素,以促進英語教學。
(1)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fā)展和訓練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往往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歷的感情和感受當作評估自己的標準。當感覺自己是群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反之,就會感到毫無價值。因此,采取合作學習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合作學習法對優(yōu)生和差生都有幫助,因為它能消除焦慮,鼓勵大膽冒險,增強學習動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促進交際。既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情感氣氛,又能照顧到學習者本人。
(2)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的培養(yǎng)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為學習動機,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初中學生年齡小,閱歷少,開始時有新鮮感??呻S著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及難度的加深,學生對單詞、語音及語法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除了宣傳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如組織書寫、朗誦、閱讀、口語和唱英文歌等比賽,使學生盡可能地多使用英語,讓他們在應用中嘗到樂趣,感到成功的喜悅
(3)在教學中教師要理解尊重學生的感情,讓學生經(jīng)常有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會萌發(fā)興趣,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大大增強了求知效果。相反,焦慮、憂愁、挫折感、失敗感等消極感情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處于心理抑制狀態(tài)中,這樣會導致其越學越差,以致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學生一般都非常重視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懲罰等違反心理規(guī)律等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教學中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尤其對后進生不僅不能歧視,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獲得成功,以便鼓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教師對對學生所犯錯誤,不能見錯就糾,不能諷刺挖苦,采取急躁情緒,要盡量避免因糾錯而產(chǎn)生的受挫、失敗等消極情感。
(4)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搞活課堂氣氛,永遠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學英語的同學感到英語較新穎,課上發(fā)言的機會多,再加上一些對話的表演,吸引了許多同學。但隨著難度的增加及對教師上課思路的了解與熟悉,學生沒有了學時的新鮮感,上課再不象以前那樣專心投入了,漸漸地一些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就應該加強教學理論的研究與實踐,緊跟時代的步伐。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除了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之外,時不時地增加一些新穎的教學形式,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覺得是老一套,這樣也有助于師生感情的培養(yǎng)。
(5)在教學中教師要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善于與學生交流。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熱愛關心學生,也往往受到學生的熱愛,學生由此愛屋及烏,喜歡其所教的這門功課。對于掉隊的學生,要及時了解其困難,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對于素質(zhì)評定不好的學生,不要向全班宣讀,當眾批評。教師更應該多關心他們,及時找他們談心,幫助其分析原因。對于差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肯定,從而也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及克服困難的勇氣,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應當承認,學生學習英語智力上是有差異的,表現(xiàn)在觀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想象力、語言模仿能力等方面,一個班級的學生出現(xiàn)上、中、下的差別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教師應在學習方法方面指導、愛護、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等方面下功夫,因為積極情感及消極情感在英語教學中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情緒的控制,激發(fā)其積極情感,抑制及消除其消極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的防止兩極分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