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崢
【摘 要】 目的:本報告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研究38例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式和臨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10月選取來我院接受治療的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76例進行臨床研究,結合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組為A組(n=38例)和B組(n=38例)。其中對B組使用單一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而A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環(huán)磷酰胺,并對兩種不同治療措施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果:研究顯示,A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7.37%顯著高于B組總有效率73.68%。且患兒治療后在T淋巴細胞水平的對比方面,相較于B組治療后的CD3+(68.42±7.03)%和CD4+(39.15±5.68)%,A組治療后的CD3+(74.31±6.29)%和CD4+(45.18±6.21)%更正常。結論:為促使患者經過治療后生活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醫(yī)護人員需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的基礎上將環(huán)磷酰胺聯合運用其中。
【關鍵詞】 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環(huán)磷酰胺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為廣泛的血管炎和結締組織炎癥,約15%-20%的SLE可能在兒童時期發(fā)病。小兒SLE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對此,我院將選取的接受治療的數名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疾病治療方面的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10月我院收治的數名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分組原則選取其中的76例分組為A組和B組,兩組患者人均38例。其中對B組實施單一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而A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環(huán)磷酰胺。B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患兒年齡3-12歲,平均年齡(7.35±1.31)歲。A組中男性和女性人數均為19例,患兒年齡4-11歲,平均年齡(7.21±1.48)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對比經過統計學分析無差異,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B組:使用單一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在患兒進行治療期間,需要將12mg/(kg·d)劑量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遼寧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125g,國藥準字:H201333233)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注入到患兒的體內。A組:在B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環(huán)磷酰胺。其中在對患兒使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期間,使用劑量與B組相同。而在使用環(huán)磷酰胺進行治療期間,將10mg/(kg·d)劑量的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江蘇盛迪醫(yī)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1g,國藥準字H32020856)通過靜脈滴注進行治療,需每周進行1次治療,一周后對比不同治療下兩組患兒呈現出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純航涍^治療后其主要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抗體等檢測指標達到正常水平,表明對患兒的治療效果為顯著;經治療后患兒主要癥狀明顯緩解,檢驗指標基本符合緩解條件,表明對患兒的治療效果為有效;治療后患兒的病情未得到良好的緩解,甚至病情持續(xù)加重、惡化,表明對患兒的治療效果為無效。(2)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T淋巴細胞水平。使用由美國BD公司生產的FACS型流式細胞儀對患者血液的T淋巴細胞亞群含量進行分析,若患兒經過治療后病情越得到改善,T淋巴細胞水平就越正常。
1.4 統計學分析
我院研究工作開始后通過型號為SPSS24.0的統計學軟件記錄和分析相應的數據,其中在研究期間,分別使用(x±s)、%、t值和卡方值x2值代表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和數據檢驗值。若比較的數據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則以P<0.05表示。
2 結果
通過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在疾病改善效果方面均擁有良好的效果,且A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7.37%(37/38)顯著高于B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3.68%(28/38)。同時根據表1中所闡述的內容顯示,經過治療后在T淋巴細胞亞群含量的對比方面,相較于治療后B組的效果,A組治療后的效果更具優(yōu)勢,體現了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導致患兒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的主要因素,隨著患兒病情的持續(xù)惡化,會導致患兒在患病期間出現CD8+T細胞和NK細胞功能失調,不能抑制CD4+T細胞的作用,因此在其刺激下,B細胞持續(xù)活化產生抗體,且T細胞功能異常以致新抗原不斷出現,使自身免疫持續(xù)存在,甚至造成機體多種系統的損害,需要醫(yī)護人員將優(yōu)質的治療手段運用到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3]。
為了避免相關問題的存在影響患兒病情,可以在此藥物的基礎上將其他藥物聯合運用其中??梢詭椭純捍龠M自身免疫效果的提升,且不會造成患者體內白細胞數量出現異常情況,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持續(xù)提升,臨床效果顯著[4]。
結合研究,在臨床療效和T淋巴細胞水平改善效果的對比方面,相較于單一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在患兒治療過程中的運用,在此基礎上將環(huán)磷酰胺聯合運用其中在臨床效果方面更具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曾月, 趙成廣, 吳玉斌. 血液凈化治療兒童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8,4(7):68.
[2] 楊詩婕,宋紅梅.羥氯喹在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J].中華兒科雜志,2019,57(6):490-493.
[3] 郝勝, 鈕小玲, 吳瀅,等.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神經精神表現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8,1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