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靜
(湖北省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咸寧 43700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季延期開學,在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大中小學都把課堂搬到了線上,“屏幕成了黑板,教師成了主播”。但是我們要注意線上教學與日常線下教學的不同,線上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降低,加之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這一學習特點,所以教師不應該是“主播”。線上教學的主角是學生,線上教學的重點是自學,線上教學的核心是“任務”。任務指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一個共同的實踐活動。下面我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蜜蜂》為例,談談線上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
三年級的學生能記住一些具體的、直觀的材料,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對于生字和句段這些需要記憶和反復訓練的知識,與其要求學生一遍遍朗讀、一遍遍地抄寫,不如布置自學任務,讓學生在線上通過自學去落實。
學習任務1:完成PPT中的闖關小游戲,書寫課后生字,上傳到群相冊。
檢查自學情況
▲課前展示昨天優(yōu)秀的書寫作業(yè),并把書寫中容易錯的地方,加以強調(diào)講解(如:“誤”的最后一筆是捺不是點)。
▲在群里發(fā)生字、句段的圖片,指名幾位學生認讀,發(fā)語音在群里,其他同學聽后自由以文字的形式說說:你最喜歡誰的朗讀?為什么?
▲然后請同學們各自朗讀發(fā)語音條,表揚發(fā)送速度快、發(fā)音標準的語音條。
朗讀、書寫展示和學生互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既給大家一個正確的示范,又在群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放假許久,孩子們通過朗讀語音條可以聽到好朋友熟悉的聲音,通過互相點評、點贊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讓冰冷的網(wǎng)絡群有了班級的溫情。針對學生預習呈現(xiàn)的認讀難點,教師的適時講解,既解決了普遍性問題,也避免煩瑣講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蜜蜂》是篇平實的說明文,課文語言嚴謹,條理清楚且邏輯性強。如果按照常規(guī)在線上講授,孩子勢必興趣不大,然而孩子對自然和動物是充滿好奇和好感的,所以入課首先展示視頻,激發(fā)探究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盡快走進本課的教學節(jié)奏里。
▲出示一分鐘小視頻《地球勞?!?。提問:觀看視頻,為什么說蜜蜂是地球上的勞模?(開啟聊天模式,讓學生在群里自由發(fā)言,通過一系列數(shù)字可見蜜蜂的工作量。)
▲質(zhì)疑:如此準確的數(shù)據(jù)怎么得來的?請同學們大開腦洞想一想。引出:通過對動物進行實驗,我們可以得到各種信息和數(shù)據(jù)。課文中的作者是怎樣進行實驗的呢?
考慮到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線上教學就要趁熱打鐵,教學目標要少而精,直接指向教學內(nèi)容的核心知識?!睹鄯洹肥侨昙壪聝缘谒膯卧木x課文。這一單元要落實的語文能力之一就是“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而《蜜蜂》一課全文條理清楚,在實驗這一部分更是詳細地交代了實驗的步驟。三年級學生對事情過程的感知大多是模糊的,僅記得事情發(fā)展中印象最深刻的點,對事情發(fā)展的線是不明晰的,反映在表達上缺乏條理,順序不明,事情很難講清楚。課文中這段有關實驗過程的敘述正是訓練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的好素材。因此,這節(jié)課第一個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實驗過程表達清楚。
學習任務2: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的實驗過程,把圖表補充完整。
十分鐘后,學生在群里曬圖。通過學生答題就能看出,學生對“實驗結論”都很清楚,但是對“實驗過程”的歸納,大多是不完整和不清晰的。
這畢竟是學生第一次嘗試有條理地表達,在正面肯定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給學生提供學習小支架,激勵并指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而有深度地學習。
學習任務3:試著運用以上方法,修改你的圖表,把作者的實驗步驟寫得清晰而有條理。
▲再次自由讀課文,找出寫實驗步驟的句子,圈畫動詞,想一想實驗可以分為哪幾步。
▲自己試著說一說實驗步驟,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也可以用上“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表達先后順序的詞語。
這個學習支架讓學生的無序變?yōu)橛行?,模糊變?yōu)榍宄?,在思維和語言的雙重訓練中,通過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主要步驟,使得學生的表達能力進一步提升,做到準確、有序的語言表達。
作者在實驗步驟的敘述上精準有序,可在觀察表達上卻是這樣,你們看:
▲關注帶點詞語,說說你的看法,在線投票。
迅速了解每個學生的觀點,引起學生的好勝心和好奇心,讓學生去掉帶點詞語,再讀讀句子,句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學習任務4:在文中找找類似詞語,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這類詞語看似模糊,實際上是一種準確的表達,有時表示對數(shù)量的估計,有時表示作者的猜測、推斷,在我們無法精準統(tǒng)計的時候就要用這類詞語,這也是在說明文中常見的一種表達。
課后推薦: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與傳統(tǒng)的課堂不同,離開學?,F(xiàn)場的班集體,學生會產(chǎn)生松弛感,所以線上教學,教師不能是面面俱到的授課主播,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任務的設計者、自學的指導者。日常教學我們教師更多地去依賴講授灌輸,依賴練習刷題,總在關心學生記憶了多少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提高了多少能力。線上教學如果還是沿用傳統(tǒng)講授,效果可想而知。
蒙臺梭利說過:“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敝挥杏H身做事,獲得的知識和經(jīng)驗才會成為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腦海中的知識點。《蜜蜂》一課教學重點是感受作者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以及嘗試有條理地表達?;诰€上教學的特點,我沒有一個人在屏幕上滔滔不絕地講授,而是把大多數(shù)時間交給了學生,以任務為驅(qū)動,指導學生自己通過讀、說、思、議等各種方法參與學習;以任務為驅(qū)動,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學習動力,自己去學,自己去想,自己去練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實在做不到,給學習支架,幫助他們順利穿越“最近發(fā)展區(qū)”。這場學習中,老師始終是學習的觀察者,僅在方法上提供指導和在知識點上進行總結,電腦前每一位學生才是主要的行動者,通過自己閱讀、思考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勝利的快樂。
但是與傳統(tǒng)日常課相比,線上教學還是存在以下問題:
1.班級人數(shù)多,教學質(zhì)量保證難。線上教學中,一到學生互動,群里馬上是學生海量的語音條和表格圖片,課上教師只能選取其中幾個看看,一方面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下降,甚至有人渾水摸魚,干脆不上傳。另一方面,因在課堂上看到的反饋不全面,教師很難適時根據(jù)學情進行差異化指導。
2.環(huán)境不一樣,有效監(jiān)督難。眾所周知,線上教學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自制力,可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不同,要求家長在一旁陪聽,時刻監(jiān)督也是不現(xiàn)實的。加之電腦里面的娛樂軟件和游戲彈窗對學生的誘惑不小,學生非常容易開小差,電腦在放網(wǎng)課,人卻在做其他事。
但是處在非常時期,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在這樣的學情下,在線上教學中我們教師只有做最深入的思考,設計最簡潔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最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