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然
《象棋的故事》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生前發(fā)表的最后一篇小說。作品記錄了20世紀(jì)40年代人類的苦難史,充滿著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開始,在一艘遠(yuǎn)洋客輪上,“我”遇到了象棋世界冠軍琴多維奇。據(jù)說他智力低下,除了象棋,在其他領(lǐng)域都表現(xiàn)出驚人的無知。于是,“我”對琴多維奇產(chǎn)生了好奇,引誘琴多維奇和船上的乘客下棋。第一局,琴多維奇輕松獲勝。這時,神秘的B博士出現(xiàn)了。第二局,在他的指點下,對弈雙方下成了和局,震驚了大伙。然而,這位技藝高超的B博士竟然20多年沒有動過棋子了。B博士出身奧地利名門?!岸?zhàn)”期間,因為掌握了皇室成員和修道院大量財產(chǎn)的秘密,他被法西斯囚禁于一個旅館里。后來,他偶然偷到了一本棋譜。為抵抗心靈上的空虛,他潛心研究,棋藝日益精湛,但因為長期自我對弈,他也走火入魔,患上了精神分裂。為了證實自己能像正常人那樣下棋,B博士接受了琴多維奇的挑戰(zhàn)。第一局,B博士很快獲勝。第二局,琴多維奇故意拖延時間,致使B博士焦躁不已,精神一度瀕于崩潰。此時,“我”出于同情,上前提醒B博士。醒悟過來的B博士果斷終止了對弈,并決定從此告別象棋。
《象棋的故事》篇幅短小,情節(jié)緊湊,引人入勝。大段的心理描寫,可謂其一大特色。作者通過深入剖析B博士的精神狀態(tài),以其特有的心理分析的手法,向讀者展現(xiàn)B博士內(nèi)心的空虛與瘋狂,控訴法兩斯的罪行。翻譯家張玉書曾如此評價茨威格:“他是一個擅長刻畫心理世界的現(xiàn)實主義大師?!?/p>
象棋中毒
我腦子里只能想棋,只能思考棋子的運動。有時我醒過來,額上汗津津的,我發(fā)現(xiàn),我甚至在睡夢中大概也在下意識地下棋,要是我夢見人,那么這些人也跟車、象一樣地移動,也跳著馬步或進(jìn)或退。甚至于他們把我叫去審訊的時候,我也不再能頭腦清醒地想到我的責(zé)任。我覺得,在最后幾次審訊中,我說話一定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因為審判官們不時莫名其妙地面面相覷。可是實際上,在他們盤問并且商量的時候,我簡直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只等著他們再把我?guī)Щ氐轿业那羰依锶?,好讓我繼續(xù)下棋,下我那瘋狂的棋,重新下一盤,再下一盤,再下一盤。每一次中斷,我都覺得是個干擾。甚至看守來打掃囚室的那一刻鐘,他給我送飯來的兩分鐘,也使我那焦躁的心情備受折磨。有時候一直到晚上,那盛著午飯的飯盆還擱在那兒動也沒動。我下棋下得連吃飯也忘了,我肉體上唯一能夠感覺到的乃是可怕的干渴。大概不停地思索、不斷地下棋,早已使我上火了吧。我兩口就把水給喝干了,逼著看守給我多打點水,可是隔了一會兒,我又覺得口干舌燥。最后,我下棋的時候——我從早到晚什么事情也不干了——我的情緒激動到這種地步,我都不能安安靜靜地坐上片刻。我一面考慮棋局,一面不停地走來走去。棋局越到見分曉的時候,我就走得越快。贏棋、取勝、把我自己打敗的欲望漸漸變成一種狂怒。我焦躁得渾身哆嗦,因為我身上一方的我總嫌另一方的我走得太慢,一個就催另一個快下。您也許會覺得非??尚?,要是我身上的一個我覺得另一個我回手不夠快,我就開始罵起我自己來了:“快點,快點!”“走啊,走?。 薄椰F(xiàn)在自然非常清楚,我的這種狀況已經(jīng)完全是一種精神上過分緊張的病兆,我找不到別的名字來表示,只好給它一個迄今為止醫(yī)學(xué)上還不知道的術(shù)語:象棋中毒。最后,這種偏執(zhí)性的瘋狂不僅開始襲擊我的頭腦,也開始侵襲我的身體。我日益消瘦,睡眠不安穩(wěn),常做亂夢。每次醒過來,我都得特別使勁兒,才能睜開我那像鉛一樣沉重的眼皮。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虛弱到了極點,我的手哆嗦得杯子都拿不起來,我得費好大的勁兒才能把杯子送到嘴邊。但是,一開始下棋,我就從心里涌出一股狂野的力量。我雙手緊握著,走來走去,有時好像隔著一層紅霧,聽到我自己的聲音,只聽見它沙啞地、惡狠狠地沖著自己大喊:“將軍!”“將死了!”
賞析:運用內(nèi)心獨白,是心理描寫的重要方法。作者在這段選文中,讓B博士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向小說的敘述者傾訴,產(chǎn)生了極佳的藝術(shù)效果。大段的內(nèi)心獨白,夸張的語氣,將B博士下棋走火人魔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得非常到位,震撼人心。
戰(zhàn)勝世界冠軍
他突然猛地一下子站起身來,開始在吸煙室里踱來踱去,起先走得很慢,漸漸快起來,越走越快。我們大家有些驚訝地望著他,但是誰也沒有像我這樣焦急不安。因為我注意到,他的步子盡管很急,可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來回,就仿佛他在這個空蕩蕩的房間里每次都碰到一道看不見的欄桿,迫使他轉(zhuǎn)身往回走。我汗毛直豎地發(fā)現(xiàn),他這樣走來走去,不知不覺中畫出了他從前囚室的大小。在他被囚禁的那幾個月里,他一定恰好也是這樣兩只手一個勁兒地抽筋,縮著肩膀,像個關(guān)在籠子里的動物似的,奔過去奔過來。他在那兒一定是這樣上千次地跑來跑去,在他那僵直而又發(fā)燒的眼光里閃爍著瘋狂的紅色的火焰。但是他的思維能力似乎還沒有受到傷害,因為他不時地把臉轉(zhuǎn)向桌子,看琴多維奇在這段時間里做出決定沒有。過了9分鐘,過了10分鐘,這時終于發(fā)生了我們當(dāng)中誰也沒有料到的事情:琴多維奇緩緩地舉起他那笨重的手,這只手本來一直一動不動地放在桌上。我們大家都十分緊張地看著他將做出什么決定??墒乔俣嗑S奇沒有走棋,而是翻過手來,用手背果斷地一下子把所有的棋子慢慢地從棋盤上掃了出去。過了一陣兒,我們才明白:琴多維奇放棄這盤棋了。為了不至于在我們面前明顯地被人將死,他投降了。不可思議的事終于發(fā)生了:世界冠軍、無數(shù)次國際比賽的錦標(biāo)獲得者,在一個無名氏,一個20年或者25年沒有摸過棋盤的人面前,降下了他的旗幟。我們的朋友,這個隱姓埋名的陌生人,在公開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勝了世界上最厲害的象棋名手!
我們自己也沒感覺到,大家在激動之余都一個個站了起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感覺,得說點什么,或者干點什么,來發(fā)泄一下我們的驚喜之情。只有琴多維奇一個人安坐不動,始終保持鎮(zhèn)靜。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起頭來,用他那呆滯的眼光望著我們的朋友一。
“再下一盤嗎?”他問道。
“那還用說?”B博士興高采烈地回答道。
賞析:這部分選文,作者通過敘述者“我”的眼睛,來觀察B博士的行為,推測他的心理,作者對他在等待對方下棋時焦躁不安心理的刻畫很細(xì)膩,扣人心弦。結(jié)尾處簡潔有力的一句,又將他勝利后的狂喜、得意與對再度交戰(zhàn)的期待表現(xiàn)得十分傳神,讓人印象深刻。
(選自《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說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年6月版,有改動。標(biāo)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