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作為今年諾貝爾獎“壓軸”大戲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單12日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保羅·米爾格羅姆(圖左)和羅伯特·威爾遜(圖右),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fā)明”。
據公開資料介紹,羅伯特·威爾遜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此后一直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任教。其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保羅·米爾格羅姆于現(xiàn)為斯坦福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講席教授兼經濟學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論文導師。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的介紹,兩位獲獎者研究領域是拍賣的運作方式,并為難以用傳統(tǒng)方式拍賣的商品和服務,例如無線電頻率,設計了新的拍賣形式。1994年,美國政府首先使用其中一種拍賣形式將無線電(FCC)頻率許可證出售給電信運營商。兩位獲獎者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了拍賣理論。
“這不是拍賣理論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青睞,1996年經濟學獎得主威廉·維克里就是研究拍賣理論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仁貴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而言,諾貝爾經濟學獎獎勵的是有關學者在二三十年前做出的理論貢獻,還有一個規(guī)律是該獎的獲得者基本上都出自有著“諾獎風向標”之稱的預測機構科睿唯安網站所評選的“引文桂冠獎”。2013年以來的獲獎者中,除2019年例外,均出自歷屆‘引文桂冠名單之中。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都獲得了2007年度的引文桂冠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