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薛媛媛 吳瑞寧(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蒲城 715501)
在煤化工甲醇制烯烴(MTO)、甲醇制丙烯(MTP)等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為了得到符合純度要求的目標產物或未反應的物料循環(huán)利用,從反應器流出的物流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凈化、分離提純過程。在這些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生成一些酸性雜質如CO2等。而酸性物質如不清除,使得在后續(xù)的生產中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反應尾氣進行堿洗除去酸性物質等,必須使用以氫氧化鈉水溶液為介質的堿洗塔。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烯烴分離采用惠生的預切割+油吸收分離技術。設計操作時間為7200h,生產33 萬t/a 聚合級乙烯和35.9 萬t/a 聚合級丙烯,堿洗塔在運行過程中,會生成黃油,排放不暢,管線堵塞;塔內堿液下落不暢,塔頂液位和塔壓波動幅度大。為解決該問題,分析了探討了造成堿洗塔黃油生成機理,并提出了處理方法,對堿洗塔運行工況進行優(yōu)化,保證裝置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
在MTO 裝置烯烴分離單元堿洗塔進料含有醛、酮等氧化物,在生產中由于堿液的存在會產生聚合生成大量的聚合物,由于這些聚合物存在,會造成設備堵塞,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裝置被迫停產檢修。
如圖1 所示,反應機理為:堿洗塔中的聚合主要是原料中的醛或酮在堿的作用下,易引起Aldol 縮合反應。即兩分子α 位碳原子上有活潑氫原子的醛或酮在NaOH 堿性催化劑作用下,會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β-羥基醛。然后進一步加成至一定分子量的聚合物,也就是黃油。由于脫水程度不同,黃油顏色有黃色、紅色、綠色,當堿濃度過高時,黃油顏色為黑色。
圖1 堿洗黃油生成機理
烯烴分離采用甲醇洗滌塔除去含氧化合物,采用控制穩(wěn)定進料中醛酮含量,降低與堿液反應生產黃油的量,設計用MTO 凈化水作為洗滌液,由于凈化水COD 為12000mg/L,洗滌效果差;選用透平凝液為洗滌液調整進料中醛酮含量,調整前后醛酮含量變化如表1 所示,調整前進料中的醛和酮含量為1800ppm 和2500ppm,調整后為360ppm 和580ppm,醛酮分別降低了80%和76.8%。,說明透平凝液能與進料中的醛酮反應或溶解,降低了堿洗塔的醛酮含量。
表1 堿洗塔進料中醛酮含量比較表
堿液能洗滌裂解氣中的酸性氣體發(fā)生反應,高濃度的堿液,有利于CO2的吸收,減少新鮮堿液的加入量和廢堿液的排出,但也會減少堿液和氣體的接觸面積,增加堿液循環(huán)次數,最重要的是堿液濃度提高,OH-電離效果不好,粘性大,加了烯烴的聚合速度和對黃油產生催化作用,影響堿洗塔的正常運行。降低堿液濃度,會減小CO2在洗滌液中的溶解度,酸性氣體吸收能力下降,塔內的塔板數增加,因此,必須選用合適的堿液濃度。經試驗,采用強堿濃度6%~8%、中堿濃度4%~5%、弱堿濃度2%~3%,并且調整堿液注入量,降低堿液濃度,降低后堿液濃度如圖2 所示。
圖2 堿液濃度優(yōu)選
增加鍋爐給水流量由970kg/h 至1200kg/h,加大弱堿段置換能力,并且加大排黃油頻率使生成黃油隨廢堿液稀釋排出裝置。
通過穩(wěn)定進料醛酮含量、堿液濃度優(yōu)選、增加水洗段水量及加大排黃油頻次工藝優(yōu)化,以上措施調節(jié),堿液循環(huán)量穩(wěn)定(圖3)。
由圖4 取樣可見,弱堿段黃油含量逐步減少。
圖3 堿液循環(huán)基本平穩(wěn)
圖4 黃油含量比較
圖5 堿洗塔壓差
堿洗塔壓差如圖5 所示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由62kPa 下降至58kPa。因此可以看出:采用進料醛酮含量、堿液濃度優(yōu)選、增加水洗段水量及加大排黃油頻次,實現了堿液濃度循環(huán)量穩(wěn)定,黃油含量減少,塔內壓差的降低。
堿洗塔作為烯烴分離裂解氣中酸性氣體脫除的關鍵設備,堿洗過程中產生黃油副產物,探討了造成堿洗塔黃油生成機理,然后通過調整進料醛酮含量、堿液濃度優(yōu)選、增加水洗段水量及加大排黃油頻次進行工藝優(yōu)化,實現了堿液循環(huán)量穩(wěn)定,弱堿段黃油含量逐步減少,堿液塔壓差的降低,有效減少堿洗塔黃油的產生,為裝置長周期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提高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