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張奕,丁忠軍,楊磊
(1.中國大洋礦產(chǎn)資源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辦公室 北京 100860;2.國家深?;毓芾碇行?青島 266237)
載人潛水器可以搭載科學家進入深海海底,充分發(fā)揮科學家的主觀能動性,在海洋科學研究中發(fā)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1]。作為“深海探測、深海進入、深海開發(fā)”的利器,近些年來發(fā)展迅速。隨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成功海試及應用,我國加大了載人潛水器等重大裝備的研發(fā)力度,不同深度、不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相繼投入使用,必將為我國深海探測與開發(fā)做出巨大貢獻[2]。
深海載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直接關系到載人潛水器的運行效率和成果產(chǎn)出,更有甚者,直接關系到下潛人員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3],至關重要,如何運行管理好載人潛水器,成為一項管理難題。除了要建立科學可行的運行管理制度外,科學地對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狀況進行考核評價,是衡量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工作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管理目標是否實現(xiàn)的標尺,同時可促進潛水器運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為例,針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特點,在充分調(diào)研其他大型設備運行管理考核方式及績效考核形式的基礎上,開展了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4],建立了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幾年試驗性應用證明,本研究提出評價體系構建方法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具有良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可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其他載人潛水器業(yè)務化運行管理考核提供技術支持。
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本身是一類涉及機電、控制、通信、結構材料等多學科的高新技術裝備,其運行需要專門的水面支持系統(tǒng)、潛航員等特殊的專業(yè)人才隊伍,運行管理極其復雜。我國的載人深潛事業(yè)剛剛起步,作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重大專項的重要成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08年完成了本體的研制,2012年成功下潛至7 062 m,是世界上同類作業(yè)型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最大的載人潛水器[5-6],同樣作為我國第一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其運行管理工作具有更加顯著的特點和難點。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作為我國深海探測利器,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以下簡稱702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等多家單位共同研制完成[4],其本體由總體結構系統(tǒng)、機械液壓系統(tǒng)、電氣觀通系統(tǒng)、聲學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生命支持系統(tǒng)和推進系統(tǒng)等七大分系統(tǒng)組成,系統(tǒng)組成復雜,集成多種前沿尖端技術,多數(shù)關鍵系統(tǒng)及設備的運行管理沒有同類經(jīng)驗可供借鑒。
“蛟龍”號的運行管理涉及潛水器日常維護管理、航次現(xiàn)場管理、人員培訓與管理、運行保障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內(nèi)容,管理內(nèi)容從設備到人員,管理場地從陸上到海上,涉及面廣,內(nèi)容龐雜,在技術上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工作帶來很大挑戰(zhàn)。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其優(yōu)勢在于可搭乘人員下潛進行水下作業(yè),同時能夠在大深度復雜環(huán)境下進行精細勘察作業(yè)。保障人員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對于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安全往往是至關重要的,在日常管理到海上運行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將安全問題放到第一位,管理不慎直接危及下潛人員生命。同時由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目前國際上同類型作業(yè)載人潛水器中下潛深度最大的,具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其運行管理的質(zhì)量會受到國際海洋領域的普遍關注,無形中提高了其管理風險。
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無經(jīng)驗可遵循,無相關標準可參考,其考核內(nèi)容及考核標準只能通過實際工作不斷摸索總結完善,缺少成熟的科學依據(jù),為載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績效考核評價帶來極大的困難。
為保障該體系能夠準確體現(xiàn)潛水器運行管理水平,有效促進潛水器業(yè)務化工作順利進行,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己嗽u價體系的構建應有相關的成熟理論和思路可以借鑒,將其應用于載人潛水器這一特殊對象,其評價方式、方法的選擇應有說服力,以保證考核評價體系制定的科學性。
(2)適用性。考核評價體系是評價潛水器運行管理情況的關鍵。指標的設計要遵循適用性原則,即每項指標的設置都應該符合具體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標準,且須針對不同單位具體情況進行設置。
(3)可操作性。考核評價體系必須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投入使用,在實際工作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考核評價指標的設計、考核評價方法、流程都應符合實際情況。
(4)可兼容性。不同深度、不同功能的載人潛水器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本研究所設計的考核評價體系并不能窮其所有,因此所設計的績效評價體系應具備更好的兼容性,績效評價方式、方法及指標體系框架均能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鑒和理論指導,在實際應用中,還要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
根據(jù)載人潛水器實際工作情況及運行管理特點,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核評價。
2.2.1 潛水器安全狀況考核評價
主要對載人潛水器本體及其輔助設備的存放、轉運及陸岸作業(yè)安全狀況進行評價。具體考核指標見表1。
表1 潛水器安全狀況考核評價
2.2.2 潛水器維護保障質(zhì)量考核評價
與蒙特卡洛仿真類似,利用重要抽樣策略進行失效概率梯度計算時,隨機樣本與式(7)中失效概率計算的樣本一致,即利用重要抽樣策略計算失效概率梯度時不會增加額外的計算成本。
主要對潛水器本體七大分系統(tǒng)技術狀態(tài)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評價標準為:潛水器維護維修工作由專業(yè)人員進行,相關記錄表格齊全,維護維修工作內(nèi)容符合《全壽命維護保障技術手冊》的要求,系統(tǒng)相關設備及功能正常,備品備件齊全,按計劃完成維護維修工作,滿足出航要求。
2.2.3 潛水器應用航次運行狀態(tài)評價
主要對航次下潛作業(yè)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評價的依據(jù)為應用航次任務書及實施方案,用戶滿意度調(diào)查是潛水器應用航次運行狀態(tài)評價的重要依據(jù)。
2.2.4 維護保障規(guī)章制度落實情況考核評價
主要對潛水器安全保障制度體系的落實進行考核評價,具體考核指標見表2。
表2 維護保障規(guī)章制度落實情況考核評價
2.2.5 維護保障人員技術狀態(tài)評價
表3 維護保障人員技術狀態(tài)考核評價
2.2.6 經(jīng)費使用情況評價
經(jīng)費使用情況考核評價主要依據(jù)有關財務管理制度進行考核評定。評價標準:各個預算科目的預算金額合理、符合實際,經(jīng)費使用嚴格按照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進行,年度預算執(zhí)行率符合財政要求。
2.2.7 潛水器搭乘人員評價
潛水器搭乘人員考核評價由專家組根據(jù)科學家下潛前培訓考核結果并參考同潛次主駕駛及副駕駛意見后進行評定,主要考核指標見表4。
表4 潛水器搭乘人員考核評價
考核評價的方法主要采取由運行管理單位提交管理報告,并組織專家組進行評審,如有需要可進行現(xiàn)場勘查和派員參航監(jiān)督考核。
(1)7項考核評價中,按照良好(80~90分)、合格(70~79分)、基本合格(60~69分)、不合格(小于60分)進行打分,每項評價得分進行累加平均。
(2)若有兩項或兩項以上考核內(nèi)容不合格,則載人潛水器委托管理綜合考核不合格。
根據(jù)本研究提出的評價體系構建原則、評價內(nèi)容和考核標準,2015年11月,建立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并連續(xù)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6—2018年3個年度的運行管理工作進行了考核評價。應用結果表明,該評價體系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有效地保障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運行管理工作,推動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試驗性應用。同時為“海龍”號無人潛水器的考核評價提供了有益借鑒。
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促進我國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朝著規(guī)范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fā)展。本研究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為切入點,在多年海試及試驗性應用的基礎上,研究了載人潛水器運行管理考核體系構建的技術難點和理論方法,建立了考核評價體系,并將該體系應用于“蛟龍”號維護保障年度考核工作中。實踐證明該體系可操作性強,考核指標全面科學,評價方式實用合理,具有實際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