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恒森
鄭板橋在總結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驗時說:“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蔽恼碌臉祟}如同一個人的眼睛,應有著畫龍點睛的功效。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往往憑著標題就能基本判斷這篇作文是否切題,立意格調是否高遠。因此,在擬題上應下一番功夫。
以下擬題原則希望同學們予以把握——
1.簡。標題語言應準確、鮮明、簡潔。題目過大、寬泛,會沒有針對性;標題過長,則顯得松散。擬題時,切入角度要合適,范圍要小,內容要精。
2.巧。作文的標題與文章的立意、構思的角度密切相關。立意巧、構思妙,自然會擬出好的標題。
3.俏。題目如同商品的包裝,別出心裁的包裝總會贏得顧客的青睞。同理,出人意料的題目定會讓人“一見鐘情”。
擬題時,有以下方法可供大家選擇:
1.妙用修辭。擬題時,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文體、內容,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雙關、反詰等修辭手法,讓文題生動形象,精練緊湊,含蓄雋永。如以“愛”為話題寫作,便可擬“愛在奔走”“最美的太陽”“給愛一個出口”等,這些題目既意境優(yōu)美又富含哲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與諺語、俗語相反的觀點擬題。如以“路”為話題寫作,就可擬“車到山前沒有路”這個題目。相較于“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個題目凸顯了“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的積極思想。再如,以“學習與提高”為話題寫作,則可擬“拿人手更長”這個題目。和“拿人手短”不同,這里的“拿人”指“學習別人的長處”,“手更長”則表明了“更優(yōu)秀更精妙”。
3.踏雪尋梅。順著材料,對話題進行深化、探究,在濃縮中把觀點提升到具有一定哲理的高度,讓讀者于欽佩中達到一種全新的境界,從而獲得審美上的愉悅感。如以“奉獻”為話題寫作,就可擬“收獲源于付出”等題目,點明奉獻的意義所在。
4.用看似矛盾的詞語形成反差。如“苦日子就該過得甜甜蜜蜜”這個題目,乍看上去,讓人不禁生疑。既然是“苦日子”,為何會“甜甜蜜蜜”?強烈的反差,怎能不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5.引用化用。直接引用或化用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娫~歌曲、名言警句、書籍名稱、影視劇名、新聞標題、電臺欄目等作為作文的題目,會給人一種風格迥異、個性鮮明的感覺。如“忙兮忙兮奈若何”一題就是由項羽的《垓下歌》中“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翻新而來的,給人幽默調侃的感覺。文題中所透露出的幾絲茫然、無奈,正是吸引讀者繼續(xù)往下閱讀的強大磁力所在。
6.以某一個特定的背景作題目,營造氛圍,造成懸念?!按笥陜A盆的日子”里會發(fā)生什么事?“沒有母愛的冬天”該怎樣才能度過?通過背景的渲染,定會將讀者引入設置好的情境中。
總的來說,不管大家采用哪種方法擬題,都要做到文題精練醒目、生動且貼合話題,還要與所寫的文體保持一致,不能單純?yōu)榱藬M題而擬題。
【延伸訓練】
每個人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其間有喜悅,有憤怒,有憂傷,有快樂……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紛繁復雜,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你的心里,從自己解不開的疙瘩到對浩蕩廣宇的思索。
請以“心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心事”是心中久久揮之不去的東西,或牽掛,或擔憂。抓住“心”和“事”來寫,把讓自己掛心或讓自己擔憂、糾結的事寫下來,然后表達自己的感受、感情,從而說出自己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