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風 趙麗雪
自古以來,皮革就被廣泛地應用在服飾中,但由于其材質(zhì)的特殊性,皮革服飾在色彩、款式結構上比較單一。起初,人們在服飾中加入皮革主要是為了保暖,隨著潮流造型的更迭變化,皮革服飾逐漸呈現(xiàn)出時尚化、多元化、個性化的發(fā)展趨勢。所以,皮革造型的優(yōu)化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設計師需要從原有的造型中挖掘出更深層的內(nèi)容,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對皮革服飾進行重組設計。
一、平面造型
皮革作為一種特殊的面料,有著自己的獨特性。皮革材料大致可分為生皮和熟皮、正面革、絨面革、頭層革和二層革、原色皮革和染色皮革。本文所述的皮革泛指市面上成型可直接利用的皮革。皮革在二維空間可進行平面設計,主要有三大類:分割、拼接、基底變化。
(一)分割
分割線是服裝版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使得服裝更加合體,更加有造型,也可以做裝飾線使其在視覺上形成相應效果。皮革柔軟,切面光滑,設計師可以很好地根據(jù)版型、設計所需調(diào)整具體的分割方法。比如,從裝飾性入手,可以把分割線作為裝飾線,使得服裝基礎款得到恰到好處的裝飾,簡約又不簡單,有設計感,也可以利用視覺差更好的修飾體型,達到視覺上想要的效果。從功能性上入手,皮革面料不像棉麻一樣合身,可能在一些小的地方出現(xiàn)尖銳的角或者不合時宜的褶皺,設計師可以結合省道進行巧妙的設計。無論是裝飾分割線還是功能分割線,二者均可在動靜、疏密變化中取得和諧統(tǒng)一,組成優(yōu)美的形態(tài)。
(二)拼接
拼接按顏色和材質(zhì)進行不同的組合,會碰撞出不同的視覺火花。在皮革面料顏色上,可以以色彩美學為基礎進行選擇,達到想要的視覺效果;還可以把不同大小的皮子甚至是皮革小顆粒收集在一起,按照設計圖案進行重組拼接,充分發(fā)揮皮革的材料特性,達到想要的效果;也可以根據(jù)設計所需,將皮革與其他材質(zhì)的面料結合在一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皮革的特殊性,如皮革與蕾絲拼接時應注意是否容易撕裂,與紗結合在一起時注重頭重腳輕等,所以要充分考慮面料特性,加以輔佐工藝手段,使之成為既美觀又實用的服飾品。通過拼接所形成的視覺感受可以在重量感、體積感、空間感和材料感上創(chuàng)造出美妙的裝飾藝術效果。
(三)基底變化
皮面本身就可以進行各種設計加工,例如,天然皮革毛孔較多,使得皮革具有較好的著色能力,可利用酒精染料、丙烯等進行染色和作畫;像面料一樣用印花機器進行噴印;皮革具有很強的質(zhì)感模仿性,可以通過刮蹭、染色等手法做出基底,使皮革看起來像金屬一樣,但當人去觸摸時,會有一種柔和的皮質(zhì)質(zhì)感,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讋?chuàng)作可以把皮革當成一張白紙,去盡情地想象然后加以實現(xiàn)。
二、立體造型
在如今時尚化、多元化、個性化的潮流背景下,人們對服飾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二維空間的成品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眾所需,為了凸顯出自己的個性風格,更多人需要與眾不同的東西來展示自己。對于市場的要求,設計師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對于皮革的深層挖掘也不斷地進行著。立體造型是把原有的材料進行有意識的組合或拆分再組合而形成的一種三維立體空間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造型方法可以通過規(guī)律與不規(guī)律、整體與局部等來體現(xiàn)。立體造型在視覺上能更有沖擊力,同時也能做到平面所不能達到的功能。
(一)皮面雕刻
皮面雕刻顧名思義就是在皮革上進行雕刻,簡稱皮雕。皮雕是指利用旋轉(zhuǎn)刻刀在皮面上進行雕刻,再輔以相應的印花工具通過雕刻、敲擊、摩擦、按壓進行再加工,最終形成如同浮雕的藝術效果,皮雕流暢的線條和浮雕式的質(zhì)感契合了大眾的審美經(jīng)驗,皮雕賦予皮革一種特殊的審美價值,賦予它生命與靈魂。還有一種雕刻的形式就是激光切割,利用激光能量的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等多種性能,并且皮革面料本身的沸點不高,在受到高能量激光光束的照射以后,位于照射區(qū)域的皮革面料會瞬間蒸發(fā)并且沒有其他的燒痕留下,同時熱傳導率能夠有效地將能量集中起來,所以非切割部位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通過激光雕刻進行的再造設計,能夠讓產(chǎn)品細節(jié)豐富、線條精確,十分適合將細致、精美的圖案展示出來,這是一種可滿足市場快節(jié)奏、工業(yè)化需求的產(chǎn)品。
(二)塑形
皮革在浸水之后有很強大的可塑性,這是其他面料所不能媲美的。例如,植鞣革這樣硬挺的皮料在浸濕以后就好似一塊橡皮泥,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要求去塑造它。設計師可以利用這一個特點,通過“擰、折、擠、頂、纏、劃、割、扎、軋”等手段使其形成獨具特色的形象造型。
1.折紙塑形
折紙手法主要運用在服裝立體裁剪上,其借鑒了紙張折疊的方式,加入粘合襯使布料變硬,再做出相應的形狀。而皮革本身就有厚度,切面光滑,在折疊過程中利用皮革的可粘性、可縫性充分進行設計,從而形成鮮活的作品,有很多皮革服裝會在局部進行折紙設計,增加了服裝的設計性,也體現(xiàn)出皮革的可塑性。人們可以利用折紙手法做一些小物件,將其當作耳飾、鞋子配飾和包包配飾等。
2.填充物
皮革面料是平面的,想要達到立體的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皮革面料中進行填充。在服裝上,很多衣服會在肩部、臀部增加墊肩來更好地突出曲線。皮革面料利用省道分割和填充物填充,能夠更加地符合人體特征。配飾也可將填充棉或皮沫放到已經(jīng)做好的外形中,再將其縫合起來,便可以得到一件有立體感的作品。
3.外物塑形
皮革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和柔軟性,這使得它可以借助外物來改變本身的模樣。簡單的外物塑形主要是通過水和模具,將皮革浸入水中達到想要的程度,然后放置在模具中進行擠壓,等待陰風干后便可獲得成品,復雜一點的外物形象不僅需要模具來塑形,還需要一些手段來完成細節(jié)部分,如推、拉、按、壓等手法,以此做出來的東西才更加細致。
4.編織
編織主要是將細長的東西相互交錯或鉤連在一起,它所起到的藝術裝飾效果非常獨特,一直以來都被廣泛地應用到箱包中。比如,箱包邊緣處采用皮條編織,與簡單大氣的箱包面形成對比,一硬一軟,一直一彎,松弛有度,使得箱包看上去不再顯得單調(diào);可以直接把皮子裁成條進行編織,可以有規(guī)則地編織成方格形狀,可以根據(jù)顏色、粗細的不同進行可選擇的排列;也可將皮繩做成花結固定在表面,這種有突起的裝飾效果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5.絎縫
絎縫棉產(chǎn)品在過去主要應用到床上用品上,絎縫產(chǎn)品看著簡單大氣又比較經(jīng)典,所以設計多樣性的發(fā)展已經(jīng)使其延伸到服飾品中。皮革中的絎縫主要是指在皮革面料和里料之間加入填充物,再對皮革表面進行縫線,形成條狀、方格、菱形或波浪形等規(guī)則的幾何形浮雕圖案效果,或者可以單獨在有圖案的地方選擇填充,使其凸顯出來,有著更加生動形象的視覺效果。
三、結語
無論是在平面造型中還是立體造型中,它們所呈現(xiàn)出來的都是皮革的造型表現(xiàn),即便只使用簡單的皮革面料,也可以通過精妙的平面造型和空間造型創(chuàng)造出獨具匠心的設計方案,皮革造型的魅力就在于此。隨著我國皮革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大眾審美的提升促使皮革服飾產(chǎn)品不斷豐富,這對皮革造型藝術的探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作為藝術設計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去不斷鉆研皮革特性,完善加工工藝,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為大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的皮革服飾制品。
(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宋德風(1980-),男,山東濟寧人,博士,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