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梅 鄭波 楊黎霞
[摘?要]集裝箱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是運輸政策制定的重要參數(shù),但目前深入研究缺乏,實證研究更少。文章從分析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入手,給出了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結構和計算模型,并使用該模型對上海到德國杜伊斯堡的兩種多式聯(lián)運方式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首先是水路運輸?shù)膯挝煌獠砍杀咀钚?,其次是鐵路運輸,最后是公路運輸,故而干線運輸應該優(yōu)先考慮水路運輸,且多式聯(lián)運方式中各運輸方式的排放成本占外部總成本比重都是最大的。
[關鍵詞]集裝箱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貨幣化;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78
1?前言
運輸外部成本合理貨幣化對運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David J Forkenbrock[1]從社會的角度,分析了城際間道路運輸?shù)纳鐣杀?,得出外部成本占?nèi)部成本的13.2%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將城際間的貨物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shù)耐獠砍杀具M行了比較,并計算出了公路和鐵路運輸?shù)耐獠砍杀尽ndrea Ricci和Ian Black[2]對公路運輸和聯(lián)運的外部成本內(nèi)因及組成做了詳細研究,在給出計算方法的同時給出了促進多式聯(lián)運發(fā)展內(nèi)部化的方法。Cathy Macharis[3]研究了將外部成本通過油價內(nèi)部化的影響,認為外部成本的內(nèi)化,有利于實現(xiàn)運輸價格的有效性。國內(nèi)學者在2000年前后才逐漸關注運輸外部性問題,且多是定性分析研究。如劉延平[4]分析了我國運輸外部性表現(xiàn)形式,并給出了交通外部成本內(nèi)部化和對資金和城市生活環(huán)境兩大稀缺資源建立有效的產(chǎn)權制兩大對策;林曉言[5]等,分析了運輸外部性的制度因素,直接原因就是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相悖,深層次的原因是產(chǎn)權制度的缺失和不合理。定量研究方面,葉維[6]等從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擁擠和交通事故四個方面研究了水路運輸?shù)耐獠砍杀?,并給出了通過稅收、產(chǎn)權市場交易和企業(yè)合并甚至是法律途徑進行內(nèi)部化。嚴飛[7]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國外在事故成本、噪聲成本、擁堵成本和排放成本的影響因素、變量及計算思路,對實現(xiàn)本土化的外部成本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通過文獻的研究可以明晰兩點:一是外部成本不可忽視,對于運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二是對于外部成本的核算,沒有統(tǒng)一的方法,且多針對某一種運輸方式?;诖耍疚闹饕獜囊韵滤膫€方面對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建立相關的成本模型:交通事故成本(致死、受重傷、受中度傷、受輕傷)、交通噪聲成本、交通排放氣體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成本、交通擁堵時間成本。
2?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
運輸外部成本是社會成本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而通常情況下,在計算運輸成本時,只考慮與運輸相關活動的費用,這些費用在市場體系中體現(xiàn)的成本稱為私人成本,是內(nèi)部性的,但是對整個社會來說,運輸成本還包括交通事故成本、噪聲成本、排放成本和擁堵成本。因此單次運輸外部成本可以按式(1)計算得到。
TCn=(UCan+UCnn+UCen+UCcn)×TOn(1)
其中:UCan:第n種運輸方式交通事故單位成本;UCnn:第n種運輸方式噪聲單位成本; UCen:第n種運輸方式排放單位成本;UCcn:第n種運輸方式擁堵單位成本;TOn :第n種運輸方式貨物周轉(zhuǎn)量。
分析多式聯(lián)運外部成本,有必要詳細了解其地理空間分布和外部成本的組成。多式聯(lián)運包括三個運輸階段:集貨、干線運輸和配送,必然包含公路運輸方式,所以多式聯(lián)運總外部成本可以按式(2)計算。
TC=TC1+XTC2+YTC3(2)
當X或Y=1時,多式聯(lián)運包括鐵路或水路運輸;X或Y=0時多式聯(lián)運不包括鐵路或水路運輸。
2.1?排放成本模型
多式聯(lián)運集貨和配送階段使用的卡車、干線運輸?shù)乃\通常以柴油為燃料,燃燒排放的尾氣中含有CO2、CO、NO×、HC等,這些尾氣成分復雜,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或是聚集帶來溫室效應。盡管有的機車使用電力驅(qū)動,間接污染依然存在,如獲取的電力來自火力發(fā)電,發(fā)電廠所在地必然存在污染氣體和顆粒物排放問題。
機車通過燃燒獲得動力,其中的能源轉(zhuǎn)換效率、燃料構成在一定時間段內(nèi)可以看成是固定不變的,故而每燃燒單位重量或體積燃料排放的尾氣構成及質(zhì)量,即排放率可以認為在一定時間內(nèi)是個定值,用R表示。
(1)公路運輸排放Etruck:影響貨運汽車排放的因素比較復雜,如路況、擁堵等情況,但相對于汽車內(nèi)燃機的性能以及車輛載重(L)、運距d、運行速度v,其可以忽略,因此貨運汽車尾氣排放計量模型如式(3)所示。
Etruck=100f(v)×d×R×L/Lc(3)
其中: f(v):貨運汽車滿載運行一百千米時車速與油耗量的關系; Lc:貨運汽車最大載重量(額定);L:運輸量。
(2)鐵路運輸排放Et:鐵路運輸?shù)膭恿碓椿旧鲜莾?nèi)燃機和電動機。對于內(nèi)燃機的排放(Eice),參照汽車運輸排放計量模型,而火車因為是干線運輸,啟動和剎車段較短,對總排放的影響忽略不計,所以模型(4)僅考慮了油耗、里程和內(nèi)燃機的排放率。對于電力機車排放(Eel)而言,不但需要考慮火電的使用率,還需搞清楚電力輸送的損耗情況,計算模型如式(5)所示。
Eice=F×d×R×L/Lc(4)
其中:F:每千米運距消耗燃料的量。
Eel=F×dT×Ef×(1-S)×R×r×L/Lc
E電=F×dt·eT×Ef×(1-S)×R×1Lc×U×L×r(5)
其中:Ef:發(fā)電燃燒標準煤一噸所產(chǎn)生的電量;T:標準煤發(fā)電轉(zhuǎn)化率;S:電力輸送過程損耗率;r:電力機車使用火電占比情況。
(3)水路運輸排放Evessel:貨船的排放分布在航線沿線和港口,在正常航行時,船舶發(fā)動機是以固定功率動力輸出,所以在正常航行條件下,亦可視為勻速行駛,故而其水運排放模型如式(6)所示。
E船=Cf×EPV×ds×(1Lc×U)×L
Evessel=Cf×EP/V×d×L/Lc (6)
其中: Cf:每千瓦時能力輸出排放量;EP:航行時發(fā)動機輸出的固定功率。
基于以上各運輸方式的排放模型,可以求出多式聯(lián)運完成一些運輸任務的各種氣體和顆粒物的總排放量,乘以對應氣體和顆粒物的單位損害成本即可得到多式聯(lián)運的排放外部成本和單位排放成本,見式(7)、式(8)和式(10)。
E總=∑6j=1E總j=∑6j=1(∑nk=1Ekj+E吊j+E場內(nèi)j),其中: n=1,2,3(7)
EC總=∑6j=1(E總j×Cj)(8)
UCe=EC總TO(9)
2.2?交通事故成本模型
多式聯(lián)運中各運輸方式的事故發(fā)生具有偶發(fā)性,所以對于某次運輸任務而言,事故的成本模型只有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進行估算。任何一種運輸方式的事故都有人員傷亡情況(貨物運輸)、貨物和基礎設施設備的損失,以及公共管理部門處理事故而產(chǎn)生的額外耗費[13]。文章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以國家或地區(qū)(根據(jù)路線的范圍)一年時間內(nèi)的以貨物和運輸對象的四種事故成本進行歸集,如式(10)所示。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對應國家或地區(qū)的年貨物周轉(zhuǎn)量將事故成本進行分攤,則得到該國家或地區(qū)的單位交通事故成本,計算方法如式(11)所示。
TCa=∑4i=1NiCi+Ce+Cd(10)
其中:TCai:統(tǒng)計年度貨物運輸事故成本;NiCi:統(tǒng)計年度貨物運輸人員事故損失成本(i=1表示事故中有人員死亡;i=2表示事故中有人受重傷;i=3表示事故中有人員受中度傷;i=4表示事故中有人員受輕度傷);Ce:統(tǒng)計年度內(nèi)貨物運輸事故造成的貨損和設施設備損失,亦即統(tǒng)計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Cd:年度內(nèi)處理事故發(fā)生的耗費。
UCa=TCaTO(11)
其中:UCa:統(tǒng)計年度內(nèi)交通事故單位成本;TO:統(tǒng)計年度內(nèi)的貨物周轉(zhuǎn)量。
2.3?運輸噪聲成本模型
貨物運輸是噪聲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且為流動性噪聲源,所以受到噪聲污染的不僅包括司機、押貨人員等,還包括交通沿線的非使用者,具有明顯的外部性特點。此外,噪聲造成的傷害具有隱蔽性和持續(xù)性,對居民的身體和心理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害而發(fā)生醫(yī)療成本。Gloria P[14]在文中將噪聲引起的疾病成本分為心臟病風險成本VAR和其他兩類,同時考慮被噪聲污染的非使用者的支付意愿(WTP),具體計算如式(12)所示。
TCns=WTP+VAR+Cme(12)
其中:TCns:貨物運輸噪聲成本;Cme:噪聲對非使用者造成的其他疾病治療成本。
那么對應周期內(nèi)的單位貨物運輸噪聲成本為:
UCn=TCnTO(13)
2.4?擁堵成本模型
多式聯(lián)運末端的卡車收集和配送的貨物通常分布在密集的市區(qū)和工業(yè)區(qū),可能遭遇擁堵造成延誤,已經(jīng)成為多式聯(lián)運不可避免的問題,且會對運輸服務使用者帶來額外的耗費,主要體現(xiàn)在擁堵時間內(nèi)貨物持有成本的增加和司機以及押送人員工資的增加,所以多式聯(lián)運的擁堵時間成本就是擁堵成本的具體構成,計算模型如式(14)所示,單位擁堵成本計算模型如式(15)所示。
CC=VF×ρ365×24×D+CHR×D(14)
其中:CC:表示某次運輸任務的擁堵成本;VF:表示某次運輸任務的貨物的價值;ρ: 表示貨物年持有成本;D:表示某次運輸任務因擁堵造成的延誤時間;CHR:表示每小時人力成本。
對應的某次運輸任務的單位擁堵成本為:
UCC=CCTO(16)
3?案例分析
上海運往歐洲的大部分貨物,以前均通過海運方式運到歐洲。如今中歐班列為上海貨物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多式聯(lián)運方案,實現(xiàn)了東部貨物通過重慶運抵歐洲的目標。文章針對上海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某一次運輸任務,對上述兩種多式聯(lián)運方式進行外部成本估算。
現(xiàn)有40個20ft裝滿零配件的集裝箱,單箱總重20噸,貨物總價值3200000美元,從上海周邊集聚到上海港后運至德國杜伊斯堡周邊地區(qū)。在此通道上有兩種多式聯(lián)運方式:一條是從上海海運至漢堡,再火車運至杜伊斯堡;另一條是從上海用火車運至重慶,然后走“滬渝新歐”大通道至杜伊斯堡。
3.1?單位排放成本計算
(1)公路運輸單位排放成本計算。在貨物的集貨和配送階段,使用VolvoF16車型。該車型燃燒1L柴油產(chǎn)生的尾氣有2212.78克CO2、3.99克CO、39.9克NO×、1.66克HC和0.89克懸浮顆粒。多式聯(lián)運在集貨和配送階段的平均運距70km,時速為每小時35km,結合歐盟公布的排放邊際成本,可以算出公路運輸單位排放成本為5.77×10-3($/t·km)。
(2)鐵路運輸單位排放成本計算。從上海至重慶有1949km,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運距為11179km。機頭使用功率為7200kw的電力機車,平均時速為每小時90km。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的電力火電占77%左右,故而認為鐵路使用火電的比例按此數(shù)據(jù)計算。結合標準煤炭排放率,即燃燒1噸標準煤排放690千克CO2、15.6千克NO×和9.6千克懸浮顆粒,以及可知道的電力傳輸綜合損耗18%,可計算出單位成本為2.24×10-3($/t·km)。
(3)集裝箱船單位排放成本計算。從上海至德國漢堡通過海運,該集裝箱船舶能夠裝載5000個標準集裝箱,載重噸位利用率為75%,航行時發(fā)動機功率輸出為8900kw,行駛速度為每小時40km,航行距離為20100km,可算出單位排放成本,為3.3×10-4$/t·km。
3.2?交通事故單位成本計算
2016年全國公路運輸?shù)呢浳镏苻D(zhuǎn)量達61211億噸·公里,同期根據(jù)公安部交管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2016年全國因為貨車事故50004起,造成死亡人數(shù)25000人,受傷人數(shù)46800人,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9億元人民幣。根據(jù)國家賠償標準,死亡60萬元人民幣,受傷人均20萬人民幣,處理事故的公共部門耗費一千每次,可算出公路運輸交通事故單位成本為 6.56×10-4$/t·km。同理,根據(jù)我國海域事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算出集裝箱海運的單位事故成本為1.21×10-5$/t·km。
由于研究資料的缺乏,鐵路交通事故單位成本參照歐盟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8]為4×10-4$/t·km,公路和鐵路的噪聲單位成本分別為2.2×10-4$/t·km和3.3×10-3$/t·km。水路運輸?shù)脑肼曂獠砍杀緯翰豢紤]。
3.3?擁堵單位成本計算
上海市周邊及市區(qū)范圍內(nèi),一般情況的擁堵時間約30分鐘。根據(jù)魯棒模型計算的貨物時間成本約占貨物價值的25%,那么可求出每小時貨物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方面,根據(jù)上海當?shù)氐那闆r,時薪約為5$,可計算出擁堵單位成本為3.4×10-3($/t·km)
3.4?外部總成本計算
針對通道上兩種多式聯(lián)運方式的外部總成本為:①干線運輸為鐵路運輸:63672.26美元;②干線運輸為水運:8650.12美元。
4?比較分析
通道上的兩種多式聯(lián)運方式的總外部成本相差甚遠,干線為鐵路運輸?shù)亩嗍铰?lián)運方式的總外部成本是干線為水路運輸?shù)亩嗍铰?lián)運方式總外部成本的7.36倍。
根據(jù)上面三種運輸方式的外部成本計算結果,可得出公路運輸?shù)膯挝煌獠砍杀咀畲?,其次是鐵路運輸,最小的是水路運輸。同時三種運輸方式排放成本占總外部成本比例均最大,且公路運輸?shù)慕煌ㄊ鹿食杀竞丸F路運輸?shù)脑肼暢杀镜谋戎仄蟆?/p>
參考文獻:
[1]?DAVID J FORKENBROCK.?External costs of intercity truck freight transportation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A), 1999(33):505-526.
[2]?ANDREA RICCI, IAN BLACK.?Measuring the marginal social cost of transport[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05(14):245-285.
[3]?CATHY MACHARIS,ELLEN VAN HOECK, ETHEM PEKIN, ET AL.?A decision analysis framework for intermodal transport: Comparing fuel price increases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 cost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A), 2010(44): 550-561.
[4]劉延平.?中國交通運輸外部性的影響及對策[J]. 經(jīng)濟學動態(tài),1999(8):24-26.
[5]林曉言,李紅昌,高薇薇.?中國交通運輸外部性制度分析及內(nèi)部化政策[J]. 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3(9):127-132.
[6]葉維,真虹.論水路運輸外部性內(nèi)部化及相關國家政策的制定[J].中國軟科學,2004(9):32-37.
[7]嚴飛,沈陽.國外交通運輸外部成本研究評述[J].綜合運輸,2018,40(7):59-63.
[8]INFRAS,IWW.?External costs of transports-update study[Z].Zurich/Karlsruhe, 2004.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計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jīng)濟帶建設”背景下運輸適宜性評價模型研究及應用項目資助項目(項目編號:KJQN2018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