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我乘青島直達倫敦的JD431航班飛抵英國看女兒妮妮。一到就買好了2月21日的返程機票。
一開始,日子風(fēng)平浪靜。妮妮上學(xué),我在宿舍里讀書寫作。英國冬季多雨,偶爾放晴,坐在窗前,看對面樓頂濕黑的屋瓦自上而下一層層漸次干爽明亮,直到閃出霜白的銀光。不遠處是海灣,常有海鷗從那里鳴叫著飛過來,劃過天空。宿舍外,過一條街即是空闊的BUTE公園,我常去散步。時間均質(zhì)而從容。
原以為,這樣安寧的時光無窮盡。我逗留在此的三十幾天,應(yīng)該像每天從河里舀出一瓢水一樣,支取微小的一部分,剩下的光陰,照舊河水一樣亙古綿長。
可是,僅僅不到10天,一切都變了……疫情蔓延,武漢封城,全國禁足。我錯愕不已。
1月底,英國宣布英中停航。我的航班取消了,我只好退掉了返程機票。
二月過去,三月來了,春天如期而至。
國內(nèi)疫情漸漸好轉(zhuǎn),我的心跟著輕松起來。買了黃水仙插在清水里,緊閉的骨朵一夜之間全部打開,香氣充盈。有天下午,難得的,天晴了,陽光破窗而入,瞬間覆滿了松木桌子,純棉床鋪,半堵白墻。打開的書頁,每個字都閃著干凈的光,一屋子亮汪汪的蜜橙色的光芒,晃得睜不開眼。BUTE公園鳥鳴如沸,白山茶、紅山茶開了,濕潤的大花朵鮮腴油潤。我穿過鋪滿金色陽光的小路,去一家越南餐廳喝農(nóng)桑茶,看蜷曲的桑葉在水中舒展如新。心里想著,過幾天就能買票回國了。
然而,病毒像一場臺風(fēng),登陸了歐洲。先是意大利。緊接著,英國爆出有人確診。
3月2日晚,我與妮妮照例去附近的LIDL超市買菜。雞蛋、青菜、牛奶、意大利面等很多貨架竟然空了。英國昨天新增確診感染者13例,今天4例。我們意識到,有人搶購囤貨了。
我們也著手囤貨:6包1500克一包的面粉、20個雞蛋、幾盒肉、黃瓜、西紅柿、卷心菜,各樣買了一點。
有個詩人朋友在蘇格蘭的斯特林讀研,我問他那邊的情況,他說差不多也是這樣,還說他已經(jīng)囤好貨了。這愈發(fā)讓我覺得形勢不妙。第二天,我破例上午一早就去了超市。進去一看,一夜之間,空的貨架全補齊了。陸續(xù)進到超市的人,安靜、從容、有序購物,沒有慌亂的言語與表情,都是挎著籃子,沒人推著購物車大量囤貨,更沒人戴口罩。這讓人恍惚,好像根本不存在疫情這回事。但我還是不敢懈怠,超市沒有消毒液,我買了一瓶白酒,姑且備著。
有時出門,走在細雨中的街上,但凡看見戴口罩的,必定是中國人。未見過一個英國人戴口罩。妮妮說,教室里二百多人,老師和學(xué)生沒一人戴口罩。一位中國同學(xué)戴了一節(jié)課,感覺怪怪的,也就不戴了。
實際上,根本買不到口罩。網(wǎng)上沒貨,市中心的幾家藥店也都沒有。沒辦法,只好讓家人從國內(nèi)寄來。
3月5日晚再次去超市,雞蛋和蔬菜貨架明顯空了。我們又買了4公斤大米,20個雞蛋,幾包衛(wèi)生紙。衛(wèi)生紙和洗手液、消毒濕巾、意大利面、UHT牛奶、罐頭食品限購。洗手液幾天來一直沒有。
這時候,妮妮好不容易從網(wǎng)上找到了口罩,立刻下了單。50個一次性口罩59英鎊。
有天打車與司機聊天,問他擔(dān)不擔(dān)心目前的疫情。他說不擔(dān)心,就是個流感嘛。說謹慎是必要的,但也沒必要太過。還取笑說,現(xiàn)在強調(diào)讓洗手,好像英國人以前都不洗手似的。
3月10日,妮妮坐公交去紐波特國家統(tǒng)計署參加她之前做的一個研究項目的演講。下午回來時,坐公交到市中心,買回了幾瓶洗手液、食品袋、清潔濕巾、垃圾袋等日常用品。我們又去一家中國超市買了大約30包方便面,20瓶各種罐頭和幾罐咸菜?;氐剿奚岷?,又從網(wǎng)上買了個電磁爐。
看看囤下的貨,即使停課,妮妮吃飯生活都不是問題了。甚至連公共廚房都不用去。
宿舍只有幾平方米,衛(wèi)生間、衣櫥、床、書桌外,只剩窄窄一條走道。肉在冰箱里,其他的生活用品,分類裝進紙箱,一拉溜在宿舍沿墻擺放。房間雖小,倒也干凈整潔,有一種清晰的秩序。
英國宣布酒吧關(guān)閉后,在河邊彈琴的英國人
本想中英通航了就走,但英國疫情一天比一天嚴峻,我擔(dān)心妮妮萬一感染身邊沒人,于是打算留下來,與妮妮一起面對現(xiàn)實。
有天晚飯,妮妮鄭重地說想讓我回國。她說,下午她的一名英籍華人老師在課堂提醒大家,這場疫情,并不像大家以為的只是一場流感那么簡單,它比流感要嚴重得多。另一名俄羅斯的老師給大家發(fā)郵件,在說了有關(guān)論文的事情之后,最后加了一句,讓大家小心并照顧好自己和心愛的人。
截止到3月12日,一周之內(nèi),英國每天確診的人數(shù)分別是47、43、69、44、54、83、134。從現(xiàn)在開始,只怕要多起來了。
我倆分析,以我探親的身份,若繼續(xù)滯留下去,可能麻煩會更大。我在這,除了能親眼看見她的狀況少些擔(dān)心之外,別的也做不了什么,于事無補。我的存在,還增加了感染的風(fēng)險。于是決定,我先一個人回國,她等著學(xué)校停課再回去。
買票時發(fā)現(xiàn),票漲價了,都一兩萬。有一班倫敦直飛北京的,五萬多。
有便宜的,三千多,都是在莫斯科轉(zhuǎn)機。但因我是中國公民,根據(jù)規(guī)定,不得過境。很多國家都不讓過境。
有一班3月15日倫敦一新加坡一北京的,6500元,我也符合條件,還剩最后一張,果斷搶了。
一天沒出宿舍門,凌晨時,妮妮陪我下樓透口氣。圓圓的月亮,像是剛鍛打出來的薄薄的白金幣,在白云和烏云間飛跑。風(fēng)很大,我們一直站在冷風(fēng)里,看了很久。
依舊每日陰雨,只偶爾放晴。馬路上,人們?nèi)宄扇骸P【起^前,年輕人照樣聚在一起聊天、喝咖啡。
除了公園,我哪里都不再去。春雨在下,春風(fēng)在刮,春樹在綠,春花在開,春鳥在叫,春水在流。然境由心生,仿佛一切都籠在一層陰翳里。我會避開對面的來人。我不再信任任何人,對自由的空間也產(chǎn)生了不信任。有時候,表面看起來的無形的自由,正在一步步變成有形的鉸鏈,它被一只只看不見的手鍛打,淬火,然后,成為每個人的鐐銬。
看著公園里的鳥獸花木,突然對它們心生敬仰。比起它們,人類才是真正的弱者,不堪一擊,不值一提。
3月12日下午,妮妮頭痛。量體溫,37.3℃。我心下一驚,那個不詳?shù)脑~如溜進來的一條蛇,盤桓在小小的房間內(nèi)。
10號那天,她曾坐公交去紐波特國家統(tǒng)計署參加活動。晚上回來看新聞,才知道就在她去的前一天,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員確診被感染了。而他所在的辦公室,只是消了消毒,其他工作人員照舊上班,國家統(tǒng)計署也照舊對外開放。難道,妮妮被感染了?
服了兩粒芬必得,喝了兩大杯熱水,頭不痛了,體溫降到36.9℃,過會再量,37.1℃。我的心如一枚烈日下的果子,開始皺縮。新冠肺炎感染的癥狀就是發(fā)燒與干咳。我害怕聽見她咳嗽。
一直到第二天白天,妮妮體溫沒再繼續(xù)升高。她向一位學(xué)長借了三個N95口罩,準備我回國時飛機上戴。她許諾人家,等我們的從國內(nèi)寄來,雙倍奉還。事實上,一直到我們回國,口罩都沒寄到,后來,又輾轉(zhuǎn)寄回了國內(nèi)。
晚上,我正睡著覺,感覺到耳邊毛茸茸的,睜開眼,發(fā)現(xiàn)妮妮趴在我身邊哭。她說,還是頭疼。量體溫,37.5℃。我心又揪起來了。
連日來她一直在寫論文,寫得并不順,又擔(dān)心我一個人凌晨坐三個半小時的大巴去機場會遇到問題。體溫的升高或許與焦慮有關(guān),但也可能是輕度感染。無論如何,健康第一,我立刻決定退票,等妮妮情況好了找另外的時間走。
哪知票不能退。改簽的話,比新買一張還貴。我于是放棄。6500元不要了。
妮妮的體溫仍飄忽不定。我一整天也翻不了一頁書,正在寫的稿子也停了下來。
還好,她始終沒咳嗽。
我給在蘇格蘭的詩人朋友打電話,問他是怎么打算的。他說,他媽媽身體一直不好,免疫力差,他怕萬一自己攜帶病毒,回去會傳染家人,他就不走了。蘇格蘭在英國北部,目前確診人少。然后他開玩笑說,他準備留下來去海德公園抬尸體。他這樣說,是因為前幾天英國首相鮑里斯提出了“群體免疫”的概念。若真那樣,據(jù)說會有50萬人染病而亡。他最后仍然以玩笑的口吻說,聽說3月23日英國封國,讓關(guān)在里面的人自生自滅。
雖是玩笑,但3月23日封國的消息不會是空穴來風(fēng),我聽了心里一凜,整個人緊張起來了。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基于1%的死亡率??墒?,誰愿意不幸成為那個1%呢?
晚上十一點多,我去圖書館接妮妮。她寫論文用到的軟件只有學(xué)校電腦上有,她在圖書館待的時間越來越長。她說,她也聽說英國全國封鎖的事了。還說,她一個同學(xué)買了回國的機票,今晚就走.另一個,買的4月1日的,被取消了;借給我們口罩的學(xué)長,買的3月23日回國的機票。
之前我一直想自己回去,但那一刻,我改變了主意。我說,寶兒,媽媽也要帶你回國。
她還是堅持留下來好好學(xué)習(xí),暑假還要做研究。我說,先把票買了再說,如果你不走,大不了票作廢。
回到宿舍立刻買票。3月22日之前的票所剩不多了。票價大多一兩萬,三萬、四萬和五萬的不在少數(shù)。3月21日有一班中轉(zhuǎn)東京、總時長需要39個小時40分鐘的,票價為62344元。直飛的一班也沒有。大多都需要過境簽。我們點開看,雖然我人在英國,但我屬于中國公民,不符合條件規(guī)定,沒法購買??磥砜慈ィH肀葋喓娇展镜倪€有票,也不貴,五六千。就要付款時,彈出來一個過境提醒:中轉(zhuǎn)亞的斯亞貝巴,須提前辦理該地簽證或相關(guān)文件。都這時候了,去哪辦啊。我有些焦急。想起在機場工作的朋友小偉,讓他幫忙想辦法。他立刻給朋友打電話,給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打電話,最后確定,這票我們可以買。
先買的我的,5600元;妮妮的晚了幾分鐘,價格漲到了6998元,是最后一張。
買票折騰了好幾個小時,上床躺下已是凌晨四點多。但仍提溜著一顆心。直到早晨,小偉說出票了,我才徹底踏實了。
這一天,是3月15日。
妮妮在圖書館待了一整夜,天亮了才回宿舍,3月17日,論文終于交上了。學(xué)校也開始了線上教學(xué)。
聽說法國封國了,我心里倏然一緊,怕好不容易買到的機票不知會不會被突然取消。大批華人涌入中國,境外輸入型病例多起來。朋友說,國外緊張,國內(nèi)更緊張。
晚上,妮妮的一個同學(xué)因搶機票向妮妮借兩萬塊錢。她本來不想走,但看到周圍人都紛紛回國,還是坐不住了,買了3月23日的票,30780元。妮妮的另兩位同學(xué),一個買了四月份的票,一個,先是買了南航的票,擔(dān)心航班取消,又買了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的,哪個飛坐哪個走。
這兩天吃的都是之前囤下的泡面、罐頭、腐乳,老干媽、香菇醬等等,省出時間線上線下購買乘機用的防護用品。幫我買機票的小偉發(fā)來微信,說航班將在埃塞俄比亞滯留兩天。我們在買防護用品時,不得不多買一些。
防護服只有一家中國超市有,25英鎊一套,薄如蟬翼。口罩還是前段時間網(wǎng)上買的那五十個一次性的。為了保險,我們想備N95。也是只有“中超”有,10英鎊一個。我們正要豁出去買時,先前向妮妮借錢搶票的那個同學(xué)說她有,給了我們10個。
忙活了兩天,總算備齊了:N95口罩13個,一次性口罩46個,防護服4套,護目鏡2副,浴帽4個,一次性手套100副,消毒濕巾100片,食品袋100個,酒精浸泡過的棉球和棉片70個,免洗洗手液兩小瓶半,獨立包裝的牙簽50根。
什么都備好了,妮妮又猶豫了。她擔(dān)心回國后的種種瑣碎事會影響她的學(xué)習(xí),從而影響這個學(xué)期的考試成績,進而影響申請研究生。她堅信若留在英國一定不會被感染。“怎么會輪到我?”她反復(fù)說。我說,沒事當(dāng)然好,但也必須考慮到被感染。而感染也分三種情況:第一,癥狀輕微,在宿舍自我隔離,自我痊愈;第二,病重住院,被治愈;第三,治愈失敗,死亡。她依然說她要好的成績。我有些急了,大聲說,我要你活著!
晚上,我們都冷靜下來了,我對她說,你是成年人了,你仔細想想,想清楚了,我尊重你的選擇。她說,要不,還是回去吧。
作者和女兒歸國乘坐的飛機
當(dāng)晚,BBC說,自3月20日開始,英國學(xué)校全部關(guān)閉,高中生取消期末考試。至于大學(xué)怎么樣考試,還沒確切消息。
3月20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對所有外國人免費診治,包括非法移民。
我原來感覺自己在英國沒有保障,所以必須要回去。現(xiàn)在倒是有保障了,可是機票已經(jīng)買了。
帝國理工大學(xué)COVID-19應(yīng)急小組發(fā)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首次提出如果英國政府繼續(xù)采取“延緩策略”,最終可能導(dǎo)致英國有25萬人死亡,相反,如果是采取“阻斷策略”,英國的總死亡人數(shù)將大幅降至2萬人左右。
我和妮妮算了一下,英國總?cè)丝诩s6600萬,若死亡2萬,按這個比例,我們所在的州30多萬人,則大約死亡930人。
這樣一算,妮妮又游移不定了。我建議她拋硬幣占卜。結(jié)果是留下來??墒钦娴囊粝聛頃r,她又要走了。
3月21日上午,行李箱收拾到一半,妮妮停下來發(fā)呆。我知道她還是沒下定決心走。我說,你不走也可以,我們退票。她一聽高興了,說如果她那張票能退,她就不走了。
我于是聯(lián)系當(dāng)初給我買票的小偉。他打電話給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那邊人說,必須先取消倉位,才能知道退給多少錢。也有可能不退。
這下妮妮終于死心了,決定和我一起走。
3月22日下午,要離開英國了??上Щ撕脦浊K錢囤下的食物了。
下午1點整,打車去倫敦希思羅機場。司機是中國沈陽人。上車前,他給我們和行李箱噴酒精消毒。我們?nèi)硕即髦谡?。大約3個小時就到了。打車費200英鎊。
一進航站樓,我和妮妮就把防護服、浴帽、護目鏡、N95、一次性手套全武裝上了。等收拾完,汗咕嘟冒了一身??谡趾車?,自己呼出來的氣又被自己吸了進去。護目鏡上氤氳著一層水汽。機場內(nèi),大部分乘客戴著口罩,但工作人員戴的極少。有穿防護服的,中國人多,偶爾也有外國人。
有個黑膚色的高個年輕男人,一只手拉著圍巾護著口鼻。安檢處的工作人員都不戴口罩。晚上7點半,開始登機。人們之間并未拉開距離,還是一個挨著一個。機艙關(guān)閉后,環(huán)視一圈,有些人乘客沒戴口罩。
一坐下,我們就先用酒精棉球把座椅扶手、安全帶、小桌板擦了個遍。用過的棉球和換下的一次性手套裝在專門的袋子里。臉上哪里癢癢,不用手撓,取出獨立包裝的棉簽擦一下。票是三個人一排的。最右側(cè)靠窗的是一位非洲的年輕人。他還算講究,坐下后用消毒濕巾像我們一樣把有可能觸摸到的物件全擦了一遍。妮妮在中間,我在最左側(cè)挨著過道。過道的另一側(cè),是一位留著白山羊胡任何防護都沒有的老人,看上去像是阿拉伯人。我覺得不安全,很想給他一只口罩,又怕冒犯了他。他手里抓著一瓶礦泉水,不時擰開蓋子喝一口。他這樣讓我不安。后來,離起飛時間不多了,看看后排,原本三個人一排的座位,只靠窗坐了一位戴口罩的女人,黑的膚色,說不好哪國人。我和妮妮坐了過去。
我們一坐下,靠窗女人立刻警覺起來。她指著前排,用英語說是不是那才是我們的座位。妮妮說,不,這才是我們的。她狐疑地看著我們,但也沒再說什么。
坐下后,重新給身邊的物件消了一遍毒。過了會,那女人又問我們關(guān)于座位的事。這次,妮妮非??隙ǖ馗嬖V她,之前我們坐錯了,這就是我們票上的座位號。我們?nèi)鲋e騙了她。
延誤了半個多小時,飛機終于開始滑翔并沖上了夜空。直到此刻我才徹底踏實了栽們確定能回國了。
作者與女兒在飛機上全副武裝
大約兩個小時后,空姐開始送餐。她們都只戴著一只N95口罩。妮妮說又餓又饞,但我沒讓她吃飯,水也不敢喝。非喝不可的時候,就捏著口罩往上提提,只露出嘴,迅速泯一小口,再迅速戴嚴實。
夜里10點多了,機艙內(nèi)關(guān)了燈,我打開小桌板上方的顯示屏,這架由倫敦希思羅機場起飛的ET701,飛了整整四個小時后,飛越了英吉利海峽,法國東北邊境,比利時西南大部分,盧森堡中部,德國西南部(一小段德法邊境),奧地利西南部,意大利東北部,斯洛文尼亞西南部,克羅地亞西南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長長的西南部,阿爾巴尼亞西南大部,希臘整個西北到西南,跨越地中海,于倫敦時間3月23日零點15分,進入非洲埃及境內(nèi)。
飛機自西北至東南斜穿埃及,中間橫跨尼羅河中段,倫敦時間3月23日凌晨1點25分,抵達紅海上空。出埃及,用時50分鐘。20分鐘后,越過北回歸線。由西北向東南在紅海上空飛了半個多小時,眼看要進入沙特阿拉伯了,突然折向西南,繼續(xù)在紅海之上飛。后來拐了一個大彎,繞開了與埃及毗鄰的國家蘇丹。查看地圖,蘇丹東南部山巒密布:阿達戈瓦戈瓦山,696米;烏達山,2259米;愷埃山,1726米;古拉德山,1267米;米斯馬爾山,1046米;哈莫耶特山,2780米……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些山,才不走蘇丹的。飛機耗時一個小時,在紅海上空飛了一個大梯形后,進入與埃塞俄比亞接壤的厄立特里亞。
凌晨2點40分,填健康表??看暗呐藳]帶筆,要借妮妮的,妮妮沒借給她。不是不借,是不敢。
此時,飛機剛好越過厄立特里亞與埃塞俄比亞國境線。
十幾分鐘后,一轉(zhuǎn)頭,突然發(fā)現(xiàn)對面舷窗外金紅的朝霞布滿了天空。埃塞俄比亞比倫敦早三個小時,比中國晚五個小時,倫敦還是深夜,它已經(jīng)清晨,要日出了。而此時的中國,已是上午十一點。位置的移動,讓時間有了層次感。
朝霞越來越紅,越來越亮,好像全世界的金子此刻都熔化在這里了。
十幾分鐘后,霞光變成了窄長的一溜,一條金色的河在高天上流淌。
埃塞俄比亞時間3月23日早晨6點25分,從地圖上能明顯看出東半球一半白晝,一半黑夜。
當(dāng)?shù)貢r間6點34分,飛機著陸亞的斯亞貝巴博萊機場。
從倫敦一路飛到埃塞俄比亞,近6000公里,總時長7個小時。
亞的斯亞貝巴博萊機場
我們將會在這里停留17個小時。
一進航站樓,大家四下散開。我們尋了個僻靜處,背包往地上一摜,身上的防護品該摘的摘,該脫的脫。妮妮的頭發(fā)濕了,臉上一圈口罩的勒痕。我們坐在地上大口呼吸,覺得不被外物拘束的感覺真好。
自由的奢侈只放縱了一小會,又趕緊戴上了一次性口罩。
兩位年輕的黑人女孩路過,停下來問我們要口罩。我從包里取出4個給了她們。
窗外,灰白的天空像一幅繪著云彩的畫,在不遠處低低地壓下來,圓圓地罩著機場,整個機場像一個大河蚌。我找了個人少的、屋頂開著吊扇的座位想睡會。雖然困乏,一時卻也睡不著,于是起來走走逛逛。
候機廳很大。一家比較像樣的餐廳是英倫風(fēng)格的。一家免稅店里,中國的五糧液、中華香煙、小熊貓香煙擺在醒目處。中華香煙29美元一條。沒有當(dāng)?shù)匕拙?,架上擺的都是葡萄酒和果酒,我買了一瓶AMARULA酒。埃塞俄比亞盛產(chǎn)咖啡,店里擺滿了咖啡豆與咖啡粉,10美元五百克,合320埃塞俄比亞比爾,我買了幾包。店里所有商品標價都是美元。
營業(yè)員大多是埃塞俄比亞本地人。她們有的膚色黝黑,有的呈古銅色。皮膚像她們特意穿上的連體緊身衣,絲綢一樣柔滑。明亮的眼仁,外翻的厚厚的嘴唇,讓這些姑娘天然地有一種沉靜而張揚的、熱烈的美。有個女孩,十八九歲的樣子,黑黃皮膚,一身灰色長裙,包著白色鏤花頭巾,光著腳,孤單地坐在長椅上發(fā)呆,沉靜迷離,像一幅油畫。她的長而厚的下唇、左手五個指甲、兩只腳十個瘦長的腳趾的三分之一、整張腳底板,都涂成了黑褐色。
一家當(dāng)?shù)靥厣牟宛^里,幾個男女服務(wù)員湊在一起,邊聊天邊用手抓盤子里黏糊糊的食物吃。
來了一撥歐洲人,沒人戴口罩。他們進到那家英國餐館,幾個人圍坐一張桌子上開始點餐。店里的一名服務(wù)員,站在門口,給每個進店的人手上噴免洗洗手液。他甚至開了個玩笑,讓其中一個人張開嘴,要把洗手液噴進去。
妮妮吃打包下來的飛機餐,我買了兩個牛角包,飯就這樣糊弄了幾口。
每上一次洗手間都小心翼翼摘了一次性手套,酒精棉球給手消毒,用腳踢開門,如廁的整個過程不碰馬桶,墊上紙按沖水鈕,出來打上洗手液洗手,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因為麻煩,水喝得很少,衛(wèi)生間能不去就不去。
不去公用飲水機接水。我們要么買瓶裝的,要么去咖啡店接熱水。店里的服務(wù)員很熱情,他們遞給杯子時說,現(xiàn)在,北京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了。從眼神和語氣里,看得出他們很羨慕我們是中國人。
后來困了,我躺在連椅上,枕著背包,蓋著羽絨服,睡了好幾個小時。我起來后,妮妮睡。候機的人個個東倒西歪,睡覺姿勢各異。
晚上10點,我們穿戴好全套的防護用品背著包趕到登機口。原來是8號,現(xiàn)在變到了12號。所有人需要補一張?zhí)奖本┑臋C票,我們的航班要先到太原,檢測合格后才能入京。
補票很慢,大約兩個小時后才登機。工作人員拿著紅外線測溫槍對著每個人的額頭瞄準一次,像極了開槍。
一坐下,照例,我們把手有可能觸到的地方全消了一遍毒。
埃塞俄比亞時間3月24日零點50分,比原定時間晚了45分鐘,北京日出40分鐘后,飛機升上了夜空。
一路向東。
我深深呼吸,長出一口氣。
這一次,我比任何時候都清楚地意識到,古老而遙遠的東方,那片廣袤而肥美的大地,生長著我們的莊稼,我們的樹木,我們的牛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姐妹,我們的故鄉(xiāng)。
它其實只生長一個詞語祖國。
——一個足以讓人心安的地方。
1、著陸太原
夜深了。三百多人的機艙里,人們在睡覺,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仿佛一架空飛機。一張張箍著口罩的臉,在昏暗的燈光中,虛幻而詭異。空姐送餐也靜靜的,只聽得見餐車輪子咕嚕咕嚕的聲音。很多人沒要,我也擺了擺手。妮妮接過一份,想等其他人吃完她再吃,與人錯開。我說,若能忍得住,肯定還是不吃的好。她沒說話,有點怪我。然空姐再過來,她還是把餐盒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只喝了一小杯橙汁。我要了一小杯熱水。
燈關(guān)閉。機艙重又陷入寂靜的深淵。
我也迷瞪了會。醒來看屏幕,那道白白的飛行軌跡顯示,已經(jīng)過了索馬里,亞丁灣,阿曼,阿曼灣,巴基斯坦。我不再睡,將屏幕放大,再放大,眼睜睜地看著飛機越過國境線,進入中國。那一刻,雖還在幾萬英尺的高空,但我知道,我回來了。
發(fā)健康表。測體溫。
飛了整整9個小時后,北京時間下午3點1 2分,著陸太原。
廣播里說,在太原的防疫檢測,大約需要五個小時。
2、上網(wǎng)課
3點18分,手機有了網(wǎng)絡(luò)。我是鄉(xiāng)村小學(xué)教師,3點20分—4點有我的一節(jié)美術(shù)課。什么也顧不上,我立刻在三個班的微信群里發(fā)出兩個字:上課!后面加了感嘆號。
孩子們紛紛回復(fù)到!
這節(jié)課上的是:寫意蔬果。
飛回太原機場,工作人員給行李消毒
3、檢疫
幾個著白色全套防護服的檢疫人員上了飛機,挨個測體溫。
4點半,到我了。檢疫人員兩人一組,一個測,一個記。
5點,讓把健康卡拿出來,給我貼了一個黃色的小圓標。這時廣播里說,有五位乘客需要提前下飛機,分別是16排的A、C、D,17排的F和18排的D。那五個人提前下去后,乘務(wù)人員讓其他人拿著有黃色標記的健康申報單有序下機。三排一組,一組下完另一組再下。
6點10分,我們出機艙。長長的走廊,一路都是全副武裝的檢疫人員,有幾十人。出來后,大家又在排隊,完善之前的健康申報表。之后過衛(wèi)生檢疫這一關(guān)。接著,填一張“入境旅客信息登記卡”。然后,過邊檢。邊檢人員又是操作電腦又是手寫,埋頭忙了大約5分鐘。
機場工作人員的防護是統(tǒng)一的,不是護目鏡,是能遮住整張臉的,姑且稱之為護面罩吧。口罩也不一樣,是一種扣在鼻子上的看上去類似塑料的東西,白色防護服的帽子很嚴實,裹著臉,只露出兩只眼。
邊檢完,晚上7點17分出來,突然看見上百個行李箱擺在轉(zhuǎn)盤旁邊的空地上,我一下子意識到,我回不了北京了。問工作人員,說不知道,讓先出去再說。
4、行李箱丟了一個
檢疫過的旅客,各自找自己的行李。我們和妮妮共托運了4件,找來找去,只有3個。
妮妮立刻緊張起來。那件行李箱里,裝著她學(xué)習(xí)考試用的書和筆記。她的課本,在國內(nèi)是買不到的。
找工作人員,詢問,等待。有人過來,給了一張紙,說是北京首都機場的,讓按那上面的郵箱發(fā)送有關(guān)資料,他們看看能不能找到。
那人看我們著急,說他也沒辦法,本來去北京的航班臨時入境太原,每個航班幾百人,一個個檢測,工作人員又忙又累,顧不過來。又說,這幾天,行李來了人沒來,人來了行李沒來是常有的事。
只好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先出機場。出口沒人核對行李。
5、就地隔離
出來問,果然,因為航班上有體溫異常者,我們將在太原就地隔離14天,不飛北京了。
路邊停著3輛干凈的大巴。工作人員讓我們上了一輛車牌號是晉A86767的,問去哪兒啊,說不知道,只說,5名疑似的要被救護車拉去醫(yī)院。剛說完,救護車就閃著燈呼嘯著疾馳而去。
8點52分,大巴開動了。隨車跟著一名全身防護的工作人員。警車緊隨其后。
9點40分,駛進太選會議中心。聽司機說,他們的車回去要整車消毒兩個小時。
粗粗一算,登機到現(xiàn)在,16個小時過去了。期間沒吃過任何東西,沒上過衛(wèi)生間。而從我們出門打車去機場算起,也有50個小時了,中間只勉強吃過一次東西。
10點40分,大家把時間間隔開,一個一個從大巴上下來。穿警服的警察、穿黃色防護服的檢測人員、穿白色防護服的消毒人員,嚴陣以待。
有專人給行李箱消毒。我想讓他們把我也渾身上下噴一遍,就像給一株植物噴灑波爾多液。但他們不管人,只管行李。
11點整,按房號住進賓館房間。我與妮妮,一人一間。有一對夫妻,也是單獨隔離。
進房間第一件事先退高鐵票。買的是明早9點12分北京南站到泰安的,行程每改變一次,我就得跟著退一次。這是我第五次退票。
6、核酸檢測
晚上11點15分,檢疫人員來房間內(nèi)給我做咽拭子采樣。
房間內(nèi)兩張床,空間很大。撩起白色窗紗,從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是深濃夜色中的點點路燈與萬家燈火,還有一些建筑物的輪廓。負責(zé)人在微信群里告知我們,隔離費每天400元。
兩個半月前,我僅僅想利用寒假去英國看看16個月沒見的妮妮。沒想到,鬼使神差地,到了這一步。機票、囤貨、防護品,隔離費……四萬多塊錢就這樣沒了。而我原本買的返程機票,只有2330元。
還不算精神的。那些驚異,憂慮,憤怒,悲戚,恐慌,無助,失落……
但是,我是幸運的。確切地說,我與大多數(shù)一樣,是幸存者。因為,終究,我還活著。
7、終于能吃飯了
3月25日凌晨1點整,飯送來了,放在門外凳子上。這是我從英國要來的那天早晨起床,到現(xiàn)在近六十個小時的時間里,唯一一頓可以放開吃的能叫飯的飯。
不知是餓過勁了還是怎么,我并不餓。不僅不餓,也不怎么困,不怎么累。但我分明沒怎么吃,沒怎么睡,因為時時事事需要記錄,更沒閑著。
一路勞頓,我的感覺停滯了。
8、半夜流調(diào)
洗完澡睡了,有人敲門:您好,打擾了,我們是來“流調(diào)”的,請開一下門!看時間,凌晨3點。其他人的門也相繼被敲響。
填《流行病學(xué)調(diào)查表》,統(tǒng)計個人信息。很全面。我們分站在門里門外。防疫人員全副武裝,我本來沒戴口罩,他們讓我戴上。
問完了,我邁出房間半步張望了一眼,那人立刻說,不能出來不能出來!
房間配備了消毒液。我把包包和衣服外套全消了一遍毒,一大瓶噴凈了。
凌晨4點,聽見走廊里防疫人員又來敲別人的門,不知又要做什么。
等到上床,一算,我已經(jīng)整整折騰了3天,七十多個小時沒怎么睡覺了。
躺下,腦袋里像起了濃霧,一團一團翻著滾著,一時睡不著。但是,無論如何,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睡個囫圇覺了。
我的房間是1301號。我與外界的聯(lián)系,只有一扇窗戶。從門到窗戶11步,從窗戶到門11步。從這扇取景框一樣的窗戶看出去,賓館外面就是交叉的黑褐色的火車道。賓館樓像是建在鐵道正上方,一列列火車神奇地穿樓而過。正是春天,稍遠處,大塊的綠,大塊的黃,像一幅油畫。
連日的緊張與奔波后,有一個干凈的房間可以讀書,寫作,睡臥,有一扇透明的窗戶可以發(fā)呆,憑眺,遐想,每天,天空在上,大地在下,飛鳥在中間,我內(nèi)心歡喜,有一種寧靜的富足感。
丟失的行李箱,兩天的時間里,驚動了城管、派出所所長、機場負責(zé)人、海關(guān)、北京首都機場地勤、埃塞俄比亞行李代辦處……最后找到了。原來是有人拿錯了。
3月29日,隔離的第五天,黃昏時分,看到山西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新聞中心發(fā)布的一則消息,同航班有人確診感染了。那一刻我不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她是27排A座,僅僅4排之后的正后方就是我和妮妮。同一機艙狹小密閉的空間里,我們一起待了13個小時。我不確定這個距離安不安全。這是自發(fā)生疫情以來,我切身感受到的最近的威脅,病毒觸手可及。
那晚凌晨1點才睡。躺下后,只覺渾身乏力,手心、腳心出汗,喉嚨也不舒服,想咳嗽又不敢,怕一咳嗽就坐實了被感染的事實。越不敢咳嗽越想咳嗽,越想咳嗽越不敢咳嗽。每過一小會就得像嘆息一樣深呼吸一次??人耘c呼吸急促,是新冠的兩大明顯癥狀,我突然覺得自己符合。并且,明顯地感覺到身體比以往熱,以致手背發(fā)緊,好像皮膚因為炙烤而發(fā)皺了。
睡意跟著一列列南來北往的火車跑遠了。黑暗中,緊閉的雙眼在心里大睜著。有一列火車,不知怎么,停在原地,卻一直響個不停,它響了多久,我一聲不落地聽了多久。早晨量體溫,36.9℃,這是禁足以來最高的一次。我惴惴地給負責(zé)我們隔離人員的張醫(yī)生打電話。她說沒事,體溫屬正常范圍,既然座次已經(jīng)是沒法改的事實,那就放平心態(tài)。再說,剛到第一晚核酸檢測呈陰性。她的話如一劑藥,我慢慢放松下來。很快,身體的各種不適神奇地消失了,體溫也降到了平常的36.3℃。
重歸安寧的我,仿若新生。早上,我開始寫這一路回國的經(jīng)歷;正午,把餐盒擺在窗前陽光中的地毯上,席地盤腿而坐,邊吃飯邊看窗外春光中來來往往的火車,它們從遠處空空地跑來,裝上煤,滿滿地跑向遠處了;下午,短暫的午休后我讀《洛麗塔》;傍晚,在窗戶與門之間轉(zhuǎn)身九百多次,走一萬步;夜晚,咔嗒咔嗒轟隆轟隆的火車聲,與我的夢攪纏在一起,虛實難辨。
每天兩次定時測體溫上報。多年間,我從未如此關(guān)注過一支溫度計。腋下十分鐘,我的目光捕捉著那根細細的水銀柱,在它的升升降降起起落落間游走。晨與昏,晴與陰,喜與憂,動與靜,每次都不一樣。
這半個月,看得最多的就是火車。清晨的,正午的,黃昏的,深夜的黑的,白的,藍的,黃的;空的,滿的,半空的,半滿的;靜止的,奔跑的;快的,慢的,不快不慢的;長的,短的,不長不短的;運煤的,運油的,運鐵的;運風(fēng)的,運云的;南去的,北往的;前行的,后退的。它們彼此擦肩而過,也與我半個月的時光擦肩而過。最終,它們將留在我生命里。
4月6日上午,檢疫人員再次咽拭子取樣。七號結(jié)果出來:陰性。在《解除隔離醫(yī)學(xué)觀察通知書》上簽了字。我們被通知,自八號零點起可以離開了。
八號早6點起床,7點打車去太原武宿機場,9點55分起飛,11點40分到沈陽仙桃機場。重新提取行李后在機場吃午飯。餐桌單人單座,且同一方向。后來一朋友打趣我:“專門打飛的去沈陽吃北京炸醬面?!?3點55分,飛機起飛,3點23分著陸濟南遙墻機場。廣播里讓有境外旅居史的最后下飛機。
機場里有一處專門接待有境外旅居史人員的地方。登記后,被專人領(lǐng)到停車場旁邊的一間候車室里。這里,一拉溜擺著幾張桌子,幾名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坐在桌子后,讓被領(lǐng)來的人員把護照、身份證、機票、解除隔離醫(yī)學(xué)觀察通知書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登記。登記完,拍照發(fā)給各人所在的市防疫中心,然后讓坐下等著當(dāng)?shù)刎撠?zé)人來接走。
我和妮妮一直等到晚上九點,車終于來了。一共接了我們4個。另兩個,一個是從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xué)回來的研究生,一個是從老撾回來的建筑工人。
2個小時后,回到了我所在的縣城。先到疾控中心采集血液,做抗體檢測。已是凌晨,我們在深夜的寒風(fēng)中等結(jié)果。
檢測結(jié)果出來,我們四個都呈陰性。接我們回來的車子又把我們送回各自的小區(qū)。
社區(qū)的姜書記早就等在我住的小區(qū)門口了。他領(lǐng)我們進了小區(qū),在我家樓下,一直看著我和妮妮進了上樓梯才走。他囑咐我們,回家后就不要出門了,以免讓鄰居看見舉報。
邁進家門已是4月9日凌晨1點多。1月13日離家去英國時,只想看看妮妮待一個月就回來。做夢都想不到,等我再次踏進家門,已是將近3個月以后,一年的四分之一,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去了。
又是一個14天。
社區(qū)很快來人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正對著我家,門上也貼了封條。社區(qū)有專人負責(zé)我家。需要什么,她買來,揭開封條,遞給我,再粘上。她身后跟著一名穿公安制服的女孩專門照相。我退居門后,退到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
這14天是安靜的,私密的,也是緊張的、忙碌的。日子前所未有的簡單。除了每天寫下不一樣的文字,上午,先喝一杯咖啡,然后,沏各種花茶:茉莉、菊花、金邊玫瑰、墨玫、石斛花、古樹茶花、藏紅花、川紅花、百合花、蒲公英、千日紅;下午吃水果:香蕉、火龍果、西紅柿、蘋果、西瓜、榴蓮、芒果、葡萄、櫻桃、草莓。我用百花百果,填補我單一的日子。從沒有過這樣的時候,這么多美好的花花果果,這么密集地進入我的身體。
足不出戶,我只能坐在落地窗前望風(fēng)景。樓前是小區(qū)的中心花園。正是深春,不見樹干,只見一團團的濃綠。清晨或黃昏,陣陣脆脆的鳥鳴,仿佛拋向空中的五彩的球,從團團濃綠中升起?;叵胛疫@一次的英國之行,心里百味雜陳,感慨不已。我慶幸自己是幸存者。經(jīng)此一劫,我的生命從此有了新的質(zhì)感。
4月22日零點,隔離正式結(jié)束。零點過后,我開門下樓,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又一圈。腳在大地上自在行走的感覺新鮮而美好。仿佛,天地混沌,世界剛剛誕生,我剛剛誕生。
資料寫作者:黛安,作家,現(xiàn)居山東泰安。以上資料由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