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倉內都裝有全方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高清攝像頭可將倉內圖像放大至23倍。通過遠程實時監(jiān)控,可以24小時查看糧庫倉內、倉外實況,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對比,可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預測和預警,真正實現糧食“看得見、管得住”。
中國的糧食不僅連年豐收,還長期保持著充足的庫存,特別是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庫存大體相當于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是歷史上最充裕的時期。那么,中國糧庫長什么樣?糧食是怎樣儲存保管的?
多項檢測,只有合格的糧食才能進入倉庫
目前國內糧倉倉型主要有高大平房倉、淺圓倉和立筒倉三種,前兩種主要在內陸地區(qū)使用,第三種則在沿海地區(qū)居多。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的庫區(qū)共有32棟高大平房倉、8座油罐,倉(罐)總容量30萬噸,承擔著保障北京糧食安全的使命。
糧食來自哪里?怎樣入庫?
針對農民反映售糧高峰期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去年中儲糧自主開發(fā)了“惠三農”售糧預約APP(應用軟件),幫農民少排隊、快售糧、多增收。
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科副科長李海杰介紹,售糧人通過手機APP可就近選擇售糧庫點、預約售糧時間。售糧車輛從進入庫區(qū)登記制卡、樣品檢驗、檢斤到入倉卸糧、領取檢斤單、登記退卡,全流程信息化,大概40分鐘即可完成。
“在檢驗環(huán)節(jié),糧食會經過質量指標如水分、雜質和食品安全指標如重金屬、真菌毒素等方面的檢測,只有合格的糧食才能進入倉庫?!崩詈=苷f。
科技“鎖鮮”
入庫的糧食如何保管?進入倉內,一股涼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糧倉為什么如此涼爽?據介紹,糧食長期處于低溫的環(huán)境下,可以有效延緩“衰老”,確保儲糧綠色新鮮。
實現低溫背后的技術不簡單?!拔覀儸F在主要采用電子測溫、機械通風、內環(huán)流控溫等科學儲糧技術,并結合日常糧情檢查,來確保儲糧安全。”保管員李長亮說。
電子測溫技術就像保管員的眼睛,對糧情的把握主要是通過溫度來實現。在糧倉內部,分布著300多個測溫點,保管員可通過糧溫的變化判斷糧情是否穩(wěn)定。面對這一倉庫糧食,李長亮心中有數:“目前倉溫25.5℃,最高糧溫25℃,最低糧溫4.7℃,平均糧溫15℃。糧情穩(wěn)定、儲存安全?!?/p>
內環(huán)流控溫儲糧技術,主要是利用冬季冷空氣帶來的低溫進行通風蓄冷,在夏季高溫期間進行倉內環(huán)流,從而保證倉溫達到較低水平。一般全年整倉平均糧溫在20℃以下,實現準低溫儲糧。
控溫儲存之外,糧情實時監(jiān)測也不容馬虎。這里面同樣暗藏不少“黑科技”。在任何一座倉庫,每一粒糧食的狀態(tài)怎么樣?庫區(qū)智能化集成控制平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原來,每個倉內都裝有全方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高清攝像頭可將倉內圖像放大至23倍。
“通過遠程實時監(jiān)控,可以24小時查看糧庫倉內、倉外實況,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對比,可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預測和預警,真正實現糧食‘看得見、管得住,實現科技儲糧、綠色儲糧?!惫ぷ魅藛T說。
據了解,目前,中儲糧糧倉科技儲糧覆蓋率已達到98%以上,質量達標率、宜存率穩(wěn)定在95%以上,可確保儲存的糧食綠色、保鮮、營養(yǎng)。
常年購銷輪換,保證糧食常儲常新
很多人好奇,存儲一段時間后的糧食如何處理?這就涉及到輪換問題。據了解,中儲糧每年都將接近或達到儲存期限的糧食銷出,同時購入符合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通過這種常年購銷輪換,保證糧食常儲常新。
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般小麥輪換周期4至5年,玉米是2至3年,儲備油是1至2年。按照上級下達的中央儲備糧輪換計劃,每年輪換的儲備占庫存總規(guī)模的20%至30%。
或許有人疑問,“陳”糧品質能行嗎?實際上,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并非當年就被全部消化,相當一部分要進入儲存環(huán)節(jié),然后被加工再投放終端市場。有些糧食品種,比如小麥有后熟期,剛收獲的新糧并不特別適合加工。保管良好的小麥儲藏一段時間后,加工品質和食用品質反而更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上所需的面粉原料就是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保障供應,再到指定面粉廠加工的。
近年來,中國充分發(fā)揮儲備糧的宏觀調控職能,一方面啟動最低收購價收購(當市場糧價低于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委托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yè),按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收購農民的糧食),防止“谷賤傷農”;另一方面,通過拍賣政策性糧食和投放儲備輪換糧,源源不斷向市場投放糧食,防止“米貴傷民”。“購、存、調、銷”,中儲糧就在這“四字訣”中守護14億人的飯碗。
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只是大大小小“糧倉”中的一個。從海拔最高的拉薩直屬庫,到最西邊的喀什直屬庫、最北側的嫩江直屬庫、最東頭的舟山直屬庫、最南端的三亞直屬庫,目前,中儲糧在全國各地布局980多個直屬庫和分庫,與部分其他企業(yè)運營的地方糧庫一起,構筑起一個龐大的糧食調控網絡體系。
如此龐大的儲備庫,管理不易。中儲糧正加大科技研發(fā),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力保中央儲備糧管得好、質量優(yōu)。
近10年來,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xù)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水平?!按髧Z倉”,見證、守護著糧食安全。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