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輝
[摘 要]股權激勵是利用公司股權對高層管理人員及其他人員進行長期性激勵的一種管理方式,公司實施科學合理的股權激勵方案,對激勵員工完成績效目標,促進公司長遠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股權激勵類型,研究了不同股權激勵方案的成本測算方法,期望對公司優(yōu)化制定股權激勵方案有所幫助。
[關鍵詞]股權激勵;成本;BS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3.085
1 引言
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情況下,可將公司整體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促使員工為了實現(xiàn)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努力,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從公司管理層面上來看,股權激勵方案可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發(fā)揮出人力資本的潛在價值,進一步提升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員工的凝聚力,促進公司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但是,股權激勵方案與其他報酬方案類似,都需要公司付出一定成本,需參照金融資產(chǎn)定價方法計算股權激勵方案的激勵成本。
2 股權激勵類型
2.1 員工持股
員工持股激勵是指公司拿出一定數(shù)量的股票,通過無償贈予或者自由買賣的方式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激勵形式。激勵對象持有股票之后,在股票升值時會獲利,在股票貶值時會損失。員工持股激勵能夠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達到公司留住人才的目的。員工持股激勵方式主要分為直接持股、通過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持股以及通過合同企業(yè)間接持股三種方式,公司需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和管理需求確定選用何種員工持股激勵方案。
2.2 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激勵是公司允許激勵對象在指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購買一定數(shù)量流動股的激勵方式。在股票期權激勵方案下,激勵對象擁有是否行權的自主決定權。由于股票期權是公司免費贈送,所以不允許激勵對象擅自轉讓或贈予他人。
2.3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公司對激勵對象授予一定數(shù)量股票,這部分股票設定了鎖定期,只有在激勵對象達到公司設定的目標之后,才能解鎖拋售股票。在鎖定期內(nèi),激勵對象不能將股票進行變現(xiàn),并且還要達到公司制定的業(yè)績目標和非業(yè)績目標才能在解鎖后變現(xiàn)。激勵對象持有鎖定的股票期權,可享受到股票分紅,這種激勵方式不論是在公司股價上漲還是下跌時都能發(fā)揮出良好的激勵效用。
2.4 虛擬股票
虛擬股票激勵是公司承諾給予激勵對象一定數(shù)量的虛擬股票,若公司達到了業(yè)績目標,則激勵對象可獲得虛擬股票數(shù)量的相應分紅。虛擬股票激勵只能讓激勵對象享受到分紅權,而不能擁有表決權和所有權。虛擬股票激勵方案能夠?qū)⑵髽I(yè)效益與激勵對象的長期收益掛鉤,使持有者享有一定的企業(yè)價值剩余索取權,有助于激勵管理高層完成業(yè)績目標。
3 不同股權激勵方案的成本分析
3.1 股票期權的激勵成本
本文以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NH公司制定的2019年股票期權激勵方案為例進行研究。在該方案中,公司將核心技術骨干人員作為激勵對象,共計89人,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權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行權期分別為12個月、24個月、36個月;業(yè)績考核目標以2016年凈利潤為基數(shù),分別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超過80%、160%和240%,各個行權期的解鎖行權比例為30%、30%和40%,行權價為33.06元/股。在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方案之后,需要將看漲期權的公允價值作為成本費用進行計量。
由于公司的股票期權激勵方案是一次授予、分期執(zhí)權,各期的執(zhí)權結果是互不影響的,所以在成本計量時應分別計算各期的期權公允價值。標的股票的價格假設為33.53元/股,選取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近1年、2年、3年的波動率分別為29.08%、26.61%和23.72%,無風險利率選取中國人民銀行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1.50%、2.10%和2.75%,股息率為公司近1年股息率0.72%。
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型選用BS模型,該模型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成本計量中較為常用。BS模型公式為:
C=Se-δTN(d1)-Xe-RTN(d2)
d1=[LN(S/X)+(R-δ+σ2/2)T]/σ T
d2=d1-σ T
式中,C表示看漲期權公允價值;S表示標的股票價格;X表示執(zhí)行價格;T表示期權到期日;R表示無風險利率;σ表示股票波動率;δ表示股息收益率;N(d)表示標準正態(tài)分布中離差小于d的概率。將上述已知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中進行計算,得到三個行權期的股票期權價格為4.18、5.54和6.42。本次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共拿出300萬股,根據(jù)三個解鎖期的解鎖比例規(guī)定,計算本次股權激勵方案的總成本為1644.46萬元。
3.2 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成本
本文以上交所上市公司HY公司為例,對HY公司實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成本進行分析。HY公司向362人(激勵對象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人員)發(fā)行普通股,授予日為2015年6月29日,授予期限為48個月,授予價格為11.27元/股,股票數(shù)量為7250500股。在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中,業(yè)績考核期分為三期,分別以2014年凈利潤為基數(shù),要求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40%、70%和130%。
在HY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成本測算中,同樣采用BS模型,并提出以下假設條件:在行權有效期內(nèi),無風險利率不變;股票價格變動符合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模型;公司在行權有效期內(nèi)無紅利方案。BS模型公式與上一案例中的公式相同,本案例中選取央行定期1年利率(2%),計算三期行權價格分別為11.50、11.73和11.96元;股票價格波動率選取2014—2016年的中證指數(shù)波動率分別為30.32%、60.15%和39.39%,無風險利率采用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確定的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2.00%、2.60%和3.25%。在BS模型公式中代入相應數(shù)據(jù),計算出行權期股票公允價值分別為15.34元/股、15.7元/股和15.76元/股,本次激勵方案共計發(fā)放股票數(shù)量7250500股,三期的解鎖比例分別為30%、30%和40%,分別計算出三期的成本為33366801元、34149855元和45707152元,共計113223808元。
HY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成本測算還可以采用直接計算法進行測算,該方法計算過程簡單,只需計算授予日股票價格與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之差,便可求出股票公允價值。根據(jù)上述設定的條件和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得知第一期激勵成本為33366801元,第二期激勵成本為33366801元,第三期激勵成本為44489068元,共計111222670元。通過對比直接計算法與BS模型計算的結果可知,BS模型計算的激勵成本大于直接計算法的激勵成本,這是因為BS模型充分考慮了時間價值等因素,使得成本計算結果更加公允。
4 結論
公司要結合自身經(jīng)營狀況制定股權激勵方案,確定股權激勵模式,設定業(yè)績考核指標,充分發(fā)揮出股權激勵的最大化效用,利用股權激勵方案留住人才,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實現(xiàn)公司在各個時期的業(yè)績目標。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過程中,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計量股權激勵方案的成本,權衡激勵方案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并且還要做好成本分攤核算,強化股權激勵方案的監(jiān)督與執(zhí)行,從而保障公司績效的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戴新民,鐘浩鵬,鄭文強.盈余質(zhì)量、股權融資成本與投資效率關系研究[J].會計之友,2018(6).
[2]王蕾,孫仲謀,杜棟.中小企業(yè)股權激勵機制對債務資本成本的影響研究[J].財經(jīng)理論研究,2017(4).
[3]張琛.高管股權激勵、內(nèi)部控制缺陷披露與資本成本研究[J].會計師,2016(11).
[4]盧闖,孫健,張修平,等.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投資行為——基于傾向得分配對方法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