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燕,滕懿群
(嘉興市第二醫(yī)院兒科,浙江 嘉興 314000)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常見的一種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常在學齡前出現(xiàn)癥狀,男孩多于女孩,且表現(xiàn)主要為短暫注意力和注意力不集中、沖動和過度活躍、經(jīng)常伴有學習困難、適應不良和行為障礙等[1-3]。臨床調查顯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發(fā)病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兒童生活質量和學習[4]。目前,西醫(yī)治療小兒多動癥仍以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為主,但往往單純一種藥物難以達到理想療效和預后[5-6]。靜靈口服液是一種中成藥,具有寧神益智、滋陰潛陽功效,因此,本文研究旨在探討靜靈口服液聯(lián)合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療效觀察及對兒童行為和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的影響。
選擇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嘉興市第二醫(yī)院就診的小兒注意缺陷多動障礙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80例與對照組80例。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7]。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斷標準;②年齡6~14歲;③可積極配合治療,完成所有療程;④病程≥6個月;⑤獲得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肝腎嚴重異?;純?;②聽力障礙引起類似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表現(xiàn)患兒;③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或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器質性疾病患兒;④過敏體質患兒;⑤精神疾病患兒。最終納入的人群特征:觀察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7~13歲,平均(9.32±1.42)歲;病程(2.34±0.65)年,最短8個月,最長4年。對照組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7~14歲,平均(9.19±1.39)歲;病程(2.39±0.57)年,最短6個月,最長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對照組:給予鹽酸哌甲酯緩釋片(規(guī)格:18mg;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60240)18mg/次,每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靜靈口服液(規(guī)格:10mL;國藥準字:Z10910056)10mL/次,每日2次。兩組療程均為12周。
①顯效:患兒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且多動指數(shù)改善50%及以上,其中多動指數(shù)采用Conners多動指數(shù)評定,共10個項目,每項按0~3級評分;②有效:患兒主要癥狀改善,且多動指數(shù)改善30%~<50%;③無效:患兒主要癥狀無改善,且多動指數(shù)改善不足30%;④總有效為顯效和有效之和。
①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評分變化,包括身心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品行問題,分別計分0分、1分、2分和3分,評分越高兒童行為越嚴重;②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主要癥狀積分變化,包括神思渙散、多動多語、小動作多、坐立不安,按照嚴重程度計分為0分、2分、4分和6分,評分越高癥狀越明顯;③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變化,采集患兒4mL外周靜脈血,2 500r/min,半徑10cm,離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
觀察組治療12周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2.50% vs.77.50%,χ2=7.059,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12周后總有效率比較[n(%)]
兩組治療12周后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評分中的身心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品行問題較治療前均降低(均P<0.05),且觀察組治療12周后評分均低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13.492、13.679、14.848、22.624,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評分比較分)
兩組治療12周后神思渙散、多動多語、小動作多及坐立不安癥狀積分較治療前均降低(均P<0.05),且觀察組治療12周后積分低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13.700、13.877、14.618、14.926,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
兩組治療12周后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較治療前均升高(均P<0.05),且觀察組治療12周后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高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33.505、17.352,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比較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核心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缺陷、多動和沖動,常伴行為、情感、認知和學習方面的障礙,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行為障礙性疾病[8]。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病期間對自身行為控制能力較差,無法接受學校及父母的約束與控制,很容易出現(xiàn)違反社會常規(guī)和破壞行為的狀況,對親子關系和伙伴關系產(chǎn)生嚴重影響,且此類兒童對社會適應能力也較差[9-10]。目前,我國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發(fā)病常在12歲前,病程持續(xù)至少6個月。西醫(yī)對于小兒多動癥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認為其主要是產(chǎn)傷、環(huán)境和遺傳等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1-12]。
中醫(yī)學認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發(fā)病病因主要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護不當造成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平衡失調,其病變主要在心、肝、腎、脾[13-14]。靜靈口服液是一種中成藥,具有寧神益智、滋陰潛陽功效,主要由熟地黃、茯苓、澤瀉、龍骨、五味子、山藥、牡丹皮、遠志、女貞子、知母、黃柏和石菖蒲組成,其中熟地黃具有滋陰填精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寧心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功效,龍骨具有鎮(zhèn)靜安神功效,五味子具有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功能,山藥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功效,遠志具有益智、滋補肝腎功效,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功效,知母、黃柏具有清熱瀉火功效,石菖蒲具有理氣開竅功效??v觀全方共具寧神益智、滋陰潛陽功效[15]。鹽酸哌甲酯緩釋片是一種緩釋型多巴胺能激動劑,該藥物主要作用于黑質紋狀體突觸后的D2受體和中腦皮質,以及中腦邊緣葉通路的D2受體和D3受體,從而有效提高多巴胺效應。
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12周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應用靜靈口服液聯(lián)合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治療可獲得良好療效;觀察組治療12周后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主要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提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應用靜靈口服液聯(lián)合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治療可改善患兒行為及主要癥狀;觀察組治療12周后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靜靈口服液治療可提高患兒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
綜上所述,靜靈口服液聯(lián)合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療效良好,且可改善患兒行為,提高血清多巴胺和25-羥維生素D3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