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潔
鮑艷為本科生上課
鮑艷站在實驗室的桌前,皺眉盯著眼前的各種儀器思考。操作用的設備整潔合理地放置著,旁邊是擺放整齊的用作實驗記錄的紙張,手表上的指針有條不紊地轉動著,一切看起來都井然有序。但鮑艷的目光卻死死地盯著設備上的一塊皮革薄膜。在那里,本應光滑柔順的膜層上卻莫名地析出了晶體,這種失誤在之前的實驗記錄里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
皮革膜層制備工藝繁雜,從原材料到制備,需要每個流程去逐一排除失誤因素。對于陜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鮑艷來說,這是她在關于綠色皮革化學品與有機/無機納米復合功能化學品研究中碰到的諸多難題之一。這次她和實驗團隊經歷萬難,終于找到了導致失誤的罪魁禍首——季節(jié)變換導致實驗溫度下降。
鮑艷坦言,自己很享受這種克服科研難題的過程,并且在里面找到了閱讀偵探小說時的快感,“我就像小說里的主人公,在千頭萬緒的迷霧中一步步排除嫌疑人,最終找到元兇”。
鮑艷出生于陜西戶縣(今鄂邑區(qū)),這片位于關中平原的土地南依秦嶺,山高坡陡。天然的黃土風貌以及粗獷的地理環(huán)境養(yǎng)出了此地人強悍、敢闖、不服輸?shù)男愿?。從小生長在陜西的鮑艷性格里就有這么一股子悍勁。
1999年高考結束后,她考進了陜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皮革專業(yè)(當時為皮革工程學院)。對于幾乎沒有接觸過皮革領域的鮑艷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那時候的她最喜歡去聽皮革企業(yè)來學校作的報告,在一場場和企業(yè)的直接對話中,她掌握了國內皮革行業(yè)做得最好的企業(yè)是哪幾家,包括在化學方面或者加工方面領先的皮革企業(yè)等信息。從那時起,她漸漸消除了對前景的迷茫,心中漸漸有了一個對未來規(guī)劃的雛形。
在陜西科技大學,鮑艷還遇到了對她科研生涯有著重要影響的人——馬建中教授?!皬谋究频酱T士再到博士,包括畢業(yè)以后工作,我都是在馬老師的團隊里面?!钡靡嬗诖耍U艷在科研的內容和課題的連貫性方面銜接得非常好。此外,馬建中教授還曾改變過她的求學軌跡。碩士結束后,鮑艷本來沒有打算繼續(xù)攻讀博士,“是馬老師幫我分析了現(xiàn)實生活和科研各方面的情況,鼓勵我繼續(xù)讀博”。對于馬建中教授,鮑艷心里一直懷著亦師亦父的感激之情。
多年的科研生涯讓鮑艷對皮革行業(yè)有著清醒的認知和真切的熱愛?!捌鋵嵠じ镌谌祟愒缙诰鸵呀洿嬖诹恕保蛴浾呓榻B道。在遠古時代,古人類將動物的皮毛整張剝離出來,系在腰間用以遮羞和保暖,這是人類最早與皮革打交道的場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通過化學加工將動物毛皮進行鞣制,將其制成衣服、包袋等真正的皮革應用于日常生活。然而近幾年來,由于皮革生產帶來的污染卻讓大眾對這個行業(yè)的好感度整體下降。鮑艷非常清楚,“只有通過加工工藝改進皮革的制作過程,有效地解決污染問題,才能促成這個行業(yè)的長久發(fā)展”。因此多年來,鮑艷致力于研究綠色皮革化學品與有機/無機納米復合功能化學品,提高皮革的環(huán)保性能。
在皮革制作過程中,為了讓動物的皮張具有使用性,通常會對其進行鞣制。但是在鞣制的過程中,常用的鉻鞣劑往往存在著三價鉻與六價鉻的轉化。雖然三價鉻并不會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危害,但一旦環(huán)境變化引發(fā)氧化現(xiàn)象,三價鉻就會轉變成有毒的六價鉻,因此,廢液中殘留的鉻鞣劑常常會導致環(huán)境污染。1999年,鮑艷的導師馬建中前往美國做訪問學者,期間接觸到了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加之當時日本豐田集團將層狀黏土與聚酰胺結合起來,用來做汽車的復合材料,受此啟發(fā),鮑艷和馬建中教授的團隊嘗試將層狀黏土用于丙烯酸樹脂類的復鞣劑,用以減少皮革鞣制過程中的鉻含量。果然,他們發(fā)現(xiàn)層狀黏土和丙烯酸結合在一起制成的復合材料可促進皮革對鉻的吸收。這項成果將皮革鞣制中所需要的鉻含量從6%~8%降低到了2%,大大降低了皮革生產過程中因為鉻帶來的污染。
一直以來,鮑艷都以敏銳的目光關注著皮革行業(yè)的動態(tài)。目前,歐美國家已經減少了皮革的產量,將加工部分轉移到我國。但隨著我國對環(huán)保的重視,我國的皮革行業(yè)也在陸續(xù)往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轉移。盡管目前皮革行業(yè)的出口額依舊占我國出口額總量約5%,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鮑艷認為,皮革行業(yè)要想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不僅要解決產業(yè)內污染的問題,還應該提升皮革各方面的性能,將其更好地與服裝、包、高端座椅以及人工智能皮膚等領域廣泛結合,拓寬它的發(fā)展前景。
2019年,鮑艷及其團隊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研究介孔中空SiO2微球結構對聚丙烯酸酯皮革涂飾劑水汽傳遞的影響機制。長期以來,天然皮革由于具有與人體皮膚相似的組織結構,因此在穿著過程中可使人體散發(fā)的汗氣擴散傳遞到外界,從而使人體感覺不到發(fā)悶現(xiàn)象。但是皮革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皮革涂飾劑在皮革表面形成的致密薄膜,嚴重堵塞了人體散發(fā)的汗液擴散至外界的通道,導致皮革產品的透濕性遭到極大影響,穿著舒適性下降?;谶@個問題,鮑艷及其團隊利用介孔中空SiO2微球在聚丙烯酸酯薄膜中引入孔隙,增加水蒸氣分子通過涂層的路徑并縮短其路程,從而提升了聚丙烯酸酯薄膜透濕性。同時,他們以介孔中空SiO2微球為穩(wěn)定劑,代替?zhèn)鹘y(tǒng)的表面活性劑,實現(xiàn)丙烯酸酯類單體的Pickering乳液聚合,提升了聚丙烯酸酯薄膜的耐水性,提高了皮革在服飾等產業(yè)領域的應用效果。
當談及自己的科研成果時,鮑艷表示自己最需要感謝的就是馬建中老師和自己所在的團隊?!疤貏e是馬建中老師作為負責人提供的實驗室以及硬件設施等,為我們團隊10多位老師及每位老師所帶的學生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持?!痹谒磥恚绻褕F隊比作一棵大樹的話,馬建中教授就是樹的主干,團隊里的每個成員就是樹上不可缺少的分支和樹葉,大家相互合作,才能促進大樹的茁壯成長。
指導研究生實驗
如今,鮑艷除了致力于拓展皮革的科研轉化領域,還在陜西科技大學承擔教學育人的工作。她繼承了馬建中教授寬嚴并濟的教學風格,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培養(yǎng)。做學術研究的時候,她是“嚴父”。今年疫情期間,鮑艷堅持和學生每周在家開線上例會,“我會要求學生們匯報清楚自己這周查看的文獻,以及對即將開展的課題的想法,不允許他們有一絲含糊”。在學生的生活方面,她又轉變成“慈母”,“學生們經常和我嘻嘻哈哈地開玩笑,也偶爾會哭著鼻子找我訴說心事”。這種有張有弛的教學方式讓她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使她獲得了陜西科技大學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
除了教育學生,鮑艷還參與了皮革工程國家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主要進行教學課程建設和教材編寫。依托教學團隊,他們編寫了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還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對此,鮑艷認為團隊的教學建設和科研一樣,“只有大家相互協(xié)作,相互促進,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yǎng)工作”。
無論是科研還是教學,未來的路都很漫長。在這段路程中,鮑艷始終懷揣對皮革和教育行業(yè)的熱忱,去探尋更多的可能性。她說:“我希望能像自己最喜歡的偵探柯南一般,憑借不服輸?shù)囊懔?,在重重的困難中找到問題的關鍵,然后去攻克它,這是我在科研過程中最大的樂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