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鐵人精神”是時代精神,新時代“鐵人精神”的形成,必須要求黨員干部達到一定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新思想下的忠誠、干凈、擔當標準,只有達到這個標準,才能形成我黨對黨員干部的要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四個自信”、“兩個維護”,這就是傳承與弘揚“鐵人精神”最終目的。
關鍵詞:鐵人精神;新時代;新思想;傳承與弘揚
一、“鐵人精神”是時代精神
新中國建立不久,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內部生產(chǎn)資料極度匱乏,外部又面對西方封鎖,缺少社會主義援助。工業(yè)、農(nóng)業(yè)急需建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憑借“為國家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無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自力更生,艱苦風斗精神”,“要為祖國油田負責一輩子,干工作經(jīng)得起子孫檢查”的擔當精神,“對工作精益求精、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甭耦^苦干的無私奉獻精神,憑借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激情,憑借共產(chǎn)黨員、領導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憑借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和信念,舉國上下,萬眾一心,不計個人名利,甘愿為黨奉獻一切精神,建設了社會主義,這種精神就是“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形成根本原因是人們對社會主義堅定信念、共產(chǎn)主義堅定信仰;是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在中國正確實踐;是人民對黨的無限信任和忠誠。鐵人精神是那一代人共同精神世界的闡釋。由于馬列、毛澤東革命理論通過我黨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卓絕偉大實踐,解放半封建半殖民地貧窮落后的舊中國,推翻了“三座大山”壓迫,中國人民得到了解放,民族得到了獨立,新中國得到建立,人民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各方面思想得到了極大解放,人民當家作主,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主人。所以歷史的必然,思想政策的必然,實踐的必然,中國人民對黨產(chǎn)生了無限信任和忠誠,把對社會主義信念,共產(chǎn)主義信仰根植于其骨髓中,對黨的理論、政策絕對服從,社會主義道路堅決擁護和激情實踐。由于對黨的無限信任和忠誠,對社會主義信念,共產(chǎn)主義信仰堅定內化于心,所以外化于形就表現(xiàn)出愛國超越生命,奉獻不求回報,工作忘我拼搏,待遇根除了私利,困難敢于擔當。
當時對社會主義建設精神空前高漲,人人都燃燒著社會主義建設激情。那時代各行各業(yè)鐵人精神處處可見,時時涌現(xiàn)。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這些優(yōu)秀品質是那代人共同顯著特征,外在表現(xiàn)就是忠誠、干凈、擔當。新時代、新思想下,為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了使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黨員干部就要有忠誠、無私、干凈、擔當新時代的新精神,這樣才能保持我黨先進性、純潔性,才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新時代“鐵人精神”的忠誠、干凈、擔當標準
面對世界多元化、復雜性國際環(huán)境和國內形勢,為了實現(xiàn)黨的初心和使命,用新鐵人精神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xiàn)代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員干部就要具備忠誠、干凈、擔當?shù)木瘛?/p>
時代在發(fā)展,環(huán)境在變化。世界在大變局、大發(fā)展下,東西文化大交融、大碰撞,激起各種思潮浪花。各黨派、各宗教,產(chǎn)生各種紛繁多變的宗教意識,各種理想、信念、信仰。站在馬克思主義角度下觀察,修斯底德文化、叢林文化與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文化成為當代主流文化,并形成激烈沖突。我黨順應世界潮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提倡世界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發(fā)展的新時代新思想。這就我們黨高尚的馬克思主義胸懷。這種價值觀和文化底蘊和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理想、信念產(chǎn)生了新時代新沖突。
隨著我們改革開放,資產(chǎn)階級一些腐朽思想侵蝕,和市場經(jīng)濟負面因素影響,我們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喪失黨性、黨德,進行了權力尋租,嚴重影響黨的形象,顛覆了人們價值觀,破壞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人們對黨的信任和忠誠,對社會主義道路信仰,對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都在減弱。誠實守信、自私自利有所抬頭。在個別受西方社會影響的個別精英蠱惑下,一些人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畸形改變。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嚴懲腐敗,全面從嚴治黨,讓人民重新點燃了對黨的信任。40年改革、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造出巨大成就,尤其在世界經(jīng)濟低迷的情況下,我國五位一體建設巨大成就,聚集起了人們對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綜合國力的提高,一帶一路建設,讓國人對祖國的制度,文化更加堅定自信。
黨員干部的忠誠就是愛國、愛黨、愛人民。忠誠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操守,是黨員干部為政必須具備之魂。黨員干部的干凈就是埋頭苦干的無私奉獻,是要牢記的初心,是我們黨員干部的黨性。干凈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政治本分,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立身之本。黨員干部的擔當就是艱苦風斗,忘我拼搏,科學求實不怕困難危險敢于負責行為。擔當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責任,是黨員干部成事之要。干部思想干凈,對黨絕對忠誠,不畏艱難,不怕危險的擔當,才能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全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
三、傳承弘揚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新時代我們要崇尚英雄才能產(chǎn)生英雄,崇尚精神才能產(chǎn)生精神。時代是精神之母,新時代是產(chǎn)生新精神、新動力時代。這個新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敢于擔當“新鐵人”精神時代,這個新精神就是對黨的無限信任和忠誠,對黨的理論、政策絕對服從,對社會主義道路堅決擁護和激情實踐地“新鐵人”精神時代。
(一)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優(yōu)越性教育,堅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并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40年的改革開放,經(jīng)濟建設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民主法治建設重大進步,顯示了社會主義道路優(yōu)越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顯示了中國制度優(yōu)越性。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信念,社會主義道路擁護空前高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的旗幟在世界高高飄揚。
(二)要加強思想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全新視野深化對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進行了艱辛理論探索和長期理論儲備,并取得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反映了社會呼聲、訴求、社會期盼,這些新的重大突破和各方面改革舉措的集聚效應,必將為我們黨凝聚民心,揮強有力推動作用,提供巨大正能量。
理論優(yōu)勢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刻骨銘心,全面提高干部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成效的持久性。提高理論武裝的持久力,實現(xiàn)從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到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的跨越。對黨的理論、政策絕對服從,形成新時代踐行新思想的行動指南。
(三)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黨員干部對黨的忠誠
中國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兩個維護”,為完成新時代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黨員干部必須黨性要強,對黨絕對忠誠。全面從嚴治黨,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取得反腐敗壓倒性勝利,鏟除我黨面臨最大威脅,震懾、教育我們黨員干部隊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健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從制度上扎牢了不能腐的籠子。黨員干部用人選人等價值取向教育,學習理論教育,以人民為中心實踐教育等黨性修養(yǎng),提升黨員干部對黨的忠誠,做到“兩個維護”。
(四)認真開展“主題”教育,帶頭做好群眾榜樣
十九大報告指出:“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量、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就要把我們黨的干部培養(yǎng),教育,激勵成忠誠、干凈、擔當黨員干部隊伍。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就是動力。正是這些力量挺起了受人歧視的民族脊梁,正是這些動力推動貧窮落后國家發(fā)展。新時代,新呼喚。新使命,新要求。我們處在由富變強的新時代,要實現(xiàn)民族復興使命,就要全黨上下,全國上下形成齊心協(xié)力、無私奉獻“鐵人精神”隊伍,形成具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四個自信”、“兩個維護”,敢于擔當?shù)膹姶罅α俊?/p>
(五)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絕對領導
十八大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保ㄔO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觀、道德觀念上緊緊團建在一起。加強黨在思想道德建設的領導,讓人民有社會主義信仰,國家有強大力量,民族有堅定文化自信。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忠誠、干凈、擔當是實現(xiàn)“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的路徑,是團結起人們,依靠人民,讓黨和人民事業(yè)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根源。在黨的領導下,以人民為中心,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我們黨和人民團結在一起,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下,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步調一致,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的新鐵人精神,我們人民幸福有希望,國家強大有希望,民族復興有希望,我們兩個目標實現(xiàn)才有保障。
作者簡介:
唐專,性別,男,籍貫,甘肅靖遠,出生年月,1966年8月,學歷,甘肅省委黨校研究生,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經(jīng)濟管理。
(作者單位:中共白銀市平川區(qū)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