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嵇刊
《南京民國建筑地圖》一書
南京,是一座需要慢慢品味的城市,小洋樓鱗次櫛比的頤和路歷史街區(qū)、莊嚴肅穆的中山陵、典雅雍容的美齡宮……一處處近代建筑成為南京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南京現(xiàn)存1 237 處、1 500 余幢近代建筑。
前不久,一本融建筑與歷史、知識與審美于一體的《南京民國建筑地圖》正式出版。通過精美絕倫的圖片,作者徐振歐和劉屹立帶著讀者進行了一次對近代建筑的“紙上旅行”。
黑格爾曾說:“音樂和建筑最相近,因為像建筑一樣,音樂把它的創(chuàng)造放在比例和結(jié)構(gòu)上?!苯ㄖ灿幸魳访?,每一幢建筑、每一個建筑群都有其獨特的韻律美。要欣賞南京的近代建筑,當然得有本地行家的導引。
徐振歐和劉屹立是地道的“老南京”。徐振歐是國家高級攝影師、江蘇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熱愛生活的他也是個旅行達人,學建筑出身的劉屹立則是出版社資深編輯,兩位作者都有幾十年的“近代建筑情結(jié)”。
徐振歐大學畢業(yè)后,曾在南京體育學院當老師,住在中央體育場舊址內(nèi)?!拔液髞聿胖溃耶斈甑淖√幘故墙ㄖ髱煑钔毾壬淖髌?,曾是堪稱‘遠東第一’的體育場。”徐振歐對近代建筑的興趣就此萌發(fā)。幾十年來,他拍攝的近代建筑圖片達到了六七萬張,裝滿了好幾個移動硬盤。
中山北路252 號原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
南京現(xiàn)存民國建筑無論是從現(xiàn)存面積還是建筑數(shù)量上來講,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此,徐振歐有著自己獨特的領(lǐng)悟,他認為,南京近代建筑融會了北方建筑的粗獷渾厚、南方建筑的靈巧細膩、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現(xiàn)代建筑的簡潔明快,構(gòu)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都市繁會圖卷,直到今天,民國建筑依然是南京城市建筑中的一大壯麗景觀。
“實用性”是《南京民國建筑地圖》的一大亮點。目前,市面上介紹近代建筑的書不少,但還沒有一本明確告訴讀者怎么去找、怎么去看。
徐振歐說,該書獨創(chuàng)性地將分散的民國建筑串聯(lián)設(shè)計成了7 條完整的參觀路線,讀者只要騎上共享單車,或用“最近的地鐵+最短的步行”的方式,就能一路看過去,不會漏,也不多繞路。
中山陵8 號孫科公館舊址
青島路33 號司徒雷登公館舊址二樓客廳
7 條參觀路線是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的,涵蓋了南京主城區(qū)所有的特色民國建筑。這7 條路線的“坐標原點”是“總統(tǒng)府”,這是考慮到位居市中心的“總統(tǒng)府”無疑是很多游客必去的首要景點,且地鐵2 號線、3 號線都經(jīng)過“總統(tǒng)府”附近,出行十分便利。以“總統(tǒng)府”為出發(fā)起點,最合適不過。7 條線路從“總統(tǒng)府”延伸出去,按照門牌號碼的順序,一一呈現(xiàn)沿途的近代建筑,“如果一天看一條路線的話,想要全部看完,也得花上一周時間”。
另外,該書還很貼心地附上到達民國建筑的具體尋訪路徑,告知你最近的地鐵站,指示你從地鐵幾號口出來,如何行進、轉(zhuǎn)彎,幫助你快捷方便地找到這處建筑,再延伸至下一處建筑。作者還手繪了多幅街區(qū)小地圖,供你更直觀地掌握尋訪的范圍、方位、走向。非但如此,作者還給出了“參觀指南”,告知你參觀各處建筑時的注意事項,還記載了在尋訪中遇到的各種難忘好玩的經(jīng)歷……
中華路46 號基督教青年會舊址
對于書中展示的近300 處南京民國建筑的精美實景照片,徐振歐有著自己的拍攝原則:“盡量拍人們沒見過的;如果人們見過的,則給你來個看不到的視角;若這個視角你也見過,那么,就在畫面美感上更加考究?!彼M盟囆g(shù)手法展現(xiàn)建筑的魅力,盡量做到呈現(xiàn)在書中的圖片具有攝影作品般的意境。
南冬瓜市1 號美國大使館舊址
書中大部分圖片都沒有人,用攝影界的行話講是“畫面特別干凈”。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徐振歐會選擇在寒冬或酷暑出動,“大夏天悶熱難忍,街上行人稀少,這樣拍出來的圖片就能‘干凈’一些”。為了拍中山陵,徐振歐連續(xù)幾天天不亮就起床,開車趕到中山陵,奔上高高的臺階,迅速按下快門,“如果再晚點,游客和工作人員就會多起來了”。
“每一張畫面都得來不易,背后都有一個故事?!痹S多民國建筑并不對外開放,徐振歐絞盡腦汁,盡最大努力,運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拍攝,拍到了一般人不大有機會看到的實景。這部分照片比較珍貴,屬“獨家首發(fā)”,比如書中展現(xiàn)的高樓門80 號大院的孔祥熙公館,是他在大院對面一座7 層居民樓過道窗戶里拍攝的;傅厚崗4號徐悲鴻舊居的圖片,是他爬墻進去拍攝的;中山北路32 號原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頤和路公館區(qū)的鳥瞰圖,是他冒著危險爬上周邊高樓樓頂拍攝的;特別是黃埔路3 號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原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原國民政府交通部舊址、原國民政府考試院舊址、學校以及幼兒園里面的名人居所圖片,更是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