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周
蘇東坡有個好朋友叫張商英,當過宰相,晚年很注意養(yǎng)生:早上吃半升米、二兩面,晚上吃半升米、三兩面,中午什么都不吃,只喝茶。
宋朝一升相當于半公升多一點,半升米差不多有半斤重。早起半斤米加二兩面,晚上半斤米加三兩面,雖然不吃午飯,張商英還是吃掉了一斤半細糧。我?guī)退懔怂銦崃恐?,有點兒超標。再考慮到他不是體力勞動者,年紀又大,攝入的熱量就更加超標了。
宋朝人其實并不怎么懂養(yǎng)生,至少在飲食上不算懂?,F(xiàn)在講究“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盡量避免攝入高熱量食物;宋朝人則習(xí)慣于“早上少吃、中午不吃、晚上多吃”,有條件吃肉的時候就多吃,尤其喜歡吃肥肉。
大家都知道司馬光吧?他經(jīng)常勸他哥哥司馬旦多吃肉,特別是晚上那頓。要是司馬旦晚上沒有吃肉,司馬光一定會關(guān)切地問:“得無饑乎?”吃這么少,半夜挨餓怎么辦?那時候他哥司馬旦已經(jīng)八十歲,多吃肉是很容易中風(fēng)的。但是司馬光不懂,他只懂得孝悌,還非常天真地認為,只有讓哥哥多吃肉才符合孝悌的標準。
宋朝人也不注意鍛煉。南宋大詩人陸游晚年在紹興閑居,早上起來先喝一大碗粥,喝完粥不去晨練,而是睡一個回籠覺。他認為“粥后就枕,則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豈不知這樣最不利于消化。唐末道士呂洞賓的生活習(xí)慣可能也跟陸游差不多,因為他寫過兩句詩:“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蓖砩铣赃^飯就上床,卻不懂得“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不懂養(yǎng)生、不懂鍛煉的家伙卻很長壽,呂洞賓活多大年紀我不知道,陸游可是活到了八十多歲,對吧?不過我敢斷言陸游的體形肯定談不上健美,胖瘦且不論,大肚腩應(yīng)該少不了的。宋朝劉履中《田畯醉歸圖》,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圖中人物無論老少,均有明顯的大肚腩。
男人長肚子,頗為現(xiàn)代女生所不喜,好在宋朝人的審美跟今天不一樣。我看過不少宋朝人物畫,畫中男子無論貴賤,一律長著大肚腩??梢姰敃r男性不流行減肥,以大肚腩為美。
《宋史·夏國上》記載,宋太祖攻打北漢,西夏首領(lǐng)李彝興出兵幫忙,并派遣使者送來三百匹駿馬。宋太祖很高興,想回贈一條玉帶,向西夏使臣打聽:“汝帥腹圍幾何?”你們元帥腰圍多少?使臣說:“彝興腰腹甚大?!卑臣以獛浝钜团d身材魁梧,腰很粗,肚子很大。太祖贊嘆道:“汝帥真福人也!”你們元帥真是有福之人?。?/p>
由此可見,宋朝是胖子稱王的時代,肚腩越大,越受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