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姣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交通運輸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和土地資源緊張等問題,地鐵隨之發(fā)展起來,地鐵以其安全、準時、快速的優(yōu)點,在拓寬城市空間、打造城市快速立體交通網絡和改善城市交通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地鐵的施工難免會受到在城市地下埋藏著的錯綜復雜管線的影響,盲目施工常常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安全隱患,危害區(qū)域穩(wěn)定。我國地下管線排布分散雜亂,包含水、電、網、氣等多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須品,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對區(qū)域發(fā)展產生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將從地鐵施工中如何更好的保護地下管線,提出幾點淺見。
關鍵詞:地鐵項目;施工;管線保護
引言
隨著城市化的縱深推進,地鐵已然成為城市發(fā)展的一張名片。我國雖然已經掌握了成熟的地下施工技術,但由于地下施工作業(yè)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和未知性,而地下重要管線又錯綜復雜,因此如何保護管線是地鐵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難題。
一、地鐵項目施工對地下管道的威脅
在地鐵車站明挖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種管線,地下管線總體可以分為有壓管線和無壓管線,遇到最多的無壓管道是雨污水及電力管線,電力管線的損壞,會直接導致周邊居民的生活嚴重受影響,而雨污水和給水管道的破壞會直接給基坑帶來涌水風險,危及作業(yè)人員安全。有壓管線以能源供應為主,包括給水管、熱力管和天然氣管道,施工過程若處置不當極易造成能源泄漏,泄漏后不僅僅會造成嚴重污染,浪費能源,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還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搶修,無形中就會加大施工成本、工期、安全、質量風險,在地鐵車站施工中,肯定會對土層進行擾動,而管道對土層變形的敏感性要求極高,土層受力不均更容易導致管道的破裂。
二、地鐵項目施工中管線保護流程
1.完善地下管線檢測
對地下管線的檢測,可采用人工現場實際調查和地下深波探測儀對地下管線分布情況進行檢測,在檢測之前應當對附近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等人口密集處進行供電、供水、供氣線路排查,以地面參照物結合地下探測形式提升地下深層管線的檢出率和精確性。一般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存在檢測不出來的管線及通過開挖才能暴露出來的未知管線,對于產權單位提供的管線圖紙,應仔細研究,明確施工開挖范圍內各類管線性質、大小、走向、埋深等情況,充分了解挖槽段土質,地下結構物或其他管線,溝槽附近地上結構物及施工環(huán)境等情況,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質量及安全。然后結合實際,繪制詳細的管線布置圖,開挖探溝,對現場進行打開調查,探溝斷面應按底寬、挖深、槽深、各層邊坡等因素確定。
2.加強同管線產權部門配合
地下管線的全面調查離不開各施工管線產權單位的配合,由于水、電、氣等管線分布各有規(guī)劃,因此管線核查工作開展十分困難,需要大量的專業(yè)人員從事現場考察和資料分析工作,需要組建專門的業(yè)務對接人員,對相關管線責任主體進行交涉,獲取詳細的管線資料信息,明確地下管線分布情況,對管線進行匯總。只有通過對地下管線的全面分析,做好信息錄入和確認的準確性,才能更合理的對存在風險管線制定不同的改遷或加強保護方案。
三、地鐵項目施工過程中管線保護策略
施工過程中,對于已經探明無法規(guī)避的管線,不僅會制約施工,有時還和車站結構沖突,解決方案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管線改遷,一種是對管線進行原位保護,若管線距離施工空間較近或地質結構不穩(wěn)定,最好是對管線進行改遷,若不允許遷改時,則必須采用原位保護方案。如果管線距離施工區(qū)域較遠,地質穩(wěn)定性較強時,則兩種方案均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根據現場實際,權衡兩種管線保護方案的利弊,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管線保護方案。
1.管線改遷
不管是管線改遷和管線保護首先都應該先對管線進行探測,明確施工開挖范圍內管線性質、大小、走向、埋深情況,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出現管線事故。不同管線改遷有不同的改遷方案,拿電力管線來說,遷改一般涉及到原管溝拆除、管線懸吊、新管溝修筑、管線遷移、管溝回填等幾個步驟。管溝拆除時,將原管溝蓋板以上覆土挖除完畢后,將挖出土方就近堆在溝槽2m范圍外,并全面覆蓋,集中外運。堆土不得掩埋消防設施、雨水口、測量標志、各類地下管道的井蓋和沿線單位設施等,在溝槽內及時設明溝排水,并設集水坑。原管溝蓋板拆除作業(yè)時,可人工配合吊車進行,對管溝內管線支架拆除過程中,需對管溝內管線進行保護,防止對管線造成損傷,拆除過程中須有專人進行監(jiān)護作業(yè)。對管線懸吊保護時要多人同時操作,設專人指揮,且設專職監(jiān)護人,步調一致,小心輕放,避免管線破壞。新管溝修筑時,為保證邊坡穩(wěn)定,開挖邊坡不得小于設計規(guī)定邊坡,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邊坡穩(wěn)定系數參照相應規(guī)范確定,并且要經常對邊坡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管線遷移過程中應格外注意周圍有無其他障礙物,考慮好管線遷移先后順序、位置等,溝槽回填時應確?;A強度達到規(guī)定強度,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對稱回填,滿足壓實度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避免對淺層其他管線造成擾動,完善對改遷管線動態(tài)監(jiān)測,確保改遷管線正常運行。
2.管線原位保護
相比于管線遷改方式而言,管線原位保護工程量較小,成本投入低,施工速度快。而管線原位采用最多的是懸吊保護。對于橫跨基坑的管線,可采用在基坑圍護樁上架設軍用梁或鋼管進行懸吊保護并進行懸吊材料的受力計算,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剛性懸托管線進行監(jiān)測,一般在每節(jié)管線上和重點部位設一觀測點,觀測標志可用抱箍直接固定在管線上,不得碰撞管道懸吊系統(tǒng)或利用其做起重架、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懸吊管線應依據管線類型分別設立安全保護區(qū)域,安全警戒牌,嚴禁機械設備靠近,基坑回填土前,懸吊的剛性管線下應砌筑支墩加固,防止下沉,并按設計要求恢復管道和回填土。
總之,不管是管線原位保護還是遷移,都應依據現場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在管線遷移過程中,充分考慮管溝彎道處富余量是否可以利用,用撥移改遷來替換割接遷移,能有效避免協(xié)調部門多、難度大、工期長等缺點,降低安全風險,給企業(yè)帶來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地下管線是城市正常運行的命脈,地鐵施工應當盡量減少對地下管線的破壞,減少改遷過程中管線工程的中斷時間,做好地下管線的保護工作,不斷完善工程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人力物力保證措施和應急預案管理,做好管線保護和遷改過程中的實時監(jiān)測,建立系統(tǒng)化的管線保護標準和施工流程,并不斷強化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意識,讓地下管線不再成為地鐵施工過程中的阻礙。
參考文獻:
[1]張建力.地鐵前期施工中市政管線的遷改與保護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9):33.
[2]侯宇.城市地鐵施工對市政管線探查與保護[J].現代物業(yè)(中旬刊),2019(04):183.
[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2011).
(作者單位:中鐵九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