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妹 朱雨婷 陸珍輝 沈海林 戴 杰 朱向陽
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神經(jīng)變性疾病,帕金森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肌肉僵直、姿勢步態(tài)異常、運動弛緩、麻痹、靜止性震顫等多種運動癥狀,主要特征為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的變性和消失[1-2]。認知功能障礙、便秘、抑郁、睡眠障礙、焦慮情緒、嗅覺障礙等多種非運動癥狀亦會加重帕金森病的進展,且可出現(xiàn)在任一階段[3]。在新診斷的帕金森病患者中,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病率高達30%,并最終導致癡呆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4]。本文分析影響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的獨立危險因素,旨在為本病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的預防提供臨床依據(jù)。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01―2019-12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7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男39例,女36例;年齡51~83(64.46±6.46)歲。納入標準:符合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標準[5];年齡45~85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帕金森樣癥狀階梯性加重;腦血管疾病誘發(fā)帕金森病;伴人格分裂;腦炎病史、腦卒中史、頭部外傷史。
1.2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學特征(性別、能力、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數(shù)量、務工、務農(nóng)、病程等),采用各項調查工具評估患者認知功能、睡眠質量、抑郁情緒等情況。(1)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總分30分,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者評分基礎上加1分,總分低于26分者視為認知功能障礙,≥26分提示認知功能正常[6]。(2)帕金森病統(tǒng)一評價量表(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分別采用第2部分(UPDRSⅡ)和第3部分(UPDRSⅢ)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和日常運動功能情況,評分越高說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和日常運動能力越差[7]。(3)蒙哥馬利抑郁評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評分≥ 12分提示抑郁,反之則無抑郁情緒[8]。(4)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由9個條目組成,評分0~21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9]。
2.1認知功能障礙組與非認知功能障礙組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資料比較75例患者中,認知功能障礙(MoCA<26分)43例(57.33%)。認知功能障礙組與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年齡、是否為務農(nóng)人員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認知功能障礙組與非認知功能障礙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aseline data between 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and non 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n(%)]
2.2不同特征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75例患者中,不同年齡段、受教育程度、Hoehn-Yahr分期、UPDRSⅡ評分、UPDRSⅢ評分及MADRS評分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非認知功能障礙組中,不同受教育程度、務農(nóng)人員及病程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認知功能障礙組中,不同受教育程度、務農(nóng)人員、家庭人口數(shù)量、Hoehn-Yahr分期、UPDRSⅡ評分及UPDRSⅢ評分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影響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多因素分析以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為因變量,以上述單因素分析中P<0.10的指標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病程、受教育程度、MADRS評分均是帕金森病患者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4。
目前有關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機制仍未完全闡明,但有觀點認為該病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在于蛋白質聚集異常、腦葡萄糖代謝異常、線粒體功能異常、神經(jīng)炎癥增多[10-16]。研究[17-20]指出,紋狀體多巴胺能功能與非運動癥狀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基底神經(jīng)節(jié)參與感覺信息和疼痛的調節(jié)和整合,膀胱功能受抑制性和促進性多巴胺能輸入的控制,中腦皮層和中邊緣通路多巴胺能活性的降低參與包括情緒在內的多個非運動癥狀的發(fā)展、動機和認知改變。研究報道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高達76.14%,且伴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各認知領域和總體認知功能損傷明顯,總體睡眠質量較差[21]。既往研究[22-27]表明,帕金森病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病程、抑郁情緒等。另有研究[28-30]認為文化程度、病情程度、抑郁情緒與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狀況密切相關。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與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存在一定關系[31-33]。
本研究認知功能障礙組與非認知功能障礙組年齡、是否為務農(nóng)人員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75例患者中,不同年齡段、受教育程度、Hoehn-Yahr分期、UPDRSⅡ評分、UPDRSⅢ評分及MADRS評分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認知功能障礙組中,不同受教育程度、務農(nóng)人員、家庭人口數(shù)量、Hoehn-Yahr分期、UPDRSⅡ評分及UPDRSⅢ評分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認知功能障礙組中,不同受教育程度、務農(nóng)人員及病程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病程、受教育程度、MADRS評分均是帕金森病患者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34-36],提示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與病程、受教育程度、MADRS評分密切相關,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37-40]。
表2 不同特征的患者MoCA量表評分比較 (分,
表3 不同特征的認知功能障礙組與非認知功能障礙組MoCA量表評分比較 (分,
表4 影響帕金森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患者多發(fā)認知功能障礙,其與患者病程、受教育程度、MADRS評分等因素密切相關,即病程時間長、受教育程度低和MADRS評分高均有可能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