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梁
摘要: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在中華民族悠悠文明史,留下了許多承載著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物。這些古建筑物見證了中華民族不懈的奮斗,是人類文明世界的遺產(chǎn)。國家和人民珍惜寶貴歷史文化,善于從歷史中吸取營養(yǎng),向前進步?!栋⒎繉m賦》一文中“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引無數(shù)人與唐代文學家杜牧共鳴嘆息,當然,這里單純字面意思講的是大火焚毀宮殿,而更深刻的記憶和暢想?yún)s隨著這場火災滌蕩人心。如何預防古建筑物火災,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從三個方面略作芻議,首先對當前我國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狀進行研究,其次分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工作改進建議,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古建筑;消防;管理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悠悠文明歷史長河,孕育了數(shù)不勝數(shù)、壯觀美麗的文化瑰寶。古建筑物承載著各個歷史階段的人、社會、自然與建筑的相互關系,形成了獨特的古建筑文化價值。我們國家現(xiàn)存有很多古建筑物,他們有的如北京四合院民居,尚為百姓居住生活,有的如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供人們參觀感受儒家文化,有的如四川都江堰仍然發(fā)揮著水利設施的作用。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除了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外,大量文物、典籍、古建筑等諸多的稀世瑰寶面臨被燒毀的威脅,這將對人類文明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事實上,不論國內、國外,古建筑焚毀時有發(fā)生,而毀于火災的古建筑物不乏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瑰寶、宗教的圣地。預防火災是古建筑保護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重視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古建筑防火工作,防微杜漸而禁于未然,對我國古建筑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1 我國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狀
近十年以來,大約有400余起文物古建筑火災發(fā)生在我國。其中因為玩火和吸煙導致火災大約占十分之一,用火不慎導致火災大約占五分之一,電氣火災導致火災大約占三分之一,放火占5%,生產(chǎn)作業(yè)占2.9%,自燃占1.9%,雷擊占0.8%,原因不明確的占8.5%,其他原因占20.4%。
事故教訓是鏡子,安全經(jīng)驗是明燈。分析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突出典型古建筑物火災案例,調查火災發(fā)生的直接原因,研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查找主、客觀因素,有助于我們認清古建筑消防管理的情況,查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促進我們改進工作。
2014年1月11日凌晨1點多,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突發(fā)大火。古城倉房、金龍、北門三個社區(qū)246戶居民的343棟房屋受災,受災面積近6萬平方米,占據(jù)這座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的三分之二的建筑從地平面上消失,曾經(jīng)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就這樣化為了一片焦土。通過監(jiān)控畫面看到:凌晨1點13分,畫面中有細小的火點閃動,隨后,火點越來越大,直到1點20分,能夠明顯的看到整個屋子都亮透了,并冒出了濃煙;一分鐘后,整個建筑已經(jīng)燒穿,火勢成猛烈燃燒狀態(tài),并向毗鄰建筑蔓延。經(jīng)過240多名消防員歷時9個多小時的緊張撲救,才將大火被撲滅。
在事后火災事故調查中,消防部門認定火災直接原因為當事人在臥室內使用取暖器不當引燃可燃物。而當事人涉嫌失火罪,移送司法機關。獨克宗古城顯得非常擁擠,這無形當中加大了火災風險,而類似的風險在其他古城中也存在著。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zhèn)在貴州省歷史上赫赫有名,它在歷史上商業(yè)發(fā)達,曾經(jīng)作為外省與黔北商業(yè)來往主要商埠,屬于貴州歷史上四大商業(yè)重鎮(zhèn)之一,后來被列為貴州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zhèn)[1]。可是在2015年8月9日,該鎮(zhèn)疑因煎油失火引發(fā)火災事故。經(jīng)火災調查,該起火災過火面積約1000余平方米,導致117名群眾受災,共燒毀磚木機構民房2棟20間。
2017年5月31日,四川遂寧高峰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群失火,焚毀建筑現(xiàn)代建筑389.2平方米,焚毀古建筑339.7平方米,共計過火面積700余平方米,火災事故發(fā)生以后,經(jīng)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原因為系電氣線路短路引燃可燃物所致[2]。
從歷次典型古建筑或古鎮(zhèn)火災案例看,火災的發(fā)生、蔓延、擴大,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既有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的原因,也有基礎條件薄弱的因素。有些古建筑單位不規(guī)范使用電器設備,違章動用明火。有的古建筑單位內部存在大量焚香點蠟燭現(xiàn)象。有的古建筑單位電氣線路私拉亂接,不按要求敷設,電器線路老化嚴重不及時更換維護。日常消防管理松懈。有些古建筑管理單位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責任不明確、制度不健全,人員不在崗、巡查不及時,消防工作長期處于無人管的狀態(tài)。
2 我國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我國古建筑采用木質材料多,耐火等級低,有一些古建筑群落建筑密度很大,不像現(xiàn)在建筑設計時考慮防火分隔。起火以后,火災蔓延快、發(fā)展快,還容易火燒連營。
有的古建筑單位消防欠缺設施設備。多數(shù)古建筑消防水源不足,缺乏必要的報警、噴淋和防雷設施,有的建筑面積和體量都很大,卻只配備數(shù)量極少的滅火器,無法滿足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
滅火自救力量匱乏。很多古建筑管理單位沒有建立滅火自救隊伍,已建成的也普遍自救能力不強,而且地處偏遠,路況復雜,專業(yè)消防力量很難及時到達、有效處置。
有一些古建筑消防安全責任主體不能明確,有些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古建筑物雖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但往往平時大門一鎖,荒廢長草。有一些委托所在地相關單位代管,但不能明確消防安全主體,有一些長期僅有保潔員、保安員日常維護,不知消防安全為何物。
3 提出工作改進建議,提升古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1明確古建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推動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廣泛開展古建筑單位消防安全“三自主兩公開一承諾”工作,使古建單位主動作為,自主評估風險、自主檢查安全、自主整改隱患,向社會公開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承諾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自主評估風險,自主檢查安全隱患,自主整改隱患,積極落實火災防范措施,全力化解消防安全風險,規(guī)范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消防安全水平[3],使得古建筑單位能夠自覺推動消防安全工作。
3.2通過完善技術手段,提升技術防控水平
比如在古建筑內部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極早期火災報警系統(tǒng),有些單位可以安裝獨立煙感報警器,近年來,有些單位安裝了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還有比如智能巡更系統(tǒng)等。以北京雙清別墅文物古建單位來講,該單位作為古建筑物,位于北京市香山公園內,在2018年對其古建修繕完善中,將消防安全充分考慮,消防報警相關系統(tǒng)、消防水源管網(wǎng)等作為重要內容納入修繕規(guī)劃設計。2019年修繕完成,實現(xiàn)了古建筑消防自動報警系統(tǒng)、極早期火災報警系統(tǒng)全覆蓋,安裝了電氣火災報警系統(tǒng),并在其東側平方設立監(jiān)控值班室,在來青軒建立微型消防站,能夠第一時間對警情做出響應和處置。在消防水系統(tǒng)建設方面,雖然雙清別墅在公園內山上,缺乏市政水源,但單位采取自備井取水方式,在山上設置消火用水管線,布局消火栓保護公園內樹木、草地和建筑物。在雙清別墅院內設置地下消火栓,還可以利用院內池塘采用水泵緊急取水。香山公園還爭取屬地街道為其配置了一臺泵浦消防車,用于微型消防站常備執(zhí)勤。通過完善古建筑消防技術手段,提升防控水平。
3.3建立微型消防站
配足配強站長、隊員,配備防護和撲救器材,必要時要在古建筑重點防護區(qū)域設立第二個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是單位自身撲救初期火災的處置力量,一旦單位發(fā)生警情,微型消防站能夠第一時間到場處置,這時撲救的效率最高,火災損失最小[4]。北京市香山公園即在雙清別墅、來青軒區(qū)域設立了單位內部第二個微型消防站。公園面積較大,為保護雙清別墅古建筑,設立第二個微型消防站十分必要,它解決了第一個微型消防站到場距離較遠、時間較長的困難。而兩個站點相互呼應、內部聯(lián)動,增強了處置力量可以發(fā)揮的效能。
3.4針對古建筑開展消防宣傳與培訓
應當在古建筑場所內,因地制宜開展消防宣傳。比如設立消防安全宣傳櫥窗、張貼海報、滾動播放消防宣傳提示、懸掛消防宣傳橫幅等,但不能影響古建筑整體效果。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媒介廣泛開展古建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及本領。定期對古建筑單位開展消防培訓,對微型消防站拉動測試,開展想定作業(yè)、消防演練,提升單位消防處置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結語
古建筑見證著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保護古建筑,做好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在我們這一代使用、參觀古建筑的同時,把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chǎn)完整的保留給子孫后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加強技術防范措施,增強第一處置力量,廣泛開展宣傳培訓,提升人們消防安全意識和本領,能夠有效降低古建筑火災風險,提升抗御火災能力。
參考文獻:
[1] 新華網(wǎng).貴州遵義湄潭縣永興鎮(zhèn)突發(fā)大火[EB/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interface_yidian/2015-08-09/14089062.html,2015-08-09.
[2] 央視新聞.今年我國發(fā)生6起文物古建筑火災 電氣故障成為引發(fā)火災的主要原因[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578125744597827&wfr=spider&for=pc,19-05-04.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冬春文物火災防控和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EB/OL].https://www.119.gov.cn/article/3x9Mu417glq,2020-02-23.
[4] 張和旸子,李強,張軍樂.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微型消防站效能評估[J].武警學院學報,2020,35(10):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