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賀 朱洋
摘要:路橋工程施工過程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內(nèi)容和影響因素,因此,在橋梁施工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橋梁質(zhì)量控制工作,加強質(zhì)量控制,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在路橋施工過程中,路橋基礎的承載能力直接影響到工程的使用壽命,軟土路基會影響路橋基礎的承載能力,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以保證路橋施工的質(zhì)量和進度。
關鍵詞:公路施工;軟土地基;施工處理方法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也日益完善。本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對公路工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進行了研究。
1軟土地基對于路橋施工的危害
1.1路面沉降問題。路橋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shù)纫蛩卦斐傻囊幌盗袉栴},沒有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加以處理,導致施工質(zhì)量嚴重下降。由于施工技術的不足,一些施工單位未能很好地控制路基工程的壓實度,導致工程的穩(wěn)定性下降。由于橋梁結構布置不科學,橋頭跳車現(xiàn)象不僅會造成橋頭不適,而且影響行車安全,甚至導致橋面板的倒塌和斷裂。同時,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道路沉降問題也不容低估。路橋過渡段受雨水侵蝕,導致路堤填料流失,強度降低,引起路面沉降現(xiàn)象。
1.2路面侵蝕問題。路橋路面主要是由碎石以及水泥等顆粒細料組成。而這些原料禁不起雨水沖擊,大多在鋪設結束后引發(fā)侵蝕現(xiàn)象,進而破壞原料自身的緊密程度。在雨天施工的情況之下,此類現(xiàn)象更加凸顯,已鋪設的路面在雨水的沖刷之下會逐漸松散,從而影響往后的路面穩(wěn)定性。
2軟土地基處理的一般原則
關于軟土地基的處理原則,通常從兩個角度進行考究。其一是采用自然沉降的方法,即為達到穩(wěn)定的要求,采取堆載預壓的方式對地基進行自然沉降。其二則是對軟土地基通過相應的工程技術進行處理。一般而言,雖然采用自然沉降法更經(jīng)濟,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之中會因撥款、征地、施工等種種因素的制約而難以實施,僅限于施工工期較長的大型工程項目;而第二種處理原則則能在有工期條件限制的情況之下,及時有效地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以確保施工的質(zhì)量以及安全性。就目前的施工人員而言 ,這種處理方法更為常見。
3軟土地基在公路路橋施工中的處理方法
3.1換填法。換填法是對應于淺層軟土地基的處理方式,首先將基礎底部之下不太深的處理范圍內(nèi)的軟弱土層挖去,繼而用質(zhì)地堅硬、具有較高強度、較高穩(wěn)定性以及抗侵蝕性高的砂土、片石、素土、礫等去分層換填。與此同時 ,利用人工或者機械方法對表層進行壓、夯、振動來處理土工合成材料,從而滿足工程要求的全過程。
3.2墊層法。在路堤底部鋪上一層比較薄的砂層,能夠提高地基的承載力,降低沉降量 ,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同時起到調(diào)整不均勻地基的剛度的作用,防止凍脹。墊層材料一般選用砂和沙石墊層材料,素土墊層材料,灰土墊層材料以及碎石和礦渣墊層材料等。其中砂墊層法最為常見,在軟土地基上鋪設0.5cm~1.2cm 左右的砂墊層,可以達到鞏固軟土層的效果,從而使砂墊層起到上部排水層的作用,確保路基的強度以及穩(wěn)定性。
3.3擠密壓實法。擠密壓實法的原理是采取相應的手段 ,通過振動、擠壓等方式使地基土體孔隙比減小,進而提高地基強度。
3.3.1 土(灰土)擠密樁處理軟土地基。其原理則是生石灰吸水消解經(jīng)過化學反應之后膨脹,樁間土脫水,樁周圍的土經(jīng)擠壓過后,土壤的密實度逐漸增強,從而提高了地基強度,進而達到滿足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載力度。此類方法適用于處理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與雜填土以及含水量較高的軟土。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縮短施工工期,同時又能就地取材。
3.3.2 強夯法處理軟土地基。強夯法又名動力壓實法,這種方法是將重錘反復提到高處并且使其自由下落夯機地基 ,從而達到提高地基強度和降低壓縮性的目的的一種方法。強夯法對于除不適用于厚層淤泥質(zhì)以及淤泥之外,對于某些種類的軟土強夯法仍是不錯的方法。除此之外,軟土的土層性質(zhì)也尤為關鍵,強夯法的加固效果取決于地基土的滲透程度,因此必須創(chuàng)建排水通道。
4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是通過布置豎向排水井 ,改善地基排水條件以及采取加壓、抽氣、電滲和抽水等措施 ,來達到加速地基土的固結和強度增強的目的 ,進而提高地基土的穩(wěn)定性 ,并且提前完成沉降。排水固結法分為堆載預壓法、真空預壓法、降水預壓法以及電滲排水法四種方法。
5化學加固法
5.1攪拌樁法。利用水泥或者其他材料作為固化劑的主劑,并且利用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以及固化劑進行強制攪拌,通過軟土與固化劑之間產(chǎn)生的一系列物化反應,從而形成堅硬拌和柱體,與原來的地層融為一體,起到復合地基的作用。
5.2灌漿膠結法。利用液壓、氣壓以及其他電化學原理 ,將某些能固化的漿液注入各類介質(zhì)的空隙之中 ,從而起到改善地基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的作用。
6土工織物加固法
運用土工合成材料處理公路軟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是指以人工合成的聚化物作為原料而制成的各類產(chǎn)品 ,能夠放置于巖石亦或是其他工程結構的內(nèi)部、表面或者各結構層之間 ,具備防滲、排水、過濾、隔離、加筋等多種特性 ,是一種保護和加強巖土的新型巖土工程材料。
7軟土地基處理的新技術
7.1水泥粉煤灰碎石樁。這類技術主要是將碎石、石屑、粉煤灰滲入適量的水泥和水拌和而成,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7.2高壓水切割消淤。這種技術是通過高壓噴射水槍沿水平方向切刮浮泥,形成泥漿后,再通過泥漿水泵抽至堆放低洼處。
7.3劈裂注漿技術。在巖石或者是土中注漿,能達到改善巖土力學與滲透性的效果。
8結論
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之前,各個建設施工單位以及部門要對軟土地基場地進行勘察,并且進行精心設計與反復探究,進而依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科學的處理方法,增強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程度與土地承載力,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不斷探索,探究出新的工藝技術,從而在投入較低成本的基礎之下,達到最佳效果,在保證施工質(zhì)量與安全的基礎上進而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孫連軍,馮勇.地基處理方法綜述[J].山西建筑,2007(4).
[2]袁得富,史建黨.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J].河南科技,2006(10).
[3]李陽.高等級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四川建材,2007(1).
(作者單位:遼寧現(xiàn)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1中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