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訊員 王立新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教育、感化、挽救好他們,讓他們扣好人生的扣子,是我們檢察機關擔負的特殊職責?!卑椭惺型ńh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屈建如是說。
近年來,通江縣人民檢察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通江樣本”,將“保護權益、綜合救助、幫扶挽救、法治宣傳、預防犯罪”等關愛理念融入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扎實推進“厚愛嚴管、懲防并舉、標本兼治”一體化建設,深情呵護青少年成長的每一步。
“剛才的庭審,給我們的警示太多了?!薄奥犐先フ媸呛脟樔?,昨天送快遞的還進到我家,幸好他不是壞人?!薄眨ńh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聯(lián)合縣法院舉辦了一場警示教育觀摩庭,走出庭審大廳時,學生們不禁發(fā)出感慨。
這些學生觀摩的是一起發(fā)生在該縣的猥褻兒童案。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因家庭變故和生活工作屢屢受挫,萌生了報復社會的念頭。案發(fā)當天,他尾隨一名獨自回家的小女孩,來到她家所在小區(qū)樓層,佯裝是送快遞的,騙開了女孩的家門,見其一人在家,便對她進行了猥褻,事后張某某逃離現(xiàn)場。案發(fā)后,公安機關迅速將張某某抓捕歸案,檢察院僅用12天就將案件提起公訴。
通江縣檢察院讓法治關愛有硬道理、出好效果
在辦案過程中,未檢部門檢察官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個案件的典型性:城區(qū)中小學校集中、流動人員眾多。于是,通江縣檢察院聯(lián)合縣法院舉辦此次觀摩庭,邀請中學生及其家長到場旁聽,以案釋法,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識及自護能力。
據(jù)了解,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遇到有高發(fā)多發(fā)、適宜旁聽的案件,通江縣檢察院便會聯(lián)合法院舉辦觀摩庭,并結合案情進行庭后講解。截至目前,該院共選取段某尋釁滋事案、張某遺棄毆打孩子等6個典型案例,先后組織400余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現(xiàn)場觀摩。
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是對未成年人最好的保護。近年來,通江縣檢察院強化事實證據(jù)審查,嚴把定罪定性關、法律適用關,充分運用追訴追漏、量刑建議等措施,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指控力度。近兩年來,該院共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12件16人,對11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訴(其余5人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辦理被告人李某某故意傷害案中,面對零口供的犯罪嫌疑人,檢察官深入調(diào)查分析案件事實和證據(jù),最終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線。今年5月12日,李某某被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保護了受害者未成年人陳某的合法權益。
“林倩姐姐,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最近我找到了一個面點店的工作,有空您來嘗嘗我的手藝!”剛一上班,未檢檢察官林倩就接到一通電話?!笆切≈埽ɑ┭?!你找到工作啦?真是太好了?!辈幻骶屠锏娜艘欢ㄏ氩坏?,這是一位檢察官和她辦理的案件被告人之間的對話。他們能這樣愉快地聊天,要歸功于該院創(chuàng)建的“心語姐姐觀護教育站”。
這個集“法律咨詢、心理疏導、家庭溝通、村(社區(qū))矯治”等功能于一體的未成年人觀護教育站,以全縣的青少年為服務對象,以傾聽、釋惑、解壓、勵志為宗旨,采取電話咨詢、郵件交流和預約面談三種方式,由辦案經(jīng)驗豐富且已取得全國心理咨詢師資格的未檢檢察官提供法治套餐、心理服務套餐和親子套餐三類服務,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注入正能量,有效應對網(wǎng)絡游戲、手機依賴、厭學、早戀等青春期逆反現(xiàn)象。
小周就是“心語姐姐觀護教育站”接待的第一位被判處實刑的被幫教人員。
小周17歲時來縣城打工,因沒有找到工作,衣食無著落,受人慫恿實施盜竊。事后他十分后悔,多次向辦案檢察官哭訴犯罪后的悔恨和對家人的愧疚。在訴訟程序結束后,該院立即啟動了對小周服刑期間的幫教工作,并且在他18歲生日之際,未檢檢察官與小周所在的監(jiān)區(qū)管教共同為他舉辦了特殊成人禮,慶賀他18歲的生日。香甜的生日蛋糕、貼心的勵志書籍、精美的法律書簽,串成了小周難忘的生日記憶。在后來的改造中,小周積極主動協(xié)助監(jiān)區(qū)維護穩(wěn)定,獲得了加分獎勵。刑滿釋放重獲新生的小周,學會了面點技術,每月有了穩(wěn)定收人,生活正一點點地走向燦爛。
近年來,“心語姐姐觀護教育站”共接待法律咨詢219人次,為96名涉案人員和初高中學生進行了心理疏導,幫助19個家庭調(diào)和親子關系,幫教挽救了46名社區(qū)矯治人員。深入全區(qū)73所學校,舉辦法治講座10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達5萬余人,校園覆蓋率達85%以上。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聽這一期的‘通江未檢故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暑假安全小提示……”打開通江縣檢察院未檢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通江未檢故事”欄目鏈接,就能聽到檢察官劉超的聲音。
“當看到一個孩子因一時沖動犯罪而不得不接受法律懲罰時,我感到深切的心痛;當看到迷途知返的青少年重燃希望的熱情時,我感到未檢工作的真切含義;當看到法治宣講時孩子們茫然的目光,我想到最多的是如何讓孩子們把法律知識聽懂學會?!弊鳛橥ń礄z的代言人,劉超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深刻認知——一場面向全校師生的法治宣講課,要讓每個師生都能聽進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次校園宣講前,他都會認真分析手頭案卷的特點,主動與校方溝通,針對不同學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講授。
“2017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法治宣講結束后,一個小姑娘問我:‘劉超哥哥,我可以留一個你的電話嗎?’‘哥哥’這個稱呼觸動了我,我想,比起‘檢察官叔叔阿姨’,孩子們可能更需要一個能講課能傾聽的‘檢察官哥哥姐姐’?!皠⒊v起了欄目開辦的初衷。
同年7月,未檢檢察官用自己的聲音錄制的系列有聲讀物“通江未檢故事”欄目開播了。首期播講的是他(她)們根據(jù)真實案件改編的反映校園欺凌的小說《閃光的刀子》,提醒學生在遭遇校園欺凌時要學會自我保護,懂得用法律解決問題。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引發(fā)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
讓未成年人在參與中受教育,是該院法治進校園的一個成功做法。在廣播中,除檢察官扮演劇中角色之外,他們還邀請了縣內(nèi)的中學生走進錄制室。在扮演體驗中,學生們分析角色行為、學習法律知識。收聽節(jié)目的同學們用留言、評論的方式,猜測故事結局、討論案情發(fā)展,線上線下一派熱烈景象。
“未檢哥哥姐姐”團隊用孩子們便于接受的語言講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讓孩子們愛聽有期待,愛講想?yún)⑴c,建立起孩子們自己的“云端”書屋。截至目前,“通江未檢故事”欄目共發(fā)布50余期,其中包括有聲小說、法治作業(yè)輔導以及禁毒日、中秋節(jié)等特輯,微信公眾平臺粉絲瀏覽量達3萬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