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霞
(臨夏州人民醫(y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直腸癌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發(fā)生于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直腸癌若治療不及時,腫瘤轉移,可累及呼吸、循環(huán)、神經、肝腎等多系統(tǒng)功能,最終因惡病質導致多器官功能紊亂或衰竭,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直腸癌根治術為治療直腸癌的常用手段。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康復快、預后良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1]。但由于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術前易出現負面情緒,影響手術依從性,加大手術難度[2]。探討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臨夏州人民醫(yī)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直腸癌患者56例,根據電腦隨機盲選法分為觀察組和比較組,每組28例。男25例,女31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47.92±3.06)歲。臨床分期:A期24例,B期12例,C期15例,D期5例。高分化20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20例?;颊呓汣T/MRI檢查均符合直腸癌臨床診斷標準[3],均在腹腔鏡下行根治術。患者了解本次研究過程,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手術禁忌癥者,無法正常溝通者,患有糖尿病、腎上腺病、甲狀腺病等代謝性疾病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比較組患者在圍術期給予常規(guī)護理。術前開展與手術相關的宣教,術中指導患者行正確體位,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后指導用藥、飲食,指導康復訓練等。
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給予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內容:(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直腸癌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加之對手術的恐懼,術前易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護士在患者入院后主動與其溝通,給予針對性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②疾病宣教。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對患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宣教內容包括直腸癌致病原理、臨床表現、治療手段及開展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等,提升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消除其顧慮,取得患者的配合。③環(huán)境、器械及藥品準備。術前對手術室、器械進行消毒,調節(jié)手術室的溫濕度,營造溫馨、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檢查手術器械的運行情況,并調適好設備參數。準備手術所需藥品,手術器械整齊擺放于手術臺上,并做好無菌管理。④腸道準備及備皮。術前2 d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囑其定期排便,減輕腹壓,必要時可行灌腸。術前6 h禁食,術前禁飲。術前24 h叮囑患者洗澡洗頭,清理術區(qū)污漬,做好常規(guī)備皮。(2)術中護理。術中加強醫(yī)護配合,加強患者出血量、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監(jiān)測。(3)術后護理。①器械清點。術后仔細清點手術器械數量及手術用品,做好手術記錄。②疼痛護理。待麻醉消退,患者意識恢復后,及時將手術情況告知患者,使患者安心。評估患者手術疼痛程度,按照疼痛等級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對輕微疼痛患者使用情志療法、音樂療法、呼吸法等,幫助其緩解疼痛。中重度疼痛患者在鎮(zhèn)痛干預的基礎上,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鎮(zhèn)靜類藥物。③導管護理。加強引流液顏色、性質的監(jiān)測,定期更換引流袋。術后1~2 h引流液顏色為紅色是正?,F象,若引流液顏色為糞水狀或手術切口出現紅腫、出血、滲液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④康復指導。術后6 h指導患者咀嚼口香糖,加速胃腸蠕動,促進排氣。術后24 h指導患者在床上以半臥位開展四肢屈曲、關節(jié)活動等訓練。24 h后指導患者嘗試下地活動,期間護士全程協(xié)助,避免跌倒。后期可逐漸開展病房內走動、走廊走動、上下樓梯等訓練,訓練量以患者耐受為宜。⑤出院指導。完善患者的病歷資料,指導患者用藥、飲食及運動,叮囑患者按時到院復查。
觀察指標:手術耗時、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導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
預后效果:比較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腸穿孔、肺不張或肺部感染、吻合口瘺等。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耗時、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導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組的相關指標均短于比較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of two groups
觀察組發(fā)生吻合口瘺、肺不張或肺部感染、腸穿孔等并發(fā)癥低于比較組(P<0.05),見表2。
表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例(%)Tab.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 situation case(%)
直腸癌臨床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可有效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圍術期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即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其情緒,增強其手術依從性,促進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縮短康復進程,改善預后[4]。
本研究顯示,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觀察組的相關指標均優(yōu)于比較組,且觀察組發(fā)生吻合口瘺、腹腔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均低于比較組。提示:圍術期對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機體手術應激,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導管留置時間,促進患者的康復[5]。
對腹腔鏡下行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行圍術期全面護理干預,可優(yōu)化手術效果,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