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梅,吳顯印,譚嘉麟,李利軍,程昊,馮軍,黃文藝
(1.廣西科技大學(xué) 生物與化學(xué)工程學(xué)院,廣西糖資源綠色加工重點實驗室,廣西 柳州 545006; 2.蔗糖產(chǎn)業(yè)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4)
偶氮染料具有難降解的芳香結(jié)構(gòu)[1-3],對人體和自然環(huán)境有害。因此,偶氮染料廢水處理技術(shù)的研究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氧化鋅能夠成為降解偶氮染料的光催化劑[4-10],通過控制形貌可以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效率[11-12]。然而氧化鋅禁帶寬度較大,光生電子-空穴對極易復(fù)合,導(dǎo)致氧化鋅對光子利用率低[13-15]。通過摻雜稀土可以抑制氧化鋅電子-空穴對復(fù)合,提高其光催化性能[16-24]。但目前對Sm摻入氧化鋅后對其形貌和光催化機制影響的研究較少。
本文采用簡單的方法制備了棒花狀氧化鋅及Sm摻雜棒花狀氧化鋅,并對羅丹明B進行光催化實驗,深入探討了形貌變化和稀土離子Sm摻入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Sm摻雜棒花狀氧化鋅不僅具有復(fù)雜規(guī)整的棒花狀形貌結(jié)構(gòu),而且Sm的摻入抑制了其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復(fù)合,進一步提高了氧化鋅的光催化效率。
六水合硝酸鋅、氫氧化鈉、六水合硝酸釤、十二烷基硫酸、無水乙醇、羅丹明B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D8A A25 X射線衍射儀(XRD);Quanta 400 FEG場發(fā)射環(huán)境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250i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BPZ-6033L 真空烘箱;XPA系列光化學(xué)反應(yīng)儀;UV-2 102 PC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
1.2.1 棒花狀純氧化鋅的制備 將4.5 g六水合硝酸鋅溶于25 mL超純水,磁力攪拌10 min,形成A液。將9 g氫氧化鈉溶于25 mL超純水,緩慢均勻滴加至A液,磁力攪拌10 min,形成B液。加入濃度28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300 mL持續(xù)磁力攪拌,在60 ℃水浴反應(yīng)3 h。靜置冷卻,使用砂芯抽濾器進行過濾,用超純水、無水乙醇分別洗滌3次,50 ℃真空烘干3 h,450 ℃下煅燒2 h。
1.2.2 Sm摻雜納米氧化鋅的制備 把4.5 g六水合硝酸鋅、按照一定的釤鋅摩爾比稱取六水合硝酸釤溶于25 mL超純水,磁力攪拌10 min,形成A液。把9 g氫氧化鈉溶于25 mL超純水,緩慢均勻滴加至A液,磁力攪拌10 min,形成B液。加入濃度 28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300 mL,持續(xù)磁力攪拌,在60 ℃水浴反應(yīng)3 h。后處理步驟與1.2.1節(jié)相同。
1.3.1 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繪制 配制1,2,3,4,5,6,7,8,9,10 mg/L一系列梯度濃度羅丹明B溶液,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λmax554 nm處測定吸光度。以羅丹明B濃度(C)為橫坐標(biāo),吸光度(A)為縱坐標(biāo)作圖,見圖1,線性回歸,得到標(biāo)準(zhǔn)曲線方程A=0.205 7C+0.029 1,R2=0.999 3。
圖1 羅丹明B標(biāo)準(zhǔn)曲線Fig.1 The standard curve of Rhodamine B
1.3.2 納米氧化鋅光催化降解實驗 稱取0.1 g納米氧化鋅光催化劑于石英試管中,加入50 mL濃度10 mg/L的羅丹明B溶液,并以不加入光催化劑作為空白對照,暗反應(yīng)30 min后,在汞燈(100 W,波長200~400 nm)照射下進行光催化降解實驗,取樣間隔10 min,每次取樣5 mL,測量吸光度。羅丹明B降解率計算公式為:
D=(C0-Ct)/C0×100%
其中,D為羅丹明B的降解率,C0為初始濃度,Ct為反應(yīng)時間t時溶液濃度。
樣品經(jīng)噴金處理后,使用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對樣品的形貌結(jié)構(gòu)進行觀察,于5~15 kV 電壓下進行掃描;使用XRD對產(chǎn)物的物相進行分析,測試條件為Cu靶,輻射為Kα,電壓40 kV,電流40 mA,波長λ= 0.154 18 nm,角度2θ=20~80°,掃描速度為5(°)/min。將樣品固定在導(dǎo)電膠上,壓成薄片進行XPS測試。
圖2為不同摻雜摩爾百分比的Sm摻雜ZnO的XRD圖,其中A、B、C、D、E、F、G、H的Sm摩爾摻雜量為0,1%,2%,3%,4%,5%,6%,7%。
由圖2可知,所有的衍射峰峰型尖銳,沒有檢測到雜峰,表明所制得樣品結(jié)晶度好,純度高。與六方纖鋅礦型ZnO的XRD標(biāo)準(zhǔn)卡片COD2300113對比,2θ為31.926,34.624,36.442,47.808,56.894,63.242,66.742,68.340,69.471°處的衍射峰分別對應(yīng)ZnO的(-100)、(00-2)、(-10-1)、(-10-2)、(-210)、(-10-3)、(-200)、(-21-2)、(-20-1)晶面,沒有出現(xiàn)氧化釤或其它相的衍射峰,表明樣品中沒有除ZnO外其他的物相,Sm離子成功摻入到ZnO晶格中。隨著Sm摻雜量的增加,衍射峰的強度降低,表明ZnO的晶體質(zhì)量隨之下降[25]。
圖3為所制備樣品的FESEM圖,其中圖3A~3E分別為在60 ℃下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分散劑濃度分別為7,14,28,56,112 mmol/L,圖3F為60 ℃加入28 mmol/L時制備的Sm摻雜棒花狀ZnO的FESEM圖。
由圖3可知,圖3A中形成棒花狀結(jié)構(gòu)的棒較細,存在許多零散的棒狀氧化鋅,成花比例不高,花與花之間團聚嚴(yán)重。圖3B中,氧化鋅的棒花狀結(jié)構(gòu)逐漸清晰,由表面光滑無雜質(zhì)的棒狀氧化鋅堆積而成,仍然存在團聚現(xiàn)象。圖3C中,棒花狀氧化鋅結(jié)構(gòu)規(guī)則,顆粒大小均一,分散均勻,無零散的棒狀氧化鋅。但是隨著分散劑濃度的進一步增加,當(dāng)加入分散劑濃度56 mmol/L時(圖3D),所得棒花狀氧化鋅結(jié)構(gòu)零散不規(guī)則,出現(xiàn)了零碎的棒狀氧化鋅顆粒,棒花狀氧化鋅數(shù)量減少。當(dāng)加入 112 mmol/L 分散劑時(圖3E),顆粒大小不一的棒狀氧化鋅無規(guī)則堆積,少數(shù)形成結(jié)構(gòu)不明顯的棒花狀結(jié)構(gòu)且有堆積成大塊的傾向。這是因為隨著分散劑濃度的增加,氧化鋅的分散性增加,當(dāng)分散劑的濃度為 28 mmol/L 時,分散劑的濃度和棒狀氧化鋅顆粒的堆疊速度達到一定的動力學(xué)平衡,從而形成了規(guī)則的棒花狀結(jié)構(gòu),然而當(dāng)分散劑的濃度過大時,棒狀氧化鋅顆粒被過度分散,從而導(dǎo)致不能堆疊形成棒花狀結(jié)構(gòu)。由圖3F可知,在摻雜Sm后仍能形成棒花狀結(jié)構(gòu)但其直徑大小不均勻,表面粗糙不光滑,且其納米棒的直徑有所減少。由此可知,Sm摻雜會影響氧化鋅的晶粒生長,并不會改變氧化鋅的堆疊方式,其原因是Sm摻雜進入氧化鋅的晶格內(nèi),改變了氧化鋅的晶格參數(shù),卻并未沉積在氧化鋅的表面,因此不會影響氧化鋅小顆粒的堆疊方式。
為了驗證Sm摻雜氧化鋅中Sm的存在,使用EDS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圖4。其中圖4A為純氧化鋅,圖4B為Sm摻雜量5%(摩爾分?jǐn)?shù))的ZnO。
圖4 所制備樣品的EDS圖Fig.4 EDS image of the prepared sample A.純ZnO;B.5%Sm摻雜量的ZnO
由圖4A可知,圖譜中僅顯示元素Zn和O的峰,說明所制備的純氧化鋅純度高,未含有其他雜質(zhì)。圖4B中,除了顯示元素Zn和O的峰之外,還存在Sm的峰,說明所制備的樣品中成功引進了Sm元素。結(jié)合XRD分析,進一步表明Sm離子成功地摻入氧化鋅晶格。
圖5為Sm摻雜前后ZnO的XPS圖譜,以ZnO的XPS圖譜作為參照,分析Sm的摻入對ZnO的影響。圖5A為XPS的全譜掃描圖譜,將285 eV的 C 1s 峰作為參考校準(zhǔn)結(jié)合能標(biāo)度。
圖5 所制備樣品的XPS圖Fig.5 XPS image of the prepared sample A.全譜掃描;B.Zn 2p;C.Sm 3d;D.O 1s
由圖5可知,摻雜前,ZnO的XPS全譜掃描圖譜中只存在Zn、O的峰;摻雜Sm后,圖譜中出現(xiàn)了Sm的峰,表明Sm成功摻雜進ZnO中。圖5B為 Zn 2p 的圖譜。其中1 021.5 eV和1 044.5 eV處雙峰分別對應(yīng)于Zn 2p3/2和Zn 2p1/2。兩峰之間能量差為23 eV,與標(biāo)準(zhǔn)值約22.97 eV相近,表明Zn主要以Zn2+的形式存在[26-27]。圖5C為Sm 3d的XPS圖譜,在1 083.3 eV和1 110.3 eV處呈現(xiàn)兩個峰,分別為Sm的3d5/2和3d3/2峰。通過Sm 3d的XPS圖譜上結(jié)合能和峰位證實了釤是以Sm3+的形式存在的[28]。Sm 3d峰的自旋軌道分裂距離 27 eV,與其他Sm摻雜基質(zhì)相吻合[28]。圖5D為 O 1s 的XPS圖譜。使用高斯擬合分析將Sm摻雜前后ZnO的 O 1s 光譜解卷積為位于530.25 eV和531.5 eV的兩個峰。第一個峰為ZnO的晶格氧(OL),第二個峰與ZnO缺陷引起的氧空位(OV)有關(guān)[29]。在純ZnO中,OV約占34.7%,而在Sm摻雜摩爾量為5%的ZnO中,OV約占50.5%,Sm摻雜ZnO具有更高濃度的氧空位(OV)[29-30]。表明Sm成功進入ZnO晶格中,結(jié)果與XRD分析結(jié)果基本一致。
2.4.1 純ZnO的光催化性能 圖6為純ZnO的光催化降解曲線圖,其中圖6A為在不同溫度、加入不同濃度分散劑時制備的ZnO,在100 W汞燈照射 50 min 時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降解曲線,a~e分散劑濃度分別為7,14,28,56,112 mmol/L。圖6B為 60 ℃ 下加入不同濃度分散劑制備的純氧化鋅對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曲線。
圖6 純ZnO的光催化降解圖Fig.6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ure ZnO
由圖6A可知,60 ℃時制備的純氧化鋅光催化效果最好,90 ℃下制備的純氧化鋅光催化效果最差。其原因是過高的制備溫度會導(dǎo)致氧化鋅顆粒生長速度過快,更容易團聚成較大顆粒,造成其比表面積減小,從而降低光催化性能。加入分散劑十二烷基硫酸鈉的濃度為28 mmol/L制備的純氧化鋅,光催化性能最好。綜上所述,制備條件為60 ℃、分散劑濃度為28 mmol/L的純氧化鋅光催化性能最好,其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降解率為69.05%。
圖6B中a曲線為不加入光催化劑時,羅丹明B的降解率變化曲線,在100 W汞燈照射50 min后,其降解率僅為13.6%,可見,雖然紫外光對羅丹明B有光降解能力,但降解效率極差。由圖6B可知,隨著光照時間增加,所制備的純氧化鋅樣品對羅丹明B降解率隨之增加,在0~10 min內(nèi),氧化鋅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相差不大,隨著光照時間的增長,加入28 mmol/L分散劑制備的氧化鋅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逐漸與其他拉開差距,并始終為降解效果最佳的光催化劑。由此可見,形貌復(fù)雜且規(guī)則的氧化鋅光催化性能最佳,這是由于復(fù)雜且規(guī)則的形貌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具有更多的光催化活性位點,使得氧化鋅的光催化效率變高。
2.4.2 Sm摻雜ZnO的光催化性能 圖7為不同Sm摻雜量ZnO對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曲線,a曲線為60 ℃下加入28 mmol/L分散劑時制備的純氧化鋅對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曲線。
圖7 Sm摻雜ZnO的光催化降解圖Fig.7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doped ZnO
由圖7可知,隨著光照時間的增加,樣品對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隨之增加。隨著Sm摻雜量的增加,對羅丹明B的降解能力先提高后減弱,當(dāng)Sm摻雜量為5%時,其光催化能力最佳,經(jīng)光照50 min后對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達到91.79%,這是因為Sm摻雜氧化鋅提高了其表面的氧缺陷含量,抑制了其電子-空穴對的復(fù)合,從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然而當(dāng)Sm的摻雜量過高時,過量的Sm附著在氧化鋅表面,降低了其表面的缺陷濃度,導(dǎo)致氧化鋅的光催化活性降低。
在制備的純氧化鋅中,在60 ℃、加入 28 mmol/L 分散劑制備的氧化鋅為規(guī)則的棒花狀結(jié)構(gòu),且光催化性能最好,在50 min內(nèi),其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降解率為69.05%;Sm摻雜棒花狀的氧化鋅進一步提高氧化鋅的光催化活性,且隨著Sm摻雜量的增加,其光催化性能先增強后減弱,在Sm摻雜量為5%時,其光催化性能達到最佳,降解率達到91.79%。