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寧 董雅惠
每年都有一批華人華僑子女在華僑大學接受教育,滿載而歸,順利畢業(yè)
作為華僑華人子女,他們自世界各地回到祖(籍)國接受大學教育。近年來,“雛鷹歸巢”的趨勢一直熱度不減,已形成新的風向。
近日,中國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陸續(xù)公布,教育又一次成為令人矚目的話題。在金榜題名之時,有一群特殊的求學者成功入讀中國大學。
作為華僑華人子女,他們從世界各地回到祖(籍)國接受大學教育。近年來,“雛鷹歸巢”的趨勢一直熱度不減,已形成新的風向。
作為接收華僑華人子女歸國學習的典型代表,華僑大學于此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
據該校招生處處長洪雪輝介紹,自2018年至今,在校華僑華人學生數(shù)量已從不到2000人增長至目前的3000余名。
之前,這些華僑華人子女主要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東南亞的中文水平相對高一些,這些孩子回中國求學相對更有優(yōu)勢。但近年來,“隨著數(shù)量的上升,覆蓋的面也越來越廣了,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國家生源?!币娮C這一明顯變化的洪雪輝表示,目前華僑華人學生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像今年我們就有來自意大利、南非、蘇里蘭等歐洲、非洲、美洲的學生回國升學?!?/p>
“這些華僑華人子女入學方式主要有三種,”洪雪輝介紹道,根據不同的情況,錄取方式也有不同的途徑,“主要一種是考試入學,包括在國內讀書的歸僑子女,或者在國內的華僑子女。還有一部分是通過申請審核入學,對于人在海外的學生,通過遞交中學的材料,包括參加國際文化考試的一些材料來申請,審核符合條件后方可入學;還有一種是推薦入學,海外僑團僑社將優(yōu)秀學生作為推薦人推薦給我們,學生提供自身成績等材料,由我們決定錄取與否。”
洪雪輝說,華僑華人回到祖(籍)國、進入大學接受教育,學校會考慮海外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化的授課編制?!翱陀^地說,海外華僑華人學生在一些基礎學科上,如物理、數(shù)學,與接受國內教育的學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贬槍@個情況,他介紹道,我們一般采用基礎學科分流教學的方式,單獨開班,請一些比較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為他們首先在知識上補缺補漏,然后再對基礎學科課程進行調整。
語言也是這些學生面臨的一大學習難關?!坝行┥钤诤M獾膶W生母語不是中文,也不是英語。比如一個老撾的學生來,我們就可能把他的英文課調整成為大學語文課。如果是英語系國家或者本身英語水平較好的,也可以通過與國內學生一起學習英語課程這樣的方式去解決語言問題?!?/p>
“到了專業(yè)課階段,大多數(shù)課程就在一起上了?!焙檠┹x指出,華僑華人子女選擇回到祖(籍)國升學,不僅僅是讀書,也是希望能夠真正與祖(籍)國學生在一起生活?!八晕覀冊诤笃诘恼n程設置上,大多還是采用了融合式教學。”
全球疫情是否對華僑華人子女今年歸國讀書計劃產生影響?
“我們因為疫情,將考試推遲到了7月18號才進行,目前正在錄取階段,工作還沒完全結束。后面還有教育部組織全國三百多所學校對港澳臺僑學生進行聯(lián)合招生考試。”洪雪輝表示,事關國家防疫大局,一些無法歸國參加考試的情況確實是難以避免的,但整體工作仍保持正常節(jié)奏。
近年來,“雛鷹歸巢”的趨勢一直熱度不減,已形成新的風向
“我們的錄取工作當前正在進行,基本上跟往年大致持平并保持略有增長的狀態(tài),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fā)放了幾百張錄取通知書?!焙檠┹x說。
“我兒子在去年回國實習,而我身邊的很多學生家長也都送孩子回去。我有一個好朋友,她的女兒在國內讀完了學士文憑,現(xiàn)在要繼續(xù)攻讀研究生了?!?/p>
在毛里求斯任教18年的資深教育界人士丘金蓮表示,無論是站在教師還是家長的角度,送孩子歸國念書是她一直以來非常鼓勵的方向。
“像我兒子,他讀完了酒店管理的研究生,但作為一名華教老師,我覺得他的中文程度是不夠的,他可以運用中文交流,但是在書寫或者一些表達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我就非常希望他再回到祖(籍)國讀一讀書,專門學語言?!?/p>
“另外,相較于海外,中國的教育、文化有一些不一樣的理念,例如尊老愛幼這些中華文化傳統(tǒng),回去接受教育之后,孩子就會有更切身的體會。”丘金蓮說,“我們作為華人,要知道我們的根在哪里,在我看來這很重要,也是很基本的東西。”
丘金蓮提到,歸國的安全與回家的親切、祖(籍)國的教育理念文化與本身的華人身份,都推動著家長們做出這樣的決定。
“其實作為家長,首先還是會考慮孩子安全不安全,孩子離開父母,在外求學總歸不能提心吊膽。送回祖(籍)國,父母、家人在那里,國內也有很多朋友,很有生活保障呀?!鼻鸾鹕徯Φ馈?/p>
華人華僑子女在華僑大學接受系統(tǒng)教育
面對這樣的趨勢,洪雪輝分析指出,近年來中國學校辦學條件的優(yōu)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因素,都使得華僑華人家長開始傾向于做出這樣的選擇。
“說到底,還是祖(籍)國越來越繁榮富強,因而大家回來求學的積極性也就越來越高?!?/p>
洪雪輝同時指出,相對于其他學生,華僑華人子女原有的基礎不同,因而會存在一定的適應期,但是,他們的學習目標相對更加明確。
洪雪輝說,如果做好了歸國學習的打算,要注意隨時了解國家政策,根據需要和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未來規(guī)劃?!袄缃衲杲逃客瞥隽艘豁椪撸蠹词挂延型鈬鴩膶W生,如果近幾年一直是處在國內受教育的狀態(tài),按照規(guī)定,也不能以留學生的身份進入大學讀書?!?/p>
洪雪輝補充說,對于考慮或是決定回到中國進行學習的這一部分華僑華人子女,中文的學習是非常需要提前注重,加倍努力的地方。
談及這一部分學生畢業(yè)后的發(fā)展,洪雪輝表示,就目前來看,華僑華人子女在歸國接受教育后,具備深入了解兩國文化習慣的優(yōu)勢,無論是創(chuàng)業(yè)經商,還是進入海外企業(yè)發(fā)展,都備受青睞。
“比如像我們有一些馬來西亞的學生,畢業(yè)后就專門在馬來西亞電視臺購物頻道做貿易,做得風生水起。他們在中國讀書,了解中國的朋友與中國的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們把中國的東西通過馬來西亞的電視頻道銷售,就能效果更好?!焙檠┹x分析道,“他們的買家還在國外,這就做了兩國之間的橋梁?!?/p>
“這些孩子是華僑華人子女,但畢竟離開了中國那么多年,甚至說是第二代、第三代華人,他們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的了解,以及與中國人之間的溝通,在國內讀過幾年書以后,會更方便更順暢?!蓖瑫r,他還透露,這兩年提出這方面人才需求的企業(yè)明顯越來越多。
“緬甸的、印尼的、馬來西亞的、越南的……這半年來跟我聯(lián)系過的大型企業(yè)、海外企業(yè)數(shù)目越來越多?!闭劶叭A僑華人子女的就業(yè)前景,洪雪輝想起之前實地考察的經歷說,他去非洲感受非常明顯,非洲很多中國企業(yè)非常需要華僑華人的孩子,甚至包括中國的學生,他們企業(yè)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所以如果有背景是非洲的,又是華僑華人的這種人才類型,就十分受歡迎。
“舉個例子說,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到當?shù)卣衅?,也希望能有像這樣相關的人才。這些華僑華人子女回到中國接受教育后,懂中文、學習基礎好,工作簽證、溝通交流都會更方便?!焙檠┹x分析說,“之前有一個上市公司要到印度尼西亞開廠,就聯(lián)系我們希望能找到與印尼相關的學生?!?/p>
“其實,這些學生之中的很多人,最終還是會回到原本生活的國家或地區(qū)發(fā)展?!焙檠┹x表示,在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會自發(fā)地成為當?shù)刂v述中國故事的新生力量。
“他們本身對祖(籍)國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在讀書期間可以全面地了解祖(籍)國,很多人也因此真正愛上了自己的祖(籍)國。他們回到原住在國后,由于有在祖(籍)國生活的經歷和見聞,可以與當?shù)厝私涣鞯酶苯??!?/p>
對于未來,洪雪輝說:“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可能會面臨很多新的挑戰(zhàn),但相信只要國家夠強、夠好,還是會有更多的華僑華人子女愿意回祖(籍)國學習,甚至也有更多的外國人愿意來中國學習,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