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納
摘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中央正在抓的一項重要工作。2018年2月印發(fā)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意見》中就指出:“縣域媒體要強化服務功能,整合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重點發(fā)展新媒體,建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同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作用
縣級融媒體中心運行維護規(guī)范作為縣級融媒體系列標準的組成部分,它編制的主要目的和指導思想是要使得縣級融媒體中心運行維護工作更加及時、規(guī)范、安全,保障中心內技術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可靠地運行,規(guī)范應具有較高的可用性和較強的指導意義。
一、縣級融媒體發(fā)展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
1.縣級融媒體是新興媒體時代發(fā)展的必然
在當前時代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網民的規(guī)模比例越來越高,各類新聞客戶端以及各種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的第一信息來源,與傳統(tǒng)的媒體相比,無論是在輿論生態(tài)還是媒體格局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下更加要求應該加快縣級融媒體建設,尤其是通過縣級融媒體來實現傳統(tǒng)媒體與互聯網、移動媒體之間的融合,在媒介的信息內容、技術應用、管理方式以及平臺終端等方面實現互融共通。
2.縣級融媒體是更好地引導和服務群眾的平臺載體
縣級融媒體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引導和服務群眾,通過把縣級融媒體打造成為主流輿論陣地、社區(qū)的信息樞紐以及綜合性的服務平臺等,不僅可以對群眾進行輿論引導,同時還可以提供各類政務、公共、文化以及娛樂等多元化的服務,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明服務需求。
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
1.社會服務功能建設不足
通過對大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功能建設情況進行分析,發(fā)現大部分的功能都集中在新聞發(fā)布,融媒體產品的生產上,涉及民生社會服務功能的模塊,只有赤水市、桐梓縣的少數幾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便民服務方面做得較好,但絕大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媒體+社會服務功能上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2.盈利能力不足,資金、人才匱乏
縣級融媒體中心屬于縣委直屬正科級事業(yè)單位,歸口縣委宣傳部領導和管理。根據筆者獲取的幾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資料來看,貴州縣級融媒體中心一般會設置辦公室、調度中心、采訪中心、新媒體部門以及傳媒公司等,雖然下設傳媒公司,但除了撥款以外,傳媒公司的盈利能力稍顯不足,雖然省委宣傳部以及各級宣傳部門都在資金上大力支持,但在重大融合項目的建設上,仍然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在人才方面,由于縣級融媒體中心薪酬待遇對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夠,導致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人員流動較為頻繁,如何留住人才是當前縣級融媒體中心需要解決的問題。
3.縣級媒體融合效果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轉型發(fā)展,電視文化市場開始從原本的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這種情況不單對縣級電視臺造成了比較大的沖擊,更是給其運行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帶來新的挑戰(zhàn)。同時,新媒體對傳統(tǒng)電視媒體的影響非常大,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人們完全可以按照自身興趣進行節(jié)目的自由選擇。越來越多的電視媒體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另外,對于縣級電視媒體而言,由于其自身條件存在嚴重的局限性,最終導致其播出的新聞缺乏時效性和趣味性,吸引力不斷下降。
三、如何發(fā)揮好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作用辦法
1.加大資金扶持,增強造血功能,吸引人才入駐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面臨重大融媒體項目資金缺口時,相關部門應盡可能的進行資金扶持,推動相關政策向融媒體中心傾斜。融媒體中心的傳媒公司應該轉變盈利模式,應走向市場接手商業(yè)廣告制作,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吸引人才方面,融媒體中心應適時改變固有的薪酬和人員編制模式,進行大膽嘗試,打破編內人員和編外人員的身份差別以及待遇差別,采取業(yè)績與崗位的薪酬分配制度,留住人才,減少人員流動,方可緩解人才匱乏的問題。
2.加強新聞策劃
以前報刊、廣播、電視節(jié)目分別按照各自的特性選題和策劃、拍攝,在各自的平臺上傳輸?,F在一開始就要按全媒體來推進和策劃,這樣在傳輸過程中,既不影響電視的播出,又適宜網站的傳播和互動。鳳凰衛(wèi)視的《全媒體大開講》,節(jié)目在電視直播的同時,又在新聞客戶端和視頻客戶端直播,與網友以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互動。例如每年的山東微山縣“兩會”報道,是全縣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參與“兩會”報道的編輯記者要具備使用手機、攝像機、照相機、電腦、錄音筆等多媒體裝備的技能。先在手機移動客戶端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盡快地發(fā)布信息,并在手機客戶端開通網友互動平臺,然后在廣播電視端作全面深度報道。
3.加大公益廣告的播出
教育引導受眾是各級媒體應盡的職責。通過2020年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役,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公眾知曉率,提升公眾的自我防護意識,春節(jié)期間德清傳媒加大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益廣告的播出頻次。從1月24日(大年初一)開始,德清傳媒對廣播、電視、新媒體三個平臺的廣告時段進行了重新梳理壓縮,在廣播的正點、半點報時節(jié)點,在電視的每個廣告時段,在新媒體的頭條位置全部刊發(fā)防控疫情的公益廣告。為了豐富公益廣告的內容,我們把在新媒體點擊率、轉發(fā)率較高的由德清傳媒制作的“怎樣做到自我隔離”“出門戴口罩”“進門勤洗手”“在家過年也挺好”等短視頻進行再修改再完善,并在廣告時段播出。同時,為了讓公眾了解當地的防控情況,當地政府下發(fā)有關防控疫情的通告、通知,也會第一時間在三大平臺高頻率刊發(fā)。通過新聞宣傳、短視頻播放、公益廣告高頻率的播出,讓足不出戶的當地百姓對疫情做到科學認知、理性對待、正確防護。
4.借力大型互聯網平臺傳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47億,網民手機上網比例達99.1%。與此同時,新聞客戶端和各類社交媒體已成為很多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的第一信息源。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優(yōu)酷等信息領域的大型傳播平臺,他寸門擁有幾億粉絲。對于資金和技術能力都有限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廣泛入駐這些媒體平臺,實現多平臺聯動。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為代表的視頻平臺是長視頻播放陣地,我們可以把制作好的優(yōu)質電視視頻借助這些平臺轉移到移動客戶端。以抖音、快手、秒拍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適合15秒到兩分鐘的短視頻,這些短視頻短小精悍,符合當前用戶碎片化的視聽習慣。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內容在不同的平臺間遷移時,需要時刻考量平臺本身的特性,將視頻生產和場景風格做出適配。
5改進提升縣級融媒體的管理運營水平
在縣級融媒體的運營管理方面,首先應該根據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單位性質、屬性和機構設置,根據融媒體中心發(fā)展實際確定人員編制,可以探索設立縣級融媒體建設專項資金,保證融媒體中心運轉的正常。其次,應該注重加快媒體融合縱深發(fā)展,應該積極與省級、市級融媒體中心加強合作,建立融合制播體系,打造誦奉化資源配置、多媒體內容匯聚、共平臺內容生產、多渠道內容分發(fā)、多終端精準服務、全流程智能協(xié)同的工作體系。同時,在融媒體的管理運營方面,還應該針對各類散布在各平臺的網絡自媒體侵權電視臺內容,做好維權,維護縣級融媒體的合法權益。此外,在縣級融媒體營運管理方面,還應該強化融媒體中心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作用,比如在疫情防控方面可以發(fā)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將本地有關疫情防控要求和工作等的視頻音頻以及圖片文字等通過縣級融媒體中心進行發(fā)布,及時澄清謠言、引導輿論,更好服務基層群眾和社會治理。
四、結論
縣級融媒體中心運行維護工作對于保障其技術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運行至關重要,中心應該重視運行維護工作的開展,配置必要的運行維護人員、工具、備品備件等資源,加強運行維護人員管理和技術培訓,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建議也應該多調研和咨詢相關單位,借鑒其他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方案。
參考文獻:
[1]覃倩,覃信剛.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之思考[J].中國廣播,2018(12):26-28.
[2]程啟群.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融合發(fā)揮作用[J].傳播力研究,2018,2(36):80.
[3]滕繼濮.關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點的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8(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