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考生點評就文章的立意而言,將鮑叔比作善于識人的千里馬,強調伯樂的重要性,應該說是合乎題意的,但是文章在后續(xù)的論證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問"/>
>>>河北考生
點評
就文章的立意而言,將鮑叔比作善于識人的千里馬,強調伯樂的重要性,應該說是合乎題意的,但是文章在后續(xù)的論證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問題。
首先是思路能放不能收,導致后文離題太遠。文章從鮑叔談到慧眼識人的伯樂,然后通過聯(lián)想對比強調慧眼識人的重要性,這沒有問題。但接下來由古及今大談慧眼識人的重要性,就基本脫離了鮑叔這根主線。這是高考作文中最典型的問題之一。如何把握文章思路,做到能放能收,實在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再就是思維不周密、邏輯不嚴謹。如文章在聯(lián)系當下談到慧眼識人時,舉到了張文宏讓共產黨員沖上抗疫一線的例子,從邏輯上說,這只能反映出共產黨員在危難時應有的擔當,并不能很好地證明張文宏有識人之明。
最后,語言和書寫也是制約得分的重要因素,在此不再詳談。
(文:李凌起)(本文責編:趙寧寧)
升格示例:
千里馬更需伯樂賞之
各位同學:
比較鮑叔、齊桓與管仲三人,我更欣賞鮑叔,欣賞他有一雙善于識人的伯樂慧眼。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管仲雖有千里馬之能,若無鮑叔慧眼識才,他也只能“駢死于槽櫪之間”,何來日后的 “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司馬遷也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之能知人也?!鼻Ю锺R更需伯樂賞之,實在是古今之至理。
千里馬更需伯樂賞之,實在是俗世痼疾使然。人性本有其丑陋,世俗有其陰暗。名利心、嫉妒心、勢利心、從眾心,往往使這個世界少了理解和寬容,于是,“千里馬”因為自己的與眾不同便常常會遭世俗的冷眼與排擠,此時若無伯樂相助,恐將終生沉淪。管仲不就是如此嗎?當別人嘲笑他自私、懦弱,視他為敗軍之將時,若無鮑叔慧眼識才,挺身力薦,他的命運只能是或被世人口水淹沒,或成桓公刀下之鬼。不妨回思,在歷史的夾縫中,有多少才人賢士,他們或佯狂醉歌,或終老林下,雖胸懷超世之才,卻只能空負才華,郁郁終生,實在令人扼腕。人性劣根難除,世俗痼疾難醫(yī),這世間的“千里馬”再多,又怎能少得了鮑叔這樣的伯樂相助?
千里馬更需伯樂賞之,實在又是千里馬本身的特點使然。這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扒Ю锺R”固然有千里之能,但越有能力,往往越有個性;越有才華,往往也越有弱點,清高孤傲者有之,恃才狂放者有之,偏激乖張者有之,于是他們往往不被世俗之人所理解和包容,因此若無伯樂賞識,他們只能潦倒沉淪。當年管仲也同樣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同樣也遭到俗世的排斥,甚至后世仍然對他有非議。試想,若無鮑叔視為知己以待之,竭盡全力以扶之,他怎能有出頭之日?想起多少歷史上的悲劇,都因少一伯樂而釀成,接輿佯狂,唐寅放浪,圣嘆殞命,縱是才高八斗,面對這俗世又能奈何?沒有鮑叔這樣的伯樂,不知世間悲劇還會增加多少。
鑒往知今,我們這個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也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如何發(fā)現(xiàn)人才、用好人才,除了制度的保障,人的因素也必不可少。這就需要我們都有鮑叔那樣的胸懷和眼光,能夠慧眼識人,以包容的態(tài)度善待他們,也許這些人中就有管仲那樣的“千里馬”。
千里馬更需伯樂賞之,我們贊賞鮑叔慧眼識人,也愿我們能如鮑叔那樣為人才的脫穎而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李凌起)
升格心得:
文章保留了原文的題目和基本立意,然后重新進行了構思。首先,從題目入手,思考為什么千里馬需要伯樂欣賞,最終確定了兩個角度:一是社會和人性的角度,一是人才本身的角度,就此確定了文章論述的主體。然后思考如何開頭,筆者為了避免原文的啰唆,決定單刀直入,表明態(tài)度,總括原因。接下來,考慮如何展開論述,選擇了先分析原因,再結合鮑叔,最后再結合歷史的三步法行文,這樣一來論述的邏輯更清楚,內容更充實。最后,在結尾時,筆者重點考慮的是如何讓歷史服務于現(xiàn)實,于是從如何發(fā)現(xiàn)人才的角度,結合現(xiàn)實進行了總結。最后照應題目,收束全文。當然,升格過程中也對語言進行了錘煉,除了在遣詞造句上力求更為得體和準確之外,在句式上也爭取做到整散結合,使表達更準確、精煉、有力,更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