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酷哥哥
在講這節(jié)課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些電影或故事書,我們看到一半就進行不下去了,而有的卻意猶未盡?
《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那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會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呢?可能,許多小朋友回答不上來,那這節(jié)課我就給大家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電影《流浪地球》講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我想每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內心都會有個疑惑——地球能不能順利地逃出太陽系呢?我們很期待答案,為了這個答案,一定要看完。
為了成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為了讓情節(jié)跌宕起伏,地球在逃離的過程中,必然得遇到一些困難。
第一個大的困難就是——靠近木星,核動力發(fā)動機出現(xiàn)故障。
觀眾心里緊張、忐忑:“哎呀,地球人能不能修好核動力發(fā)動機呢?”“修好了,耶!”我們很開心!
但馬上又出現(xiàn)了第二個困難——地球即將撞上木星。
好不容易解決了第一個大的困難,又出現(xiàn)了第二個大的困難。如果地球撞上了木星,地球就毀滅了,它就沒辦法實現(xiàn)逃離太陽系的目標了。于是人們想到一個辦法:點燃木星。
本以為這個辦法可以解決第二個困難,可是沒想到燃燒距離不夠,還差5000公里,就在眾人沒轍的時候,太空里的劉培強開著飛船犧牲了自己,填補了最后的5000公里。這樣,地球擺脫木星吸引,重新獲得了平安。
在觀看《流浪地球》的時候,因為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我們的心情就像坐上了過山車。為什么我們會覺得電影好看,原因就在于它做到了一波三折。
什么是一波三折?——事情在進行中出現(xiàn)意外的變化很多,一個意外又一個意外,放在故事里可以這樣理解:要實現(xiàn)某個目標,主人公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或者說是挫折、意外、磨難等。
再舉個例子:《西游記》。
主人公是唐僧師徒,他們的目標是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那能不能順利到達呢?如果順利到達西天,那《西游記》的故事100多頁就結束了,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跟磚頭一樣厚。唐僧師徒要取得真經,需要經歷各種磨難,也正是他們面對困難并去排除障礙的過程,讓這本書變得精彩萬分,這就是《西游記》里的一波三折。
一個故事要吸引人,作者就不能讓主人公順順利利地實現(xiàn)目標,必須制造挫折、麻煩或者困難。我們?yōu)槭裁从X得《流浪地球》好看?為什么覺得《西游記》好看?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一波三折。
我們再來看《海洋奇緣》,主人公是莫阿娜,她的目標是歸還特菲提之心。那她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是不是很順利?當然不順利,她遇到了許多挫折。
第一個困難就是找毛伊。經歷各種挫折找到毛伊,可是毛伊卻說不去。意外不意外?好不容易說服毛伊,馬上就出現(xiàn)了第二個困難:原本會魔法的毛伊沒有了法力。要有法力,必須找到魚鉤法杖。魚鉤法杖在哪里?魚鉤法杖在大螃蟹那里。
解決第二個困難,也就是毛伊有了法力。按理說,莫阿娜和毛伊可以開開心心歸還特菲提之心了,可是出現(xiàn)了第三個困難:遇到了火焰惡魔。他們打敗火焰惡魔,最后歸還特菲提之心,莫阿娜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
我們再來看《西游記》里的“三打白骨精”這一章節(jié) 。在這章節(jié)里,唐僧師徒遇到了三個困難。
第一個困難:白骨精變成女兒;
第二個困難:白骨精變成老婆婆;
第三個困難:白骨精變成老公公。
出現(xiàn)三個困難,趕走孫悟空。然后,白骨精捉走唐僧、八戒和沙僧,孫悟空出面打敗白骨精,救了唐僧。
這個故事也是一波三折。
三打白骨精,三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是三打白骨精,不是四打,不是五打?在很多故事里,往往都是這樣子,比如:《三顧茅廬》《三氣周瑜》《三借芭蕉扇》《三進賈府》《三敗高俅》《三讓徐州》《三打祝家莊》……
為什么都是“三”字呢?
羅淑珍老師在《民間故事“三疊式”結構淺析》里提到:民間故事的結構具有程式化的特點,其中尤以“三疊式”為最。這種“三疊式”指在一個故事里,或同樣的場面出現(xiàn)三次,或類似的情節(jié)出現(xiàn)三個,從而表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主人公遇到三道難題、三次較量、三次冒險等等。這類故事結構大都比較完整,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變化、結局多有較完整的敘述?!叭B式”結構的主要特點是情節(jié)單元的重復,即相類似的情節(jié)單元重復三次,使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作者意圖得以充分的展示。
剛才我說的就是“一波三折”和“三疊式”結構在電影里或者在書里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作文如何使用“一波三折”。
洗 碗
“啊,吃得好飽啊……”我一邊打著飽嗝,一邊幫媽媽打掃“戰(zhàn)場”,“媽,我去玩電腦了,您洗碗吧!”“等等,凝凝,媽媽很累想睡覺,今天就讓你來當家做主人,乖,做個好孩子嘛。”媽媽的話讓我無法拒絕,“好吧好吧,唉,真是的……”無奈,我只好洗碗去也……
一看到洗碗槽里那堆積如山的鍋碗瓢盆,我的心里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天哪,這么多碗!要洗到什么時候???”我在心里暗暗叨咕著,“唉,既然都答應了,總不好意思再向媽媽說不干吧,不管了,洗吧!”
雖然我還是個新手,但洗碗應該很容易吧。我用兩根手指夾起一個還粘著魚骨頭的“千年”臟碗,打算用水沖洗一下,不料,我的手指夾的部分太少,手一滑——“砰”的一聲,碗碎了。第二次,我有了經驗,用一只手托住碗,用水沖掉上面的殘渣,滴上洗潔精,然后用水沖洗干凈。我又拿了一個碗,并自以為已經學會了,于是邊看電視邊洗……由于太過關注電視節(jié)目,結果——又是一聲“砰”響!
我對自己說:“不行,必須認真起來!”可剛一轉身,“轟”的一聲,我滑倒了,嗚嗚嗚……我的屁股……原來,我在洗碗的時候,把地給淋濕了。唉!真是悲哀!媽媽聽見響聲,著急地跑出來,看見了我的慘樣,又心疼又生氣,不過媽媽沒有發(fā)火,我總算是逃過了一劫。
這次洗碗可真是一波三折呀!看來簡單的事也要認真地做。
讀完這篇作文,先思考一個問題:主人公的目標是什么?他有沒有順利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很顯然,第一段已經交代了作者的目標——幫媽媽洗碗??稍谙赐氲倪^程中,出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意外。
第一個:手指夾的部分太少,手一滑,打碎了第一個碗;
第二個:邊看電視邊洗碗,結果又打碎了一個碗;
第三個:洗完淋濕了地面,腳下一滑,摔了一跤。
寫作文的時候,不是說必須要有三次意外。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看字數(shù),出現(xiàn)一個意外(或困難)也是可以的,這個需要你想要表達的主題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