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明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解讀語文教材變化時強調(diào):新教材專治“不讀書”“考試倒逼你讀書”“在語文教材編排中下猛藥”“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
針對這些言論,有人認為“毫無人文關(guān)懷”;有人諷刺“讀讀讀”到頭來還不是為了“考考考”;還有人覺得,新課改不是在給學生減負,而是在“增負”……
你怎么看待“逼讀”現(xiàn)象?請針對人們的觀點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結(jié)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這是一道觀點型作文題目。材料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取材于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關(guān)于語文教材改編的論述,用簡約的文字敘述了溫儒敏教授在解讀語文教材變化時強調(diào)的改革思路,即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中小學生不愛讀書、不善讀書的現(xiàn)狀,要在語文教材編排中“下猛藥”,增加閱讀篇目和閱讀量,適當增加語文學科考試中閱讀題文本的文字量,從而倒逼學生多讀書、快讀書、讀好書,以此提高閱讀速度,提升閱讀水平;第二部分主要列舉了一些人對溫儒敏教授關(guān)于語文教材編排改革設(shè)想的反應。顯而易見,題中列出的三種觀點都對“倒逼讀書”持否定態(tài)度,對這一改革設(shè)想不能理解,不能接受。
題目要求“針對人們的觀點寫一篇文章”,沒有明顯的價值導向,給寫作者提供了靈活自由的思維空間。寫作者可以站在反對者這邊,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觀點立意行文;也可以站在反對者的對立面,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支持、贊同溫儒敏教授的改革設(shè)想。從正面立意:別讓“猛藥”殘害無辜;讓關(guān)懷充滿人間;倒逼讀書,治標難治本;加大閱讀量,難治“不讀書”;讓閱讀成為一種自覺;讓“逼”讀成為“必”讀。從反面立意: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用閱讀提升自己;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倒逼讀書,勢在必行;用“猛藥”喚醒閱讀意識。如,“在當前大多數(shù)人浮躁、不愿靜下心來讀書的大背景下,溫儒敏教授提出在語文教材中增加閱讀量倒逼學生讀書,是一種無奈之舉,更是必要之舉。用這種強硬的方法,敦促學生博覽群書,閱讀經(jīng)典,提高應試能力,進而逐漸形成一種全民讀書的新時尚,對提高國民素養(yǎng)、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百利而無一害。”倘若能這樣立意行文,則更符合命題意圖,更充滿正能量,更契合我國國情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